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工程总承包合同常见风险条款分析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黄甜花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该文根据EPC总承包工程

        黄甜花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无锡  21407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该文根据EPC总承包工程,将其与传统承包模式进行对比,发现EPC总承包工程具有极大的优势,但在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中又存在很多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分析了EPC总承包工程中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的实施策略。以期加强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使企业的施工成本和工期得到有效地控制。增加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和经济收益。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合同;风险条款;对策
        引言
        近年来,工程总承包模式以其“全过程”总承包的独特优势得到项目建设各方的认可,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深度的同时,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统筹兼顾,综合控制,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是目前建设工程承揽方式的主流模式。实践中,个别企业在总承包带来的巨额产值诱惑下,积极承揽工程总承包项目,然而,有的未见获利,反而多有亏损。反思多个案例,静心剖析,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EPC工程总承包合同风险防控能力不足。
        1EPC工程总承包合同的特点
        ①EPC工程总承包商的工作范围涵盖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以及试运行等工作,虽然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将专业工程委托给具备专业分包资质的分包商,但仍负有整体协调管理的职责。②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形式一般采用的是固定总价的合同计价模式,承包人必须遵循限额设计的原则完成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了保证项目的总成本控制在限额设计的范围内,总承包商必须对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③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又被称为“交钥匙模式”,旨在为业主提供完整的、符合业主要求的工程项目。业主的建设风险降低,而承包商承担了较高的风险。
        2EPC工程总承包合同常见风险条款分析
        2.1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划分不明
        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不只在设计、采购、建设施工、运行等各个阶段由工程承包商全权负责,统一管理,还要承担很多的风险和责任。与以往的工程承包项目相比,总承包合同关系简单,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都是由总承包方负责协调,业主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在总承包合同中放大自己的权利,降低履行的义务,有时把合同双方责任划分不明确,表述比较模糊,就是为了规避在合同中的风险。目前,我国总承包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还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导致总承包单位处于弱势,签订的合同缺失公平,未体现出合同双方的平等关系。
        2.2指定分包风险
        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总承包商对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以及试运行等工作负有整体协调管理的职责,该项目的业主指定发包总金额为2500万元,达到总合同金额占比27%,且内容涵盖幕墙、室内二次装修、室外附属工程等多个利润点。此举明显降低了总包方的利润,提高了各专业工程之间调配的难度。在利润下降较多的前提下投入各种资源以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对总承包方的作业协调管理水平是个不小的挑战。
        2.3EPC总承包合同的价款等方面存在问题
        EPC合同中存在很大的风险。首先,EPC合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数据错误、条款概念模糊、意思不明确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纠正,就会在施工中出现很多的纠纷,给总承包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象合同价款中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其次,EPC合同在完成施工方案设计前业主和总承包商就要将施工总价确定,后期不允许总承包商因费用变化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而施工中可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施工的总体成本,如物价材料的大幅上涨、工期延误等。因此在合同价款的确定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第三,不管因任何因素造成工期延误,总承包商都要按照合同相关条款进行资金赔偿。

在一些特殊工程建设活动中,象铁路工程,一般征地不列入招标范围,拆迁工程列入总承包范围。征地、拆迁周期都很长,这就容易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工期延误。工程的项目申报和审批等都会延误工程的开工时间,这都会给总承包商增加很多的合同风险。
        3EPC工程总承包合同常见风险条款分析的对策
        3.1明确EPC合同中双方的责任
        工程施工的范围比较广,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双方签订合同之前,首先要明确工程范围和责任范围。合同双方要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将合同价具体分配到每个工程项目中。针对物价和材料大幅上涨等问题,应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对施工成本和施工计划进行调整。同时提高人员对材料市场的动态分析和实时监控能力。此外,可以利用分包合同的方式将总承包商的风险适当转移,通过合同条款约束分包商并转嫁风险。尽量避免索赔事件发生。加强对重大分包合同的管理、重要设备的采购管理、存在风险较大的合同的管理等。
        3.2建立企业合格分包商库,合理选择分包单位
        总承包方并非完成工程的所有的施工建设,部分分部工程采用了专业分包的形式,分包方的履约情况会构成总承包方的潜在风险,因此总承包方必须重视分包方的选择。总承包方对专业分包及劳务分包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建库、择优选择、透明化运作的管理模式。设立分包商库,根据资质、施工能力、财务情况、业绩、信誉并结合公司的现场考核情况,将申报入库的分包方分为优秀、合格、临时及黑名单四个档次。项目根据实际的分包需求在库内分包方的范围内进行招标比选,每年对库内分包方的投标及履约情况进行考评并重新定档。因此,建立企业自身的动态供应商库,制定合理的进入、退出和评估分包方管理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增加收益机会。
        3.3加强对合同设计方案管理工作
        在EPC总承包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前期施工设计决定了后期整体的施工效果和成本的控制。因此必须做好设计方案的管理和审核工作。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研究和考查。这些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省略。加强对施工方案的管理和审核,能够及早地发现方案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施工问题,就可以减少施工中的不利因素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对于不能确定的工程量,可以采用包干和非包干的分工形式,非包干部分按实际工程量计价,减少成本风险。
        3.4提高全员合同风险意识,培养专业管理队伍
        为了提高总承包合同期间的风险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提高从公司到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合同风险意识,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紧绷风险这根弦。其次还需要对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培训,打造一支具有高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的综合性的管理团队,确保其熟悉总承包合同期间的设计、施工、采购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点。最后还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手段,通过动态合同风险管理体系的搭建,实现总承包合同风险管理的标准化,从全方位、多角度来实现合同风险的有效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关的合同范本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加强EPC工程总承包的合同管理是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必须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历史文献以及实地调研,对合同中存在的风险逐一识别,并合理归类,采取相对应的控制与预防措施,降低风险所造成的影响,确保EPC工程的顺利建设施工。
        参考文献
        [1]潘晓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风险控制与预防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10):14-15.
        [2]林杰.EPC模式下总承包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3]孙璇.EPC工程总承包合同常见风险条款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6(26):247-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