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茜
身份证号:612526199003040022,陕西省
摘要:在工程开始前都会提前进行概预算的编制,以此来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确保工程经济效益。但是在具体建筑工程施工中也会因为一些原因造成超预算或者超概算的问题,这就会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管控目标的实现,降低工程经济效益,增加工程成本支出。所以文章就对工程造价超概算或者预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1.1(概)预算编制不完善
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概)预算分析时,相关造价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将所有可能影响工程造价(概)预算的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尽量确保(概)预算的全面、科学、合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概)预算编制不完善的情况。一方面,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整个工程施工的程序相当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和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很容易遗漏相关问题或者个别因素,从而导致整个工程造价预算出现不全面、遗漏的问题。如此一来,其工程造价便会出现(概)预算编制的不完善,便无法保证工程造价管理合理、高效运行[1]。另一方面,即使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通过实地考察将施工规模、施工技术、施工过程等具体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并以此为根据来编制工程(概)预算编制,但仍然会因为项目的特殊性及相关定额的缺失导致(概)预算编制方法和管理机制的不合理,进而出现工程实际投资与前期(概)预算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
2.2施工期间市场材料价格变更较大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占据到相当高的比例,往往会达到整体造价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从而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耗资起到关键影响。然而就目前而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关快,建筑材料价格也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建筑工程项目往往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因此在前期对整个项目进行(概)预算编制时无法对建筑材料价格作出准确的估算。尽管部分造价从业人员会预留出一部分造价区间来应对材料价格变化,但是受项目周期及市场供给等相关因素影响,建筑材料的实际价格往往会比预算时的价格要高,从而大大增加工程(概)预算准确性的难度,导致工程造价超(概)预算。
2.3建筑工程造价中设计变更
对建筑工程来说,后期工程建设及施工的具体规模、进度和质量都要以前期的设计图纸为参考依据和标准。然而前期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大多是基于理想状态下画出,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往往会受到地质、实际标高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前期工程设计与后期工程施工不符的问题。在此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变更设计,通过调整施工内容来确保工程如期进行,如此一来,便会直接影响到前期的工程造价(概)预算[2]。此外,由于建设单位往往会将工程设计外包给专业的设计公司,便会存在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沟通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解决问题便需要两家单位进行磋商,往往会暂时停工或窝工,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直接造成工程造价超出(概)预算。
3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管控措施
3.1落实好各阶段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
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受到建筑工程施工各环节参与人员的影响,其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就要落实好建筑工程施工各环节参与人员职责,做好各阶段具体工作。在做出合理、合规的工程造价(概)预算之后,就要把(概)预算控制落实到建筑工程各阶段中去,让工作造价(概)预算发挥作用。
首先,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材料等进行摸排,熟悉市场上的设备、材料价格及质量等,了解市场价格变动对于材料、设备带来的影响,做好合理规划,把材料、设备价格控制在(概)预算范围内。通过市场调研工作可以对市场中施工材料的价格进行全面的了解,使造价预算更加的准确以及合理,能够有效地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在对工程进行造价预算之前,需要对当地的市场做好全面的调研工作,了解施工材料的价格信息,对不同时期施工材料价格的变化进行统计,以此作为依据对施工材料的价格变化区间进行判断,分析未来施工材料的价格走向,从而对施工材料的价格作出准确的评估。其次,要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项目中涉及的各大小项目也要熟悉、了解,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好具体的规划。最后,加强建筑工程各阶段参与人员的沟通交流,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整体,而各阶段的工作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大家对于其他人员的工作不了解,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因此,要及时的通过会议等形式,召集项目参与人员,进行讨论、交流,就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加强各环节人员对项目整体的把控,才能将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具体落到实处,减少(概)预算外支出的产生。
3.2加强对建筑工程各环节的把控
建筑工程往往规模巨大,其中涉及的小项目众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这就导致管理人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投人精力关注大问题,而忽略了诸多的小细节。而往往小的细节会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造成直饰接影响,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整体,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对于细节问题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督促参与人员把责任落到实处,管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随机检查,真实地把握工程实施进程,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到人,及时纠正,解决问题,避免问题重复发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3]。其次,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施工范围与设计图纸不吻合问题,设计变更等问题,要及时深人现场了解具体情况,及时同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寻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做出准确地判断,减少对工程造价预算的影响。最后,在建筑工程项目准备阶段,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备工作,尤其在设计图纸方面,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图纸设计,减少因图纸与现场不符而产生的设计变更问题,尽量把设计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因设计问题而带来的损失。
3.3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管控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解决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问题,一定要重视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完善。首先,要通过奖惩体系来提高监督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管控问题的重视,通过奖惩分明来提高监督施工人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问题的发生。其次,在具体的施工实践过程中,相关监督人员也要仔细核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监督标准化作业模式的执行可有效避免后期返工情况的发生。
3.4提升预算编辑人员综合能力,优化队伍管理水平
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对于整个工程造价准确度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问题得以合理解决,必须要提升造价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而优化整个队伍的管理水平。为此,需要施工企业在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筛选的过程中详细考核其综合能力,包括全局意识、专业知识水平、技能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通过筛选和考核结果精选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能力的从业人员队伍。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详细分析及阐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控制作用和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管控措施,以此为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合理管控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纳税,2019,13(31):212.
[2]刘鹏云.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3):46-47.
[3]崔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