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麒麟
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重庆分公司
摘要:对于工程装备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来说,全寿命管理能够较为客观且较为全面地针对工程装备不同管理环节质量水平展开评价,是比较关键的工序之一。对工程装备的全寿命管理评价系统的构建工作来说,需要融入工程装备精准化以及效益化的先进管理理念,本文的研究就将立足于此探究对工程装备进行全寿命管理评价的相关程序,并尝试分析明确评估指标的方式,构建评价平台,以期能够为科学且合理的评价以及有效的决策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全寿命管理;工程装备;评价体系
如今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高新技术手段,令工程装备无论是在种类还是科技含量上都有非常显著的变革,呈现出日益复杂、较高成本、广泛协作等方面的特征,需要尽快完善并强化全寿命管理进程,令其能够更好地法规化且程序化。构建工程装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及决策体系,能够较好地规范相关单位的日常管理流程,令工程装备的综合质量得以控制、稳定,强化管理水平以及整体服务质量,并最终控制成本、扩张经济效益。
一、工程装备全寿命管理过程评价体系步骤分析
(一)明确目标
通常来说,评价目标指的是接受评价的系统较之评价目的总体表现相关指标,其参考评价目的予以明确,展现出来的评价信息需要确保评价目的最终得以实现。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科学定量评价,有必要针对系统评价目标进行反复调查和深入了解,为日后有效实现系统评价目标具体事项展开各种因素的全面考虑,因此,明确系统评价目标,往往具备较强的全局性作用。
(二)构建体系
参考技术路线,依次完成实地调查、资料整合、查询资料、咨询学者之后,构建初步方案,之后经由专家学者进行评价和反馈,直到指标体系得以明确。通常来说,评价方案指标体系是树形的结构,所以,对于工程装备的管理进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也大多都是多个目标、多个层次的综合评价进程。指标体系通常指的是数个单独的评价指标所构成的一个主体,需要反映将要处理的问题的目标要求。整体而言,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也可以理解成是立足于系统评价目标的角度构建起来的抽象系统模型,保证基本满足评价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之上,获取决策需求信息,尽可能缩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规模以及实际复杂度。
(三)评价结构、评价准则
制定评价指标标准,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工程装备的具体类型、技术情况、运维人员素养水平、后勤保障、现阶段需求等因素。通常来说,不同评价指标当中涉及到的部分刺激指标很难有效定量,必须要查询很多辅助性的资料以及专家学者的经验才能够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
针对评价体系当中某个特定的目标予以评定的时候,一般会涉及到较多评价标准和指标,是否能够科学有效地制定不同指标在评价中的占比(权重),就是评价流程关键性的内容。比较常规性的多属性决策当中,常见权值分配的方式涵盖:专家调查法、相对比较法、判断矩阵法、特征矢量法、层次分析法等,一般会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择取,多数工程装备的评价过程选择“专家调查法”以及“相对比较法”可行性比较高。
(四)评价方式
参考装备系统具体评价目标以及系统分析的结果、效果测定、成本分析等,判断评价方式的合理性,当前比较多见的评价方式涵盖: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等诸多可行方式,一般会结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求而选择不同。
(五)综合评价
针对工程装备某项(特定方面)指标展开评价,例如,装备作业性能、运转中适应性等。对评价对象充分熟悉,并明确评价对象指标以及权重,标准化评价对象指标值之后,立足于不同的分析角度、理论观点等综合工程装备系统,获取综合评价数值。
二、应用研究
对于工程装备的全寿命管理当中涉及到的大量多准则、目标繁杂的决策问题,必须要立足于实际需求,精准明确、有效实现系统决策评价机制,将其作为具备较强通用性特征以及开放性意义的评价途径,并由此为决策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及数据支持。
(一)决策模型的应用
通常来说,针对经典多属性的决策问题进行求解的方式有较多选择,例如乐观型、悲观型、乐观+悲观型、简单加权平均性以及折中型。针对工程装备涉及到的流程评价内容而言,必须要综合性地考虑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作用。例如,工程装备效能的评价中,因为工程装备的效能所涉及到的指标涵盖多种目标、多个层次、模糊性特征,由此,使用“模糊层次分析”的方式能够较好地满足评估和求解的需求。综合评判模型当中,使用“简单加权型”的模型能够明确较多模糊聚类因子权重,配合模糊综合评判方式,构建多级评判的具体模型,能够提升评判客观性以及科学性。其数学表达式可以阐述为下述的形态:
.png)
该模型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评价作用。
(二)明确评价指标权重的应用
针对评价体系当中特定目标予以具体评定的时候,一般会设计出较多评价指标,是否能够较好地明确不同指标值权重对于评价过程来说是比较关键的流程。
其一,相对比较法的应用。首先,在相对比较法中,需要把所有需要评价的指标都明确地列出来,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矩阵,针对指标予以两两比较,同时予以打分,之后针对每个指标分数予以求和计算,同时予以归一处理。通常来说打分的时候使用0~1的打分形式,相对简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指标之间能够进行成对比较,并且具备一定的可转移性特征。
其二,专家调查法的应用。将全部的调查内容经过调查人的整合归纳成为表格,之后参考调查内容,分别邀请对应的权威人士参与调查,这一过程中专家的作用无法替代,评价最终结果是否科学且准确,都会主要依赖专家评判作用。整体来说,专家的评判结果和专家自身能力以及素养水平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也会受到专家权重设计的影响。针对专家权重设计而言,除了会涉及到专家学术地位、职称情况之外,还会和其所处领域有关,假如仅仅考虑个别人观点,势必会有比较鲜明的片面性特征,而且严重缺乏说服作用。由此,通常需要邀请较多专家同时参与评价模型的评价指标打分,邀请其将相关意见填充到调查表当中,安排调查人进行有效汇总,并获取最终权重。例如,“k”项指标权重可以通过下述公式来表示:
.png)
(m=指标数量,n=专家数量)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研究,将工程装备的精确化以及效益化管理作为理论基础,实现工程装备的全寿命管理过程评价体系构建,并尝试分析了其具体模型以及实现方式等,旨在为工程装备的管理评价过程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提供指导方式以及手段,令其管理评价变得科学且规范。但是相对的,在现实应用当中势必会有细节性的问题出现,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不固定的影响作用,针对这一情况,还需要在现实工作当中予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期能够保证全寿命管理的灵活性以及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张春生,赵艳丽,郭梦丹.PPP项目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评价研究——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J].工程管理学报,2020(01):91-95.
[2]陈玲,赖芨宇,邹磊,et al.基于PDRI的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工程经济,2018(011):5-9.
[3]叶鑫,赵勇.浅谈装备管理中如何贯彻全系统,全寿命思想[J].中国设备工程,2020(004):57-58.
[4]夏丽荣,徐冲.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19(001):201-202.
[5]詹沛霖.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9(006):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