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柯
新疆三河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相关部门要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缓解国资源短缺问题,推动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
引言
节水灌溉是缓解我国农业水资源紧张的必然途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灌溉用水,如何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是当前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主要研究内容。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基本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水文特征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灌溉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灌溉的效果,还能有效节约水资源,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水资源保护效益。我国当前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由喷灌技术、滴灌技术以及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应用最为广泛,通过压力的作用产生一定的动能,把水资源以喷洒的方式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相比于传统的灌溉模式,喷灌的灌溉效果灌溉,能够使农作物整体都接收到水资源的效果,还能减少农民的劳动力,且操作难度和设备成本较低,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滴灌技术是对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的方式,滴灌技术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精准性,灌溉周期较短,需要的水资源总量较低,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属于地面灌溉类型,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系统的一种水利工程形式,在使用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时,使用较低的压力通过管道系统,把水资源输送到田间实现农田灌溉。
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
2.1滴灌技术
滴灌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田高效节水的设施灌溉技术,其节水效果较其他灌溉技术更明显,比传统灌溉节水40%以上。滴灌技术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且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见图4)。根据不同的植物所需的不同水分控制水流,这样的灌溉技术更具个性化。滴灌技术利用的水资源较少,可以更科学合理地控制水资源,更合理地规避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由于滴头的流道较小,滴头易堵塞,且滴灌灌水量较小,容易造成盐分积累等问题。如果利用自动化方式进行灌溉,就能更有效地进行灌溉管理。
2.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也是当前我国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这项技术是借助管道、喷头等机械部件,通过压力的作用,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滴或水雾,并均匀地洒落到地表及植被上的一种灌溉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喷管技术能有效实现节水的目的,且能降低劳动强度,并实现增产的目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喷灌方式对水的利用率可达到80%左右,而且,喷管方式不会导致土壤的板结现象,也能避免过量灌溉而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的发生。而且,喷灌技术还能对农作物的叶面进行冲洗,帮助植物提高光合效率。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粮、棉、油、蔬菜及果树等农作物种植都已经采用了喷灌的方式。
2.3渠道防渗灌溉技术的应用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使用渠道防渗灌溉技术时,需要对各材料的防渗程度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的灌溉。在技术上可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浆砌石块;第二个环节为混凝土衬砌;第三个环节为磨料衬砌。在以往灌溉中,渠道渗水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难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控制。对于灌溉渠道,相应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弥补灌溉中的不足,有助于控制水资源利用率。尤其是在不断增强防渗透控制技术的情况下,可大幅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顺利生产,确保植物健康快速成长。另外,渠道防渗灌溉技术的充分应用,有利于对农田水利工程中水资源下渗的问题进行控制,可保证灌溉的有效性。
2.4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在具体的灌溉技术运用过程中,基本上都需要构建相对应的灌溉管道。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低压的方式将水有效传送到需要用水的农田中,有效应用水资源。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要构建低压环境及管道。将管道置于地面下,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压水工具,通过压水工具构建更科学合理的低压环境,在这样的低压环境下,由于水管道置于地面之下,水资源的蒸发或流失率低,能使水资源被更多地输送到与之对应的地区,再利用低压环境压水工具将水灌溉到农田中,大幅度提升了农田灌溉效率,更加科学地保护了水资源。
2.5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技术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微灌方式。这种灌溉技术是将水从微喷头或者微喷带中喷洒成微小的水滴而进行灌溉的方法,既具有喷灌不易堵塞的优点,又兼具滴灌耗水少的优势。可以说,这种灌溉方式融合了喷灌与滴灌这两种灌溉技术的长处,同时又解决有这两种灌溉方式的不足。在实际运用中,微喷灌技术能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并且还能与化肥相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目前,这一灌溉方式主要被应用于果树、经济作物、花卉、草坪、温室大棚的灌溉中。
3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3.1健全管理机制,合理规划设计
应该健全农田水利灌溉制度,明确管理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员灌溉管理在过程中相关责任和义务,创新管理体制,切实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利灌溉效率。在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要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地理、农作物种植结构等多方面因素,设计符合当地特色的灌溉系统。如长江三角洲,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外引水源难度较大,可以建立以井补渠的方式进行水利灌溉;对于西北干旱地区,由于蒸发量较大,种植作物多为抗旱作物,滴灌就是在这种地方就有较好的实用效果。总之,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加强制度管理创新和整体规划,可以有效提高水利灌溉效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3.2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管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中,做好灌溉技术管理工作也是必要的,是提高灌溉效率与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这就需要指派专人进行技术的管理,如灌溉渠道、技术的使用等,以促使相关农田灌溉工作有序进行,保证灌溉的有效性。为实现该目标,水利工程管理者应该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严格执行并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按照相应规范进行操作,实施全过程监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节水灌溉技术运用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而实现预期灌溉效果,增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质量,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保障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节水措施,为节水灌溉工作提供指导,以便做到因地制宜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工作。在节水灌溉技术管理中,应该注重喷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影响灌溉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水利工程项目对我国农 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要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行业特点,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用作为重点,通过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提高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关部门需要仔细分析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殊性,根据节水工程的建设特点,构建规范化的管理方案,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13).
[2]吴玉屏.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区域治理.2019(06):229.
[3]张彦伟.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16):72.
[4]吕晓丛,赵金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