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陈文梅
[导读] 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陈文梅
        新疆三河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科学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对策
        引言
        在农业发展中,水利工程占据主导地位。这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中的重点项目,除了可以解决农业灌溉以及村民日常用水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所以,目前重点监测水利工程建设,例如水电站的建设和内部管理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在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背景下,各地区提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通过建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且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组织开展新建与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农田的质量,发挥高标准农田的价值。做好水利工程建造的管控,认真落实建设任务,做好前期准备,严格把控工程施工与监理工作,按照高标准农田的验收标准做好验收检查。通过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做好工程建造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控,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与作用,保障农田系统稳定运行。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2.1缺乏正确的管理认识
        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本内容,就目前来看,我国水利工程正处于建设阶段,在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导致管理人员在管理意识方面有所欠缺,在管理理念等方面较为落后,总体来看,当前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阶段,各个行业都开启了高效运转模式,但是水利工程有所不同,其在管理模式上依然是沿用之前的管理制度,这不仅会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开展效率,还会导致员工在面对工作时有所懈怠,过度依赖于上层的指示,而忽略了本身该做的工作,在增加管理风险的同时还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
        2.2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仅仅按照实际施工要求进行制定,这就导致施工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没有采用合理的、科学的制度进行施工管理,管理上存在滞后性。施工管理中虽然遵循了一套管理制度,但是这种管理制度是比较粗放的,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并没有把这些制度落实到工作细节中,无法执行相应的管理策略。一些管理人员不重视管理制度的实施,无法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在管理工作中也就无法发挥作用,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2.3投资渠道多元化
        过去针对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的渠道主要有四种:一是水利行业投资;二是国土行业的投资;三是财政部门投资;四是发改部门的投资。现在经整合水利工程投资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水利行业投资;二是农业投资。由于投资渠道不同,监管部门不同,所要求的设计深度不同,从而造成了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也不同;由于受项目区范围和投资年限的限制,就存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投资很多,但发挥的效益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2.4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问题
        近年来,水利工程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对机械化工程的管理却不成熟。不仅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而且没有配套的管理制度。这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低下。

因此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优化管理体系对未来至关重要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研究
        3.1实现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想要从根本上实现水利工程的规范化管理,需要从水资源内部管理方面做出调整,在提高其工作能力之外,还要增强其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认清其自身的工作职责,并且制定好后续工作计划,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水利工程规模大小不同,水利工程可以依次为本地区区域、跨行政区域和跨流域,当然规模的不同所受到的监管部门也不同,本地区区域水利工程主要由流域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水利工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至于跨流域水利工程则直接由国务院负责,也就是说各级有各级不同的分工,在管理过程中只有分工明确才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共同协作,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3.2加强管理,完善体系
        为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构建相对完善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是水利工程项目正常顺利实施的必然条件。制度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要本着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的完善,不仅应当落实工程建设,还要有长远眼光进行完善。工作人员也应当加强日常考核工作,积极承担责任,用合理科学的方式来保证制度可以顺利实施。除此之外,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意识,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对于相关政府部门来说,调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为促使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和实施奠定基础,切实保障工程管理得到良好结果,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3增加投资渠道
        为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振兴农村经济,加大水利工程投入是必由之路。一是国家应增加对地方财政困难地区的投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应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维护;二是地方也得想法增加财政的投入,来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维护;三是要争取民间资本参与,多措并举谋划资金,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应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增加对工程后续的维修和养护费用。
        3.4加强管理水平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当地政府要组织进行水利工程人员的管理强化训练,培训他们抛弃原有的不法管理和落后错误的管理方式,从过去的只重视水库经济效益到如今现代化建设和依法运营并重。还要经常不间断地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使其管理理念不断得以深化和创新,从传统的依靠领导指示管理到如今的依靠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现代管理,实现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态度,抓好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
        3.5加强成本管理
        对成本进行预估时,施工方应对多方因素加以考虑,确保所预估成本,与项目标价、人员需求、设备采购成本及施工环境高度契合。另外,对预算目标进行拟定时,施工方应对较易被忽视的费用引起重视,例如,保养设备的费用,以此来为管理计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提供保证。在落实预算目标时,施工方应对现场情况加以分析,全面把控项目支出,以全局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成本支出进行调整的方式,使施工成本更接近预算目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建设的基础工程,在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工程规模大,范围广,其建设和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任何不合理的施工和管理措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在建设管理工作中,有关管理部门要切实执行强制性指标和监督机制,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高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荆树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9(09):96.
        [2]胥亨芳.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91-92.
        [3]舒文祥.农田水利工程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中华民居,2019(06):175-176.
        [4]席波.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若干问题探索[J].工程与建设,2020(11):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