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原因与防治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 庞树鸿
[导读] 目前,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迅速,

        庞树鸿  
        广西华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迅速,地下室作为工民建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这一种基础结构形式,其不仅能够增加空间利用率,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同时能有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作用。地下室属于地下结构,极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而出现潮湿、渗漏渗水等等问题,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护和处理,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严重甚至会导致地上结构失稳,出现倾斜或塌陷等严重事故。由此可以看出,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对工民建安全性与使用寿命的影响,在实际施工中,应加强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同时结合最新的防水材料和工艺,切实提升地下室防水性能,保障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原因;防治措施分析
        引言
        地下室漏水问题是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诱发居民与建筑开发商矛盾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化和结构的复杂化,虽然引进了先进的地下水防水工程渗漏施工技术,但是地下水防水工程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因此,加强对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原因的分析以及确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十分必要。
        1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特点
        针对地下室防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地下室建筑图纸数据过大,所以,针对地下室的工程常常会使用后浇带的方式来替换伸缩缝和沉降缝。在进行后浇带二次混凝土浇灌任务中,经常需要将后浇带与混凝土进行融合处理,但经常会出现渗水的情况。2、针对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来讲,由于其建筑面积过大,属于大面积浇灌建筑,在结束浇灌后,由于内外约束力度的改变,以及水泥自身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其中出现的裂缝会直接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的状况,大大降低地下水的防水效果,是地下室出现漏水情况。使地下室结构不够稳固。3、对于地下室的施工来说,会有大量的施工设备存在,例如管道维修、电气工作等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穿墙引线,那么在穿墙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4、地下室的建筑材料通常为混凝土结构,止水片的操作不合规常常会导致渗水问题的产生。
        2工民建工程地下室渗水原因分析
        2.1?设计原因
        工民建工程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和效果,对施工过程有着指导和规范作用,由此可见设计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实际地下室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若未能深入到是工程场地进行实地考察,或未能综合考虑现场各种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如施工现场环境、地质构造、水文情况等,就会导致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不科学,进而引发由设计缺陷导致的地下室防水效果差,或是地下室渗水情况出现。另外,设计人员过于重视功能性设计,而忽视了地下室防水需求,导致在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时,地下室结构因无法承载地下水侵蚀而发生渗漏,导致建筑基础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引发结构坍塌沉降等严重事故。
        2.2?施工原因
        决定地下室防水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施工质量,若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将无法保障地下室防水效果的实现。地下室属于工民建的基础结构,承载着建筑地上结构的大部分荷载,若防水质量不到位,地下室在地上建筑的长期荷载和地下水侵蚀的双重影响下,就会出现渗漏、结构裂缝等问题,威胁地上建筑结构稳定性。此外,现场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若管理不到位,也会导致地下室防水质量不合格。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规范性、科学性,也是造成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较差的因素之一。在实际施工中应予以重视。


        2.3?材料原因
        材料是影响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防水材料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地下室防水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忽视对防水材料的试验检测,或不重视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是当前地下室渗水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防水材料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下室传统防水质量不符合当前建设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工民建的防水性能,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但是新型材料与传统防水材料相比,施工成本较高,因此,推广使用也相对比较困难,这需要研发工作者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新型防水材料的推广度。
        3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防治措施
        3.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是有效提高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对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影像较大。加强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管理力度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1)加强现场交付监管力度,交付点必须经过规划测量部门的测量认可,并颁发相应的合格验收通知等,对防水工程交付点进行复测,两次测量结果的闭合差必须在规范设计范围内,加强交付点的保护力度。(2)现场踏勘监管力度,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管网进行踏勘工作,监测地下管线和地表物体等,将地下室地形符合结果绘制成图纸保存,将可能影响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围墙等障碍物进行测算并规整,及时做好协调和拆迁工作。(3)沟槽放线、开挖以及验收的监管力度,一是加强地下防水施工图纸的设计、论证工作,进行沟槽放线;二是沟槽开挖,必须严格按照开挖要求执行;三是加强验收工作的监管力度,督促验收人员合法合规地完成验收任务。(4)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程,通过制度管理督促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流程逐步进行,尽可能做好每一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工作,这对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3.2加强地下室结构设计论证力度
        地下室结构设计不合理是造成地下室渗漏问题的主要环节之一,也对建筑整体质量影响较大,严重威胁着居民的人身安全。故加强地下室结构设计合理性是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实现:(1)加强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工作,主要包括施工区域的地质背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等内容,分析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为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2)根据实地勘察及实验室测试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结合临近建筑物施工参数综合分析确定各类岩土体参数,进行地下室防水设计,并对选择的防水材料规格、型号、质量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要求;(3)加强地下室设计论证工作力度,通过聘请业内专业人士对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进行反复论证,确保防水施工方案是最优的;(4)加强与施工人员的交流,确保施工人员能够读懂、看懂图纸所表达的内容,确保对施工流程的理解是合理的,为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奠定基础。
        3.3管道控制
        在工民建地下室防水施工过程中,管道防渗漏也直接关系到地下室的防水质量。地下室有地下穿越管道时,需要在其外侧设置套管,且管道之间应保留至少300mm的距离,避免施工对管道造成破坏,同时也能避免预设套管下沉造成的管道裂缝及渗漏风险。此外,管道穿越地下室墙面时,需要对穿墙盒口进行焊接,杜绝渗漏风险,保证地下室墙面的防水性能。预设套管的孔洞,在完成管道穿越后,需要对套管根部进行防腐处理,同时对孔洞进行浇筑密封,确保孔洞密封材料的密封性能达到标准,确保接口处的防水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下室防水施工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地下室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确保原材料质量和施工技术,从源头上避免地下室渗漏问题的出现。同时,提高工程设计的规范性、科学性,加大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切实提升地下室防水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航.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3):37.
        [2]翟月朋,赵道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1):3-4.
        [3]马中元.地下结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上海铁道科技,2018(02):14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