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的侧重与实施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孙飞先
[导读] 在国内日趋稳健的经济环境下,
       
        孙飞先
        中国航空国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  100120
        摘要:在国内日趋稳健的经济环境下,建筑业也需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工程规模及复杂性的持续增长,常规承包方式的弊端愈加显现,而EPC总承包模式具有更高管理成效,贯穿项目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管理等环节,可带动工程造价、安全与质量的全面提升,其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同时,EPC模式也为项目安全管理带来新的变化,暴露出项目总承包的不足之处。本文首先就EPC模式的定义及特点予以概述,详细探讨EPC模式下项目安全管理缺陷,并提出具体措施,旨在促进EPC模式下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侧重;实施策略
        1  EPC工程总承包概述
        1.1 EPC工程总承包的定义
        作为新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EPC模式下施工建设与设计、采购环节不再孤立,而是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管控,通过签订总承包合同,业主方不再参与项目管理,而是将质量、造价、安全等全权授予总承包方。同时,对总承包方资质与管理实力的要求更为严格,因在EPC模式下管理内容愈加复杂,项目管理及质量问题在各环节间有很强的传递性,必须严把各环节管理,方能发挥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1.2 EPC工程总承包的特点
        一方面,总承包模式下,项目协同管理更为高效,设计、施工、采购等环节衔接更为紧密,以往因管理权责、界限不明所带来的管理矛盾也得以缓解,项目业主的责任与风险也有效转移,同时,EPC模式使得许多工程问题可通过内部协调解决,项目费用及进度更易控制。另一方面,总承包模式也暴露不少问题,不仅对总承包商资质要求甚高,而且EPC总承包项目造价往往偏高,此外,业主的参与度低,很难做到项目的有效监管。
        2  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现状
        尽管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管理协调更为高效,但现场实际安全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在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安全生产制度、施工队伍安全素质以及安全投入等方面,相较于总承包安全管理要求仍有明显差距,具体表现为:
        2.1 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对于总承包单位来说,其经营管理也是以效益为核心,为此,部分总承包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部门往往是缺岗配置,甚至于多数安全管理工作者并非专职人员,而是采取的临时兼任的方式,以至于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有限。同时,在总承包项目施工现场,由于安全管理素质的欠缺,不敢管、不愿管、管不动等情况多有发生,无法达成EPC模式下的安全管理目标。此外,对有的项目尽管形式上向总承包模式靠拢,但现场安全管理仍延续传统理念,未能从系统角度予以再度解释,制约总承包安全管理素质的提升。
        2.2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刚性差
        在EPC项目施工现场,尽管管理层已结合总承包模式特点,就相关制度做出优化和改进,但在制度落实与执行中,却因为宣传教育、监督落实、奖惩措施等不到位,未能体现管理制度的刚性要求,尤其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总承包模式下未能有效落实,具体表现在安全管理岗位配置不足、职责划分不明、制度执行强制性差、积极性调动不足等方面,降低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2.3 施工分包队伍安全素质较差
        总承包项目往往规模大,现场施工分包队伍较多,现场施工人员较为密集,但就建筑项目而言,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这是施工分包队伍人员构成所决定的。同时,还有的项目承包企业,出于用工成本考虑,以至于基层施工素质低下,甚至也不实施基础培训,安全素质难以提高,很难达到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此外,安全教育及培训管理的缺失,也是影响施工分包队伍安全素质重要因素。


        2.4 安全生产投入落实不到位
        对于安全生产,尽管总承包单位有充分认识,但为了进度及成本控制,总承包项目整体现场安全投入有限,还有的刻意降低实施标准,导致安全管控难度加大。同时,作为施工承包单位,未能从项目整体上进行安全管理的布局与规划,被动执行相关安全措施,为安全生产成本投入带来不可控因素。此外,总承包项目实施中,人员设备机具密集,特种、高危作业较多,而且往往不同专业间存在交叉,加大了安全投入方面的落实难度,限制项目安全管理成效提升。
        3  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提升策略
        要想改变当前EPC项目安全管理形势,势必要做出针对性的转变,切实重视现场安全管理,做好项目总体安全规划,并持续有序推进EPC项目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建设,同时,还要利用教育培训等方式,全面落实总承包项目安全职责划分与落实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3.1从源头抓起,重视总体安全规划
        在EPC项目实施前期,便要开展可行性研究,从源头强化项目安全管理,深度分析总承包项目潜在安全风险。总承包商要结合当前安全管理现状,明确项目安全管理标准,细化安全管理的思路,建立EPC项目总体安全规划,并将其纳入制度与管理要求,确保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得以有效落实。同时,总体安全规划的实施,要有基层管理作为支撑,要抓住EPC项目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源,形式化、走过场等问题要加以杜绝,并且EPC项目管理者,需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使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具有针对性,
        3.2实施系统化、标准化安全管理
        首先要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要求总承包商提高重视,合理调配安全管理人员,确保有足够的管理及执行能力,有力推动EPC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其次,要结合总承包项目特点,就生产过程实施动态安全管控,对项目中不同专业及实施环节,安全管理不得随意,要坚持标准化管理,这样在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可避免因施工管理内容复杂而使安全管理有所遗漏,有助于EPC总承包全面安全管理的推进。最后,总承包商要结合项目特点,合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细化各建设单位的安全职责,并通过协议的方式,确保EPC项目安全管理有效实施。
        3.3培养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
        伴随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能够较好的适应EPC项目安全管理的需要,为此,总承包商应改变人力理念,重视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为打造强力的EPC项目管理队伍,一方面要鼓励有EPC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深造,并由企业出资组织实施EPC项目管理培训,使其掌握设计、采购等多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就项目管理及教育培训成效予以考核,调动EPC项目管理队伍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重视EPC项目管理复合型人才引进,严格选聘高素质管理人才,并且要与设计院进行深度合作,借助其设计与研究优势,提升EPC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3.4重视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管理职责
        在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基层管理重要性更为凸显,面对施工人员安全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更要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要求总承包商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在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不断强化基层人员安全素养,而且还要坚持“班前会”制度,确保总承包安全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在安全管理职责落实方面,总承包商要认识安全监管必要性,分专业制定安全管理要求,如高空作业、供配电安装、机械及期中作业等,而且还要深入EPC项目现场,对入场培训、安全管理、班组管理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与调研,提高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成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发现其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投入以及施工队伍安全素质等方面的不足,明确了实施策略探究的必要性。作为总承包商,需要做好总体规划,系统化、标准化开展安全管理,同时还要协调好各专业施工方,全面落实施工监管,确保项目安全更加可控,推动总承包项目的平稳推进。
        参考文献:
        [1]黄勇华.夯实质量安全基础重塑工程建设企业形象—基于EPC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46~49.
        [2]宋杰.安全生产:源自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N].中国石油报,2006-07-21(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