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峰
身份证号:320621198708183013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是常用的一项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质量。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在论述框架剪力墙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依托某项目工程实例深入的分析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工艺要点以及质量控制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分析
0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来说,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此类结构的应用条件下,建筑结构所存在的水平荷载较低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从而极大地保障了工程推进的稳定性,而整个的工艺应用也极为便捷,由此节省了更多的人力成本和资源使用。本文主要对此类结构的应用实施分析,以探究其对于建筑工程的现实价值。
1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特点解析
1.1受力特点
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来说,其在承载建筑外部荷载水平力方面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其对剪力墙拉回所产生的水平力也能稳定地予以承载。正是由于此类结构这样的现实情况,即可通过特定的设计实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科学化使用,从而为其在相关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切实的保障。
1.2抗震特点
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相关技术的应用来说,要想使其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其中涉及到的受力特点务必要作为基础性工作,同时框架与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比例等也应高度重视,以切实地保障结构整体性的稳固。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建筑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切实地保障相关结构系统的科学设计,同时涉及到的建筑抗震等级也应保证合理。
1.3刚度特点
一般来看,框架的受力应与剪力墙保持一致。如果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底出现弯矩超过20%的情况,那么框架的刚度即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鉴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所实施的抗震等级设置,就应以这样的刚度特点为准。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弯矩超过80%的情况,相应的框架的整体刚度即会严重削弱,这样的话就应对整体结构实施强化,以有效地保障抗震的稳定性。
2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工程概况
本文所引述的案例是某综合性高层建筑,其所采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总的建筑面积达到5500m2,建筑总高度为100m。该建筑的层数为该建29层,具体来看主要由一层地下室和3层商务楼以及2层办公楼和23层住宅等构成。需要注意的是,水泵设备以及车库等都可在地下室具体部署。
2.2放线测量施工
对于放线测量来说,要想保证其的科学与高效,相应的准确性就应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样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科学化构建才能得到切实地的保障。具体实施放线测量时,务必要由技术达标的专业人员实施,这样相应的质量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放线测量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各类设备等,都应与既定的施工环境等保持高度的一致,且应保证其性能的稳定,这样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其的高效。另外,设备使用之前还应对其进行全面精细的检查,以确保其精确度等各方面的无误。
2.2.1 模板的安装
在框架剪力墙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箱梁模板的安装来说,正式进行之前务必要事先对模板实施精细的清洁,尤其是表面和接口以及焊缝等部位,以切实地保障各个部位在具体应用过程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对于模板底模的施工来说,涉及到的箱梁模板务必要采用厚度为1.3cm的高强竹胶板,而横坡按照既定设计方案的3%进行即可。
通常来看,模板都应涂抹一层脱模剂,这样相应的操作才会更为稳定。完成模板底模的安装以后,就应着手推进箱梁侧模以及翼缘板模板的安装,这样整个的操作才会更为系统和高效。侧模安装时应确保侧模处在最佳的位置,且应保证其垂直度等的适宜。具体安装时还应确保侧模与底模的粘贴,这样一来即能有效地规避可能出现的漏浆等的不良情况。涉及到的翼缘板模板的安装,一般可参照底模模板的安装具体进行。最后进行的箱梁模板的安装通常可通过吊装的方式进行,其中涵盖的内模务必要保证高度以及尺寸等的准确,而后还应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2.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对于本工程来说,其所使用到的钢筋大约有600t,相应的规格主要包括直径为5mm、10mm、15mm的玉级钢,同时也有直径为15mm、20mm、25mm等的域级钢。对于钢筋直径较大的情况,相应的各个节点的分布即会比较密集,这样即会造成钢筋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过程容易出现钢筋移位的不良情况。因此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对此类情况做出重点的关注[4]。对于此类问题,有关的工程设计人员采取了以下处理方式:(1)在给柱筋设置固定钢筋的过程中,往往会借助于墙体水平位面的梯格筋等实施相应的移位防控。圆柱所实施的固定钢筋的设置,一般会通过实体放样的方式,以在定型模具的基础上达到既定的目标。(2)对于钢筋分布比较密集的梁柱节点,通常会借助于计算机绘图放样的方式以进行模板的现场制作,以对每根钢筋的位置以及交叉方式等做出精细的设定。具体施工时应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指导和控制,以便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及时地做出调整。(3)因建筑工程的层数高度并不一致,因此正式施工之前务必要对每层高度做出精细的测量,进而在此基础上精确计算各墙柱直螺纹的分布位置,而后即可有效地推进钢筋的固定和具体实施,从而切实地保障相关施工的科学与高效。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工程涉及到的各项参数,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保证每一项系数的控制能够达到工程规范要求。
2.4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框架剪力墙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混凝土浇筑主要有模板底板和腹板以及翼缘板等相关部位。具体浇筑应严格按照阶梯状的方式分部进行,上下层应先后有序进行,且应保持3m左右的间距。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浇筑应沿轴对称纵向进行,且应实时检查混凝土的凝结度。振动棒应与模板保持有8cm左右的距离,以切实地保障振动等施工的稳定与高效。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第一层时,就应关注施工缝的连接,以通过特定的浇筑等做出科学的防控。浇筑第二层时,务必要保证钢筋焊接等的有效落实,具体操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部分的处理应保证精细准确。
2.5结构转换层部位施工
通常来看,混凝土的浇筑性在连续稳定推进的条件下进行。而梁侧模与底模等应构建成转换层的支模系统,且应选择最为适宜的胶合板,从而为梁底模的科学化设置等提供切实的保障。因此类模板在建筑工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务必要保证其的稳定和坚实。另外还应注意的是,模板进行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过程中,极易会对侧模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冲击力,鉴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务必要预先做好加固处理。
3结束语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对于建筑工程的科学化推进来说确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尤其是其对建筑工程整体性质量的保障上。因此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预先对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等进行精细的确定,而所设定的方式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操作方式等务必要与既定的施工环境等保持一致,细节部分的计算也应保证严谨精确,这样整个的施工才会更为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 郭婧如,常磊.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环球市场,2016,(5):132.
[2] 马舟磊.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1902-1902.
[3] 李洪祥.关于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19):158,161.
[4] 李丽霞.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20,(18):82-83.
[5] 王龙.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