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鹏周
山西兰花集团东峰煤矿有限公司 山西晋城 0484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行业主要职业卫生工作尤为重要。煤矿行业是尘肺病的高发行业,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首要原因是企业对法律意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具、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一些列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就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卫生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煤矿;职业卫生;问题;对策措施
一、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卫生问题
1.1企业的法律意识缺乏
许多企业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缺乏职业病危害安全防护设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是工人患尘肺病的主要原因。
1.2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不足
由于受当前就业形势的制约,劳动者注重眼前利益,以参加工作获得报酬为首要要求,不积极争取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1.3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制缺失
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倾向于建立一些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但不完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经费未纳入年度计划,管理规范性差;管理者缺乏职业健康相关知识,不能把握职业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点。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防护措施不积极。
1.4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力度不够
职业卫生监督力度不够,主要问题是专项资金投入不足、职业卫生监督队伍力量薄弱、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突出等因素,严重影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许多煤矿分布在几十公里外的偏远角落管辖范围内,车辆往往不尽如人意,加之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使得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不能全面开展;监督管理部门缺乏积极的协调机制,未能及时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进行联合监督。
1.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不到位
煤矿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生产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和振动,其中粉尘对工人健康影响突出。建设单位设置的防尘措施效果差,可能是由于没有防尘设施;防尘用水和水压不足;防护设施的设计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防护设施的设计和安装不合理,对防尘起不到基础性作用;风速过快造成的二次扬尘污染等。
1.6工人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发放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规范。如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操作人员佩戴的防尘口罩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滤膜未及时更换;用人单位未监督工人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未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1.7职业健康监护意识不强
为节约成本,部分用人单位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组织职工进行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或体检率低;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不积极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部分经营者不配合职业健康检查。如果他们患有职业病,找不到责任主体,就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巨大的负担。
二、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卫生的对策措施
2.1加大宣传力度和培训教育
首先,提高干部与职工职业卫生防护意识是从根本上落实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关键。企业应采取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宣传,通过电视、网络、事故图片园地、职业卫生知识演讲活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知识抢答赛等多种形式,对干部与职工进行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意识的灌输,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意识和防护能力。
其次,开展职业卫生培训。煤矿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的规定》,把职业卫生全员培训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好各类人员的培训,使职工认识到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要性。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创新培训形式。例如结合煤矿生产的特殊性,针对具体的事故案例,以班组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学习讨论。改变过去那种领导人员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尤其是对特种工种、重点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此外,开展职业病危害告知工作,在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明职工所在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和后果,且注明劳动过程中所需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使他们更加关注煤矿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对待职业安全问题把煤矿企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开展。同时,要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2.2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监管体系
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对监督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和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监督人员职责落实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力度和监督力度。
2.3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监督机构
煤矿企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应设立以矿长任组长的职业病防治治理机构,下设各专门机构,负责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职业卫生责任制度、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制度、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等。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同时还采取动态抽查和拉网式重点检查,重点检查作业场所防尘系统是否完善,防尘设施是否有效,综合防尘措施及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落实是否到位等。发现问题应按奖惩办法实行罚款,并逐级追究责任。对从事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要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要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技术机构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2.4提升企业职业卫生安全责任意识
对于煤矿企业职业危害,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管理力度,做到责任到人,从各个细节做到防止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生产车间要保持通风状态,尤其是可产生有害气体的场所。对职业危害的安全防护上,应及时引进先进的防护设备和材料,通过一系列措施改进生产场所的环境,使职工可以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健康地工作,有效地保证职工现场工作的安全。
2.5增强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要认识到尘肺病危害的严重性,多参与单位组织关于职业危害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防尘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工人的各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要懂防尘、会防尘,坚决与损害劳动者健康权益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2.6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企业应按规定认真负责地完成职业病危害评价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根据检测结果及时了解和掌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及时采取防护和整改措施,监测结果要定期向职工公布。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原煤 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给煤矿生 产行业带来了历史性 的发展机遇 。在此情况下,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是从头到尾不能松懈大意的,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远忠.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卫生问题及对策措施[J].中国煤矿工业医学杂志,2009,12(8):1275-1275.
[2]赵勋,戴建军.永州市冷水滩区"四小企业"职业卫生现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422-1423. DOI:10.3969/j.issn.1006-3110.2005.06.083.
[3]李志杰,王豪.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卫生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30(2):45-46. DOI:10.16286/j.1003-5052.2015.02.017.
[4]赵晶.论我国煤工尘肺病法律救济制度的完善[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DOI:10.7666/d.D2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