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孙安江
[导读] 建筑行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孙安江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在建筑施工中,把握好工程施工质量才是让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就关乎着工程质量,所以说,要想把控好建筑工程质量,就要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做好。在施工中一定要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积大、混凝土数量多等特点,在施工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把握好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并根据建筑所在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把握好材料配比以及混凝土温度,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开展工作,正确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把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施工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减少各种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方案或施工操作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特殊而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的位置,例如转角部位或者截面突变的位置,常会存在设计缺陷,或者在对外约束形式处理不恰当,针对这些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在这些特殊的位置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投入更多注意力。另一问题则为由于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不合理,常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效果与预想方案中的形状差异较大,或者抗拉强度较低的问题。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养护技术不成熟,对检测养护方面重视力度不足等问题往往也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1.2人为因素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导致操作失误的出现。另外,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或者没有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尽到工作职责等,以上这些因素也会导致裂痕的出现,但是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首先,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与建筑物的最终质量,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需要对当地的气候、地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根据其特征采取最科学的配比,进行混凝土制作。另外,钢筋的选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的地方使用一些特殊的钢筋材料;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能否完全领会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与施工流程进行操作,直接影响着该建筑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最后,施工技术是否科学、先进,也是造成裂痕出现的一大原因。例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不仅要浇筑两次,而且在第二次浇筑时,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其结构的抗拉性能。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还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工程管理,这样才能全方位确保结构安全与稳定性。
        2相关技术要点与解决策略
        2.1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当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已遍布于城市的角落,由于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会导致设计强度随着相关需求而不断提高。在进行相关设计方案策划中,应考虑在大体积情况下干扰因素的影响程度,比如大体积的水泥泥土建筑物中,水泥的用量过大则会导致混凝土水化热的升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则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使混凝土的内外结构温差<30℃。

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采用强度等级在C20~C30的范围内混凝土材料。采用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地确保混凝土在大体积的情况下也能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中的需用水量。
        2.2完善技术施工控制
        第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控制当中,必须针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做出有效的降低。针对混凝土的内部、外部温差做出良好的控制。例如,我们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拌合水的温度,做出合理的降低,在骨料的处置过程中,通过井水的冲洗来进行科学的降温,对于暴晒问题有效地规避。第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内部操作,需要预留孔道,通过内部的循环冷水模式,在冷却效果上得到更好的巩固,这对于内外温差应力的作用,可以做出更好地提升,在裂缝的有效预防措施上进行改善。第三,对于混凝土的覆盖保温材料。保湿材料需要慎重选择,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具体质量要求和性能标准,做出更好地创新。第四,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性,在粗骨料的选用过程中,建议按照连续级配的方法来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外加剂应用非常重要,大部分情况下通过缓凝剂、减水剂来操作。掺合料的应用在施工方面是细节上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可尝试通过添加粉煤灰、矿渣粉来完成,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提升具有明显的作用。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根本,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把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一般有三种方法可以使用,就是全面封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全面分层这种浇筑方式因为混凝土浇筑强度过高,所以比较适合浇筑平面不大的结构,这种浇筑方式要求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分段分层这种浇筑方式比较适合厚度低、面积大的建筑结构,这种浇筑方式需要将浇筑面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进行分层浇筑,但是在这种浇筑方式下,要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上层浇筑,保证混凝土接触面完美结合。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结构,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振捣由下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2.4温测技术要点
        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温度进行测量和控制,这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面积较大、内外温差大、内部的热量散发较慢,为了避免底板出现裂缝问题,需要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采取措施对温度控制。在本次施工中利用了电阻型温度计,技术人员在测温的期间需要测量各层的温度,并且对测温点和测温线合理设置,确定位置后做好标记,让测温线和钢筋充分接触,包裹好外部的导线头,进而保证检测结果。测温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测量和填写测温表,然后技术人员对数据整理分析,合理采用水化升温、减小混凝土收缩等措施,避免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大于25℃。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主要是避免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所以一般不会再在夏季的午间浇筑,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遮阳棚,也可以使用冷水搅拌、原料冷却的方法,在该环节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对保温层的效果模拟,以此节约施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对此未来还应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分析,熟练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效果,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继续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保证建筑工程取得更加良好的建设成果,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张丽.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22-23.
        [2]刘旭东.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9):56.
        [3]佘奎.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8(3):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