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书勋1 常燕2 张琼3
1身份证号:610502199003093412,陕西省
2身份证号:411322198105121027,陕西省
3身份证号:610526198210160020,陕西省
摘要:工程造价是提升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措施,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成本目标的实现,而工程预算又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和参考,所以在工程造价管控中必须做好对工程预算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工程预算在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文章就结合建筑工程探究了工程预算在造价控制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预算
1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必要性
1.1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水平
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是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所确定的工程预算,也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时,会以工程预算的编制为基础,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预估,而后制定相关的工程预算文件,待有关部门审核完成后,会根据工程预算进行投资计划的编制,并作为建筑施工资金配置的基础性文件。相关人员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应当结合建筑施工的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多个要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成本的预估,且确保各项文件资料的完整性与严谨性,确保工程预算编制能够大致满足实际的建筑施工要求,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
1.2便于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编制
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科学的预估,从而为施工设计图纸的编制提供依据,施工设计单位在进行施工规划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预算,以此为根据进行施工图纸的编制,而后根据预算定额预估施工中的各项费用,再结合科学的数据分析准确地预测工程费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金的审批与配置[1]。
1.3 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借助科学的工程预算作为依据,通过合理的工程预算编制设计工程图纸,并依照工程图纸内容开展科学的成本分析工作,才能够对施工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更加准确地预测工程费用。在施工环节,施工单位需要平衡与协调施工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工作,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消耗,节省成本,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工程预算工作的开展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关键因素。
2工程预算的基本原则
2.1 经济最优原则
在对工程进行成本预算过程中,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进行,而是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的发生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首先需要遵守的就是经济元素,由于预算最后是以货币的形式体现,所设计的方案也时刻与经济相关,企业之间最后竞争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所以必须要考虑到经济因素。考虑经济因素一方面能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可以对涉及到的建筑材料进行调查,在保证质量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施工材料,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2]。另一方面是工程预算还需要照顾到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最后是需要进行工程交付,工程好坏是交给客户进行评价的,所以客户满意才有好口碑,因此在考虑经济因素的同时不能一味地节约预算,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最适合的方案,避免因小失大。
2.2 可靠原则分析
工程预算最后结果呈现出来是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应用,是与其工程施工息息相关的,与工程本身是相符合的,如果其预算最后的结果与其本身差距较大,那么其施工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因此在预算过程中,必须要对工程有足够的了解,了解工程的基本设计情况,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了解材料市场的变化幅度,确保能及时获取相关材料的基本价格,对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有一定的了解,能对同行情况做基本的细致分析,确保所做的预算结果有很大的稳定性,符合客观要发生的事实,保证预算的基本可靠性,最终的预算方案能在施工过程中能起到辅助作用。虽然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以及考察,结果也是一个概率发生的问题,但在现如今发达的信息时代下,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大量客观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预测分析,既能快速有效完成,也能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有效发挥策略分析
3.1规范化工程预算管理流程
建筑工程预算工作的开展需要严格按照工程预算管理流程,相关单位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完善相应的预算管理流程和责任制度,确保责权划分明确,工作任务清晰;在审查建筑工程预算的具体项目时,应对相关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职能进行明确的分工,科学制定审查的方法和流程;此外,还应采取互相监督、互相管理的方式,确保预算审核过程的合法合规性,严格管理预算审核中所涉及的各项建筑工程资料,以保障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2控制施工时期造价预算
施工阶段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建材及物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施工过程中的造价预算可以有效控制成本,防止预算超支。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重视造价预算管理工作,明确施工建材的成本,防止材料浪费,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本浪费,同时严格管控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资金支出,如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应及时分析预算超支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及时与施工企业与投资方进行沟通,以保障各方利益。
3.3掌握工程材料价差的变化因素
为了能够更好掌握材料差价的变化情况,就必须要对不同种类的材料市场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按照当地物价的标准做好预算控制。对于建筑施工中可能会涉及的钢筋、水泥、沙土等材料,在材料进场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施工费用和人工费用的核算,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控预算工作。而为了保证建筑材料价格的合理预算,还需要考虑主要材料价格的变动,企业可以利用价格指数调整法进行调整,按照当地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材料价格,逐一进行材料价格调整,在实施时对当地各种建材的预算价格以及市场价格进行把控,在综合调整治理之后,获取实时的材料市场价格[3]。因此在工程预算过程中,能了解到各项材料价格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幅度,然后定期编制出各种建材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方便后期数据使用。
3.4加强对工程预算的审核与监督
为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预算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的审核与监督力度能更好发挥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也能提升其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为提高控制造价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预算在编制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审核,审核时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重点来确定审核的重点,保证预算与项目的一致性。但在审核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的审核制度和流程,明确施工项目各部门的责任,确定审核重点,对超预算部分和虚假预算进行重点审核,结合套价、材料价以及工程量等不同因素进行审核,检查施工质量与图纸设计是否一致,避免出现错套、漏套的情况,检查材料价格与市场价格是否相符,确定取费按照最新的标准进行,这样能大大提升预算的准确度,也能间接实现对工程造价预算的审核力度,强化对预算的监督,确保工程施工能稳定进行。
结束语
综合而言,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建筑工程预算发挥的作用和价值非常大。所以,建筑企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工程预算的重视,在有效提升工程预算工作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让造价得到良好控制。
参考文献
[1]宋旸.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 17(05):103- -104.
[2]郭茹燕.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17(29):143-144.
[3]汪彩霞.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和具体控制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9.00900):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