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征及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郗权
[导读]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郗权
        贵州开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对于最终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地影响,所以不断地完善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有关内容,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现代施工管理中显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措施分析
1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面临的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会极大地影响整个工程的作业,同时也会对最终工程的质量产生深刻地影响,需要有关人员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来有效避免深基坑支护中的问题,保障整个建筑施工的安全。
1.1实际的受力情况和所开展得有很大的出入
        无论是国内的技术还是国外先进的技术,在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维护方面,都不能很好地计算出深基坑支护结构自身的承受力。这就会使得实际的受力情况和施工所开展的会有一定的偏差。一方面可能是建筑用地自身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就会导致土质所承受的历史有所不同。其次,有关人员对于影响深基坑支护承受力的各个因素掌握不够全面,在对有关内容进行计算的时候,没有办法准确计算出深基坑支护的承载力,影响了实际施工情况的开展。
1.2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深基坑支护的问题
        有一些问题是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并不是可以人为控制得了的,这是一些客观的因素,如果不对其进行排查,就会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于整个施工的安全形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在施工过程中,基坑周围的土壤向基坑内部移动,就会使施工人员在基坑内部操作受到一定的阻碍,导致施工人员在开挖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关人员根据该情况提前做好预防的措施,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
1.3有关人员对安全作业的认识不够
        在进行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安全作业的认识不够全面。有一些施工人员进行作业时,通常是按照经验作业的,也有一些人员在施工时并不佩戴相应的安全设备,导致一些威胁自身生命安全的问题出现。所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仅仅要对施工人员技术提出一定的要求,更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首先让施工人员认识到深基坑作业的重要性,其次帮助有关人员建立安全意识体系,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让施工过程更加稳定安全,避免不稳定的因素对人们施工生命安全的影响,使人们重视深基坑支护。
2深基坑支护问题的对策实施
        如果深基坑支护不满足要求,基坑连带周围建筑物都会受到影响,轻则基坑局部破坏,周边建筑沉降变形;重则基坑塌方和建筑倒塌,造成严重的后果与损失。因此,做好深基坑支护问题的对策实施至关重要。
2.1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理念要创新
        基坑工程在我国建筑业中经历了无数次改革,关于支护结构的基本受力原理研究已成熟,这些基本原理为世界岩土工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日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新理念和新方法开辟了道路。但是,因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不确定性因素等特点,实际的施工方法和设计理念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目前一些方面还在摸索阶段,如支护桩长度仍旧用“等值梁法”确定,土压力分布数值仍旧按照库伦或朗肯理论计算,在支护工程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方面还未有官方统一规定。一些老套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与实际情况相差悬殊,所算出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值也并不准确。所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工程设计理念应推陈出新,颠覆传统的设计理念,不宜只采用“结构荷载法”这单一而古老的理论,建立健全以“监测型施工”来获取信息的动态设计体系,用实际的工程数据修正经典的力学原理。


2.2设计与支护施工二者应各自发挥优势
        设计单位在分析勘察数据和设计方案上不断优化,深入研究,精益求精。利用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计算方法,保证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具有准确性,切忌出现设计环节的错误;支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现场施工质量,遇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处理好每个环节的问题,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2.3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支护的施工原则
        通常,基坑坑壁及边坡的破坏始于局部,然后逐渐扩大。当边坡土体某一点应力达到抗剪强度时,此点开始破坏,并引发周围土体力学性质的变化和临近部位应力的增加,致使破坏面增大,此过程即基坑及边坡的破坏过程。为保证坑壁的安全稳定,施工中须控制开挖面的长度与深度,并进行快速支护,使支护尽早发挥效能,达到控制和消灭破坏突破点的目的。
2.4支护施工单位做好信息反馈
        一是在开挖过程中对暴露出来的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的变化及未知地下建筑物的信息进行反馈;二是指施工过程中对边坡位移及应力监测的信息反馈。同时,多进行现场原位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积累大量的数据信息,做好监测与记录,并为研究部门回归基本理论提供依据,建立完善的计算方法和施工实施方案。
2.5现场做好变形观测
        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极限平衡原理是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些结果只能满足结构的强度需要。而许多建筑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支护结构受到的刚度超过承受的范围,从而发生变形,导致破坏。所以,在支护施工现场要进行变形的数据观测,避免事故发生。
2.6加强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
        深基坑支护工程要求做好施工质量控制,要严格编写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制订详细的质量控制对策。支护设计要经论证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单位不得随意更改支护位置、数量、长度、型号、间距、钢筋型号和放坡系数等;坚持挖一层施工一层支护、挖一段施工一段支护的原则;土方挖掘的顺序和挖掘的方法须与前期设计相匹配,遵守“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避免施工过程中土方活动范围扩大,减少基坑挖掘扩大后支撑力相对较小时的时间;要均匀挖掘,切忌施工过于随意的作业模式;挖掘土方时,大型机械尽量避免接触支护结构及钢筋网、工程桩等,也要避免破坏基底土层。基坑的暴露时间不能过长,同时基坑开挖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卸荷时间不能过快或过长,及时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并回填,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
2.7建立技术人员跟班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须编制监理细则,明确深基坑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现场的检查要点。深基坑施工中,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坚持跟班作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确保每道工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如深基坑施工须解决地下水位问题,一般采用轻型井点抽水,使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1.0m以下,这种情况须有技术专人负责24h值班抽水,并应做好抽水记录。雨季施工时,坑四周地面水须设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及地面水流入深基坑,雨季开挖土方应在基坑标高以上留15~30cm泥土,待天晴后再开挖。这些都要求技术跟班人员认真负责,履行职责,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工程在建筑领域地下工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工程质量严重影响着自身及周边建筑的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对策实施,并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为基坑支护工程尽责尽力。
参考文献:
[1]王宁,王国文.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00(012):171.
[2]韩述伟.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9,000(005):158.
[3]刘灿灿.浅谈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8,016(012):206-207.
[4]刘峰.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9):13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