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王亚洲
[导读] 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较为繁杂,

        王亚洲
        身份证号码320911198703131912         南京淳远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较为繁杂,不仅会有人为因素方面的原因,同时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以及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对最终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这些对于建筑行业发展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有效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实施
        ,要对工程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做出科学的应对。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在建筑行业中,人们一直非常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但现今我国的建筑工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大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管能够有效的降低问题的发生率。这便要求我们先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依据。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很多质量问题都是因为监管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对于一些缺乏专业训练的人员不进行技能培训,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会导致在施工中出现错用材料,材料匹配不合理的现象;另外由于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本身专业技能不高,缺乏一定的基础知识,难以发现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或者是发现了问题却难以运用知识去解决;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质量问题不够重视,思想素质不高,对施工人员的材料乱用的现象不管不顾,一旦有人员错用或者滥用了材料,管理人员如果选择继续让他们使用,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安全质量问题;另外有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选拔人才时凭借关系,不看人员的实际才能,以至于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这些人员难以制定出完善的工程计划,也难以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监督系统。
        1.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确建筑行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确普遍存在于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这些部门存在很多交叉和模糊地带。我国建筑质量监督部门主要以事业编制为主体,这些年来很多机构和部门都在进行改革,且监督的费用也一直在降低,没有基本的资金保障,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甚至都无法正常的开展工作。
        1.3 监督管理信息化不足
        由于人员个人精力毕竟有限,能力再强的监督管理人员,也无法保证对工程中的每一步骤、每一事项进行详细检查,所以有必要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借助,以达到对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全面性监督的目的。虽然各施工单位已经就这项技术的引进与使用进行了优化,但部分施工现场的实际使用情况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很多监督功能还没有挖掘出来,需要对其进行改善。
        1.4 工程质量检验不合格
        这类问题主要是因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工作不到位,监管人员没有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进行检查,要么检查不仔细,要么检查后不及时记录并指出,监管人员也没有对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监管,检查是否使用的是质量老化或者不合规定的仪器设备,对一些有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没有采取及时汇报的方式,并定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使用情况;在最终的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出来后,监管人员如果没有及时通知各部门查看,那么这些结果便流于形式,评定的结果应是由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讨论修改,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监管人才的培养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管理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管理人才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效果。所以,对于建筑质量监管人才必须进行培训,并对他们进行管理,定期进行相关考核,保证他们有足够专业的技巧与能力,能够在监管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甄别,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经验还不足的监管人才,应该组织进行实习,让有一定经验的监管人员带领着进行实际应用,这样可以提高这些监管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使他们在质量监管中发挥出作用。
        2.2 将质量监督信息化
        现代的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几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用信息整理,而将质量监督进行信息化可以很好地提升质量监督的整体水平。具体的应用措施为:
        1)招募一些技术型人才,对建筑工程质量监测中复杂,庞大的数据进行整理与运算,直观地看出建筑工程质量监测的结果。
        2)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测的相关公布平台,把质量监督的相关数据,图片,影像等具体内容与情况公布出来,让工程相关人员都可以明确质量监督情况,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公开与公平。通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还可以让广大群众都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发现质量监督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对监督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落实好权责到人制
        工程监理单位的动态监管,可以有效威慑那些企图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单位,减少因为忽略施工过程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将质量监管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要明确分工,使监理工作透明化,监理责任具体化,杜绝监理人员相互推卸责任,从根本上消灭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的经济损失事故的隐患。同时,也能够促使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形成质量竞争的压力,从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现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关部门也慢慢能使到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例如交叉监督的问题。现今,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政府委托,并且要接受社会力量的监督,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但我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问题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落实好责任到人制。
        2.4 加快监理制建设步伐
        监理制能够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是一种较为客观、全面的工程评估模式,作用较大。目前很多施工单位都与监理单位进行了合作,期望能够借助监理制的功能,不断对自身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优化。而政府部门也应充分对自身职能进行发挥,要通过对监理制实施宏观调控的方式,制定出更加带动监理制建设的配套方案,并要设立专项法律法规,切实对监理制的实施进行规范与管控。而监理人员作为监理制的主要执行者,其必须要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不仅要对工程中的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详细检查,而且要在相关文件上签字确认,如果后期出现质量问题,便可以此为依据对其进行追责。同时,为了督促监理人员进步,相关部门还要定期对监理人员实施专业化考核与实地监察,且要将最终结果保存到监理人员档案内,并依法对违反相应条例的监理人员进行处罚,保持处理工作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3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步,国家建筑工程的建设也在全面发展,然而近些年经常出现的一些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行动起来,找出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树立起责任意识,对生活中的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国家经济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