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分析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徐鹏飞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
        徐鹏飞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对低碳节能建筑方式的关注,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生活用水与污水的排放,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对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因此,笔者就建筑给排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建筑给排水节水提出了自身建议。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问题;建议

一、建筑给排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给排水管道渗漏问题
        由于对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关注度不够,建筑给排水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给排水管道破损渗漏问题尤为突出,我国50%以上的建筑物中均存在给排水管道渗漏问题,给排水管道渗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渗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管材选用不合理,管道材质的选取直接影响了管道的使用寿命,生活中常见的管道可以分为金属管、塑料管及复合管,金属管的漏水率低、密封性好,但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致使管壁逐渐变薄,进而出现管道渗漏问题。塑料管的重量较轻,耐腐蚀性较强,但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低温时易脆裂,高温时易软化变形。在管道的选择时应根据管道安装位置、输送水质、水温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其次是管道施工质量较差,由于缺乏统一的施工标准且施工人员不重视,管道接口施工质量差,强度低,使用过程中接口处出现松动,进一步导致输水渗漏。再者是管网运行压力较大,随着人们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给排水系统的规模与复杂性也在增加,这导致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较大,使局部区域尤其是低层用户水压明显高于需求水压,在压力较大的情况过下管道的漏损现象更加严重。
(二)建筑隐形水资源浪费
        隐形水浪费突出表现在热水管内存在大量的无效冷水,无效冷水是指开启热水龙头后水温不能及时达到所需温度而要放掉的冷水,无效冷水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因为局部热水系统管线过长,燃气热水器常安装在厨房或临近厨房的阳台,热水需要通过较长距离的运输才可以达到洗手间的淋浴设备,在无回水管的情况下,启动热水器时首先放出的是之前存在管中的冷水,经过一定的时间,水温才能达到使用要求。其次是因为给排水施工方案不合理,由于施工中未按照规定对横管坡度进行设计,影响了循环水的正常流动,而系统损失的热量无法及时得到补充,进一步导致管道中水温下降。再者是因为管理不善,由于未定期对给排水管网进行维护,导致保温层老化脱落,为保持水温,无形中增加了无效冷水的流出量。

二、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及应用
(一)真空节水技术
        真空节水技术将空气代替水源,利用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气水混合物,对卫生洁具上的污水进行冲洗,完整的真空排水系统包括:带真空阀和特制吸水装置的洁具、密封管道、真空收集容器、真空泵、控制设备及管道等,一般来讲,真空泵在排水管道内产生40~50kPa的负压,将污水抽吸到收集容器内,再由污水泵将收集的污水排到市政下水道。真空节水技术利用气水混合物代替水源,减少了对水资源的利用,从而实现了节水的目的。


(二)中水回用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世界水资源呈现出短缺的状态,面对城市建设的进行以及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现状,迫使我们加强对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及利用。人类的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如:洁具冲水、盥洗用水等。这些污水通过处理可以得到中水指标,中水尽管无法被人体饮用,但也有着相当广泛用途,如:冲洗厕所、植被绿化等,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国对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中水回用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难度较大,且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为推动中水回用技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加强对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
(三)合理选择节水设备
        建筑给排水中涉及到的设备较多,合理的选择设备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首先应尽可能选择充气型水龙头或节水型水龙头,选择合适的水龙头节约的水量在5%~45%之间,在相同水压下或者是静压较高的情况下均可以达到较好的节水效果。我国高层建筑逐年增多,高层建筑用水主要是借助于二次加压的方式,为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选择无负压给水系统。再者,在卫生间水箱的选择方面,在满足正常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容积较小的水箱。
(四)雨水资源利用
        通过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的用量,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积极构建雨水收集系统,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存储以及净化,对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收集来的雨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卫生间清洁、绿化灌溉以及消防用水等方面。
(五)新型材料的应用
        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的应用提供的保障,传统的排水管常为金属管,金属管的抗腐蚀性能力较差,很容易产生铁锈,既有可能导致排水管堵塞,影响给排水系统的运转,也有可能会导致排水管渗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可采用最新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大大延长了排水管网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六)热水供应中循环冷却水应用
        目前高层建筑的数量在逐步增加,许多建筑已经具备配套的热水供应循环装置,但热水管道系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浪费水现象,热水循环方式主要包括:干管循环、立管循环及支管循环。在设计热水系统时,采用的循环方式直接影响到无效冷水的量。浪费水量从小到大依次是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但我国许多建筑中采用的热水供应系统仍是干管循环。因此,为了实现节水的目的可以将冷却水进行收集再利用,通过对现有的循环装置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中合理的运用给排水节水技术,可以有效规避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及水资源浪费现象,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成斌. 试论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其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2):2088.
[2] 陈晨. 建筑给排水节水设计施工技术分析[J]. 信息周刊, 2019(19):0086-0086.
[3] 赵猛.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与应用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2).
[4] 饶婷. 试析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节水技术及其应用[J]. 名城绘, 2019, 000(001):0360-0360.


作者简介:徐鹏飞(1985-02-25),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