关于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贾小强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公路工程所具备的价值逐渐突显了出来

        贾小强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公路工程所具备的价值逐渐突显了出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使交通运输负担得到有效的降低,因此,应重点关注对公路工程质量的控制。就公路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属于其核心内容之一,分析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在提高公路建设项目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公路工程是我国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公路项目施工阶段,受气候条件、设备设施及人为操作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可能使路面出现裂缝、错台、断裂等质量缺陷,一方面会减缩公路工程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会降低车辆行驶过程安稳性,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故而,在路基路面施工阶段,相关人员应加大施工方案的研究与完善,以此为基础优化公路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1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作用与特征概述
        对于公路路基施工来说,主要根据既定的线路方位,科学利用施工技术,以便完成带状构造物的构建任务。作为公路工程中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依靠路基可以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与安全,完成对路面荷载承载的任务。通过科学进行路基施工管理工作,能够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达到行车的相关标准规定,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与此同时,在保证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之后,可以使公路工程项目的总体成本得以下降,节省了相关维修与保养的花费,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获得有效的保障。所以,积极开展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有利于加快公路工程建设工作的发展速度。一般来说,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会处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施工,所以,非常容易被相关自然环境因素所干扰。而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当中会包含众多不同的内容,专业的种类繁多,由此形成了诸多的不可确定影响因素。只有使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要求,才能增强路基路面的运用成效,有助于提高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常见病害
        2.1凹凸不平
        路基路面施工平整度关系着公路工程建设质量。调查发现,若路面凹凸不平,则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形成较明显的颠簸感,降低驾驶员舒适度,长期颠簸也会对轮胎形成不同差点的损伤,情节严重时候会引起爆胎现象。针对公路工程建设阶段路面凹凸不平的诱因,主要有设备设施使用不规范、工艺流程不合理、质量管理不严格等,若以上问题长期未被解除,则势必会影响公路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2.2裂缝
        裂缝是公路路面施工阶段的常见病害之一。混凝土在强度、抗滑性、稳定性及后维管成本等诸多方面占据优势,成为当下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常用物料之一。但混凝土施工阶段也会暴露出一定弊端,路面裂缝就是常见的质量缺陷,会降低路面整体质量,特别是在多雨或多雪季节中,雨水、雪水会经由裂缝渗透至混凝土结构内部,历经一段时间后会腐蚀混凝土内部结构,降低路面安稳性,为车辆安全行驶过程埋置隐患。
        2.3错台
        路面错台,实质上就是路面裂缝或者接缝位置在垂直方向出现位移,硬质路面结构向上方凸起。混凝土是公路路基路面的主要建材之一,若施工阶段未能科学选定工艺方法、养护不到位等,均会诱导路面错台现象的发生、发展。另外,如果路面上超重车辆反复碾压也是诱发错台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路面错台程度是轻是重,均会降低路面质量。


        3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路基开挖、填筑与压实作业
        1)路基开挖施工工艺。现阶段,纵向开挖与横向通道掘进开挖属于十分常用的路基开挖方式,若施工环境受限,可融合两种开挖方式。2)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为了确保此工作的有效性,重点在于对全面的路基进行打扫,待清理工作完成后,再填筑路基,并对土层厚度予以科学控制。3)路基压实。对此工作予以落实时,应采取分层压实的工艺,即填满一层后再对另一层进行压实,反复进行此操作直到最终压实到路基顶部。各个填筑层在填料方面的含水量属于最难进行控制的环节,对此应在开展施工前做好标准试验,掌握施工区域天气状况,结合改良土质等相关方式增强施工质量。明确含水量等问题后,需进行碾压工作,即根据土层含水率调整碾压组合,保证路基结构压实度,进而提升路基所具备的稳定性
        3.2确保路基压实技术运用的科学性
        对于公路路基施工而言,压实技术的科学利用十分关键。以含水量的视角而言,在公路路基相应的含水量较小的情况下,有关施工人员需要做好路基土壤的翻动处理,确保土壤拥有一定的松度,并且借助压路机机械设备实施碾压施工。对于碾压的环节来说,需要避免施工任务量过大、大量水分流失的现象出现;如果公路路基相应的含水量太高的情况下,有关施工人员需要借助风干晾晒的形式,将太多的水分予以蒸发。在相应含水量处于最理想的情况下,可运用压路机机械设备加以碾压施工。在此过程中,假如路基相应的含水量太大的情况下,需要添加适量的碎石土,促使其处于饱和的状态。并且,假如公路路基相应的软土层厚度过大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开挖换土方式将软土及时挖出,接着将适量的碎石土放进其中,使地基的硬度变大,确保路基施工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换土的时候避免土层被替换。由于碾压施工十分复杂且繁琐,实际碾压施工的时候,有关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碾压的面积与摊铺的速度,并且对施工现场的温度因素加以考虑,达到既定的碾压施工目标。
        3.3加大路堑开挖技术应用的力度
        针对路堑开挖技术来说,涵盖了下述不同的构成部分:其一,横向通道掘进施工技术;其二,纵向全宽掘进施工技术。结合路堑的高度能够加以科学分类,包含了纵横掘进式开挖技术、单双层掘进式开挖技术。通常而言,较深的路堑最适合利用双层掘进式施工技术。应用双层掘进式施工技术的时候,则需要依据有关要求,参考由上到下的顺序加以实施,确保了排水处于畅通的状态。开展深长路堑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提高对横向通道掘进开挖技术的利用率,依靠此种施工技术,既使施工范围得以拓展,又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3.4排水透水技术
        公路工程建设阶段,排水透水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可以将其视为一项综合性系统。为确保路基路面排水、透水效果符合设计要求,要求施工人员做好细节部位的设计与处理,从几个方面着手,力争最大限度保证路基建设安稳性。排水工程大体上被分为如下几种类型:a.提升路基填土高程最小值或者是将隔水垫层增设于路基底部。这主要是因为路基施工阶段可能会遭受地下水干扰,长此以往会削弱路基性能及整体施工质量,建议在施工前期打造微小型排水孔,在路基底构建40㎝稳定墙。b.结合工程设计与监理工程师提出的要求,建设边沟槽集流、斜坡表面及边沟等设施,利用其处理路面积水,将其导入路面之外的地点。也可以安设排水管,确保公路建设阶段进入中央带的分隔水流与工程废水等均能被统一排出到指定位置,最后集中处置积水。
        结语
        总之,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路用性能,扎实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是优化路基路面建设质量的关键。通过本文分析,我们认识到当前路基路面施工病害较多,诱发因素也不唯一,实践中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具体工况,拟定最适宜的施工技术方案,优化施工工序,加强合作,从根本上保证路基路面建设质量,为社会经济健稳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赵炜.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难点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41(12):82-83.
        [2]魏波.公路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管理对策[J].中国建材,2020,47(04):119-121.
        [3]朱志强.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78(10):229-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