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
山西兰花集团东峰煤矿有限公司 山西晋城 048000
摘要:由于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整个工作环境非常复杂此外,煤炭行业的一线煤矿职工普遍来自偏远地区,教育水平很低。因此,煤矿职业健康培训需要易于理解和接受,使职工了解生产环境掌握各种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保护员工健康的生命安全,推进煤矿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本文就煤矿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煤矿;职业卫生;健康教育
一、煤矿职业引起的疾病危害因素
煤矿是一个生产经营环境恶劣的行业,对煤矿工人,特别是一线工人的职业危害很大。井下作业场所的煤尘、煤气等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较高,各种职业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有害工作环境一般指高温、高寒、地下、剧毒、高噪声、高浓度粉尘、大振动、强辐射等工作环境和场所。劳动者在这种环境中的生产劳动,如果超过一定限度,持续一定时间,可能产生不同的危害后果。我国煤矿生产环境恶劣,包括许多危险因素,是典型的危险作业场所。煤矿生产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危害:
(1)生产性粉尘,包括煤尘、岩尘、混合性粉尘等;
(2)有害物理因素,包括地温与高温、噪声与振动、放射线等;
(3)有毒有害气体,包括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4)恶劣的天气条件,包括通风、采光、采光、温度、湿度、风速等,在煤炭生产的全过程中,伴随着职业病危害,一些工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矽肺、煤工尘肺、职业中毒、中暑、辐射病,局部振动病、噪声性耳聋等职业病。在各种职业病中,尘肺病是对煤矿工人危害最大的疾病。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最重要的尘肺病,占尘肺总数的90.8%。
二、煤矿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煤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危险因素。一些职工对危害的严重性缺少认知,甚至对危害习以为常,或者在事故发生后不懂得保护自己,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职业健康培训易于理解和接受,使职工能够轻松掌握生产环境中的潜在危害及防护措施,学会如何预防事故,在发生事故时如何保护自己。此外,还可以使劳动者了解和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有关规定,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树立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意识,确保职业卫生工作有序稳定发展。
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可以使劳动者明确权利义务,有利于职业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顺利实施和严格执行。同时,通过职业健康培训,调动劳动者防治职业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养成行为规范、积极参与的习惯。这对保护劳动者健康免受职业危害,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产力、促进国家和企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煤矿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现状
3.1职工健康意识有待增强
由于生产环境恶劣,劳动者普遍不能严格遵守职业卫生的各项规章制度,甚至有职工认为职业防护用品是可有可无的,比如防尘口罩、降噪耳塞等,但职业病的潜伏期普遍较长,就是这样不易发现,职工不以为然的思想,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待发病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将悔之晚矣。
3.2井下防尘设施滞后
由于生产任务繁重,个别单位领导重生产、轻防护,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不能及时到位,加之单位相关制度的缺位,单位没有硬性要求劳动者必须佩戴防护用具等,种种原因都是引发职业病发生的重大隐患。
四、煤矿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4.1制定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培训政策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主体是企业,要明确相关责任人,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包括具体的卫生健康教育机构、相关人员构成、培训体系设计、教材、人力资源等以及培训所需的财力和物力,完善企业发展体系,切实提高企业职业健康教育水平,适应现代煤矿企业发展的要求。发现职工出现职业病的情况,应及时治疗,同时建立每位员工的个人医疗记录。企业要对每一位招聘员工进行严格的体检,及时发现及时要求治疗,保留体检资料,以防止备用。
4.2加强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监管力度
一些企业之所以不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与监管不力有关。企业有侥幸心理。在监管工作中,有关部门要把工作做细、抓落实,定期到煤炭生产企业现场进行管理,实行全方位监管,切实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增强相关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全体人员的健康。对不合格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加大违规成本。对井下一线工人进行跟踪管理,定期进行体检,认真检查每位工人的身体变化,尽快发现和治疗职业病,并记录日常监护的相关情况,监察部门要重点检查,避免职业健康教育不到位的情况。
4.3建立一套职业卫生安全的保障系统
有关部门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以保证金的形式筹集一定比例的职业病保障资金,专门用于煤矿部分职工的职业病治疗,从而减轻部分经济困难群众的医疗经济负担。
4.4结合实际,让职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结合职工的井下工作环境,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讲解可能对身体有害的因素、各种职业病的发病机理及相关疾病的症状,使每一个职工都能真正了解疾病的危害,掌握相关病理学知识,学会正确预防各种可能的职业病,并尽快发现和治疗。
4.5运用相关的案例进行讲解
煤矿职工经过正规的安全培训,对安全非常重视。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案例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员工的印象。通过案例讲解,使员工更好地了解职业危害,在思想上更加关注职业病危害,更加主动地学习职业病防治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有效地自我保护,避免各种职业病的发生。
4.6现场讨论,互动参与的方法
在进行职业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不要在知识上过于死板,而要尽量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学,加深印象。课堂上可以提出更多的开放性问题,让员工参与话题讨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井下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工人不按规定操作,导致各种职业病和人员伤亡。结合这些典型案例,让教职员工参与到具体讨论中,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的同时,不能建于牺牲职工健康人身安全之上。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对职工的健康教育培训,强调正确使用工作场所的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及时治疗。保障职工健康,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段秀灵.煤矿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方式探讨[J].魅力中国,2018,(23):326. 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8.23.284.
[2]李艳霞.煤矿职业卫生健康培训方式的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13,(14):69-69. DOI:10.3969/j.issn.1005-7773.2013.14.054.
[3]杜素芝.煤矿工人尘肺结核化疗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03,2(4):45-47. DOI:10.3969/j.issn.1671-8933.2003.04.026.
[4]靳乐雨.章丘市中小型煤矿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劳动者健康状况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11. DOI:10.7666/d.y204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