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杰1 樊少华2 刘广容3
1身份证号:610523198803042290,陕西省
2身份证号:61032419821116007X,陕西省
3身份证号:61270119901018065X,陕西省
摘要:BIM技术主要是通过模型来将其相关设计和施工环节工程信息和数据展示出来,为工程施工提供出技术支撑,这样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出技术支持,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通过合理应用BIM技术中的3D技术,施工企业可以对工程资料和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将其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弥补,构建出相关的数据模型。鉴于此,本文就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机电;安装;应用
1.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
众所周知,建筑机电工程设计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而且各类工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且错综复杂,包括电气、消防、给排水等等。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越来越进步,人们越来越向往智能建筑,这就对机电安装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追求。首先,由于各个功能设备之间需要通过管线连接,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其次,连接设备的管线会占用很多的空间;再次,机电安装材料越来越多样化,等等。因此,为提高建筑机电施工的水平,在机电安装工程中,施工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更需要经验较为丰富和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的安装人员。
2.BIM技术的优点
2.1信息全面性
利用BIM技术,施工单位能够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建立相关的数据库,进而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例如,各个产品的型号、规格等等。BIM技术可以对有关信息进行集中管控与辨识,工作人员录入有关信息,便可以查询有关资料,从而大幅提升施工成效。
2.2可视化
BIM技术的可视性是指以模型的形式提前把机电安装完成后的样子呈现出来,这样大家就可以提前观察到安装成果,并且各种数据都以一种形态展示出来,便于大家及时进行交流,并且如果需要修改,大家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负责项目的数据变化,便于修改。由此可见,BIM技术早一步应用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就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加大资金的投入,研发技术,使得BIM技术越加完善。
2.3参数性
通常情况下,BIM技术所形成的模型能够给大家带来施工所需的各种参数,并且可以把参数进行智能化设计。根据专业的属性不同也会造成参数化的差异性,有助于各个施工单位的交流,提高办事效率,节约时间。
2.4全生命周期
由于建筑机电工程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机电工程全程、周期性管理。例如,通过BIM技术,施工单位能够做好整体的规划,协调好从工期进度、质量以及成本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施工进度;由于BIM技术能够模拟建筑施工的过程,经过对有关的信息加以剖析,施工企业可以选择最理想的施工计划,进而为有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参照,达成对机电项目设计、测试等各个环节的监视。
3.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3.1构建机电专业BIM模型
在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人员要对相关工程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在其基础上构建可视化三维信息模型,为后续项目设计、施工及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设计人员在构建BIM模型时,要根据工程所处阶段来构建特定类型的三维模型。例如,在初步设计阶段,需要构建建筑机电系统的细部模型、近似设备模型,持续向模型中导入相关构建信息,如设备安装位置、数量、材质属性等。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则构建详细的施工模型,绘制各专业施工图,便于后续工程量计算、造价预算、系统仿真分析等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求设计人员掌握各类三维模型的建模要点。在构建暖通模型时,工作人员可选择使用Revit软件进行操作,创建二维施工图纸,将图纸与土建参照模型导入Revit软件,使用链接功能定位源点,确保各项链接导入文件的一致性。
在开展管线碰撞调节工作时,需更换特定类型的三通、弯头构件,对部分构件参数加以修正,在必要情况下改变管线连接方式。在构建建筑结构模型时,应以建筑结构图纸为主要参照,向Revit软件中导入建筑土建模型与CAD文件链接。随后,将CAD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模型,在模型中做好各项精确标注,如楼板、墙体等构件的相对位置与规格尺寸。
3.2开展机电深化设计
在机电安装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设计方案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设计效果与工程建设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可运用BIM技术开展机电深化设计工作,具体运用包括管线碰撞检测、管线综合布置。其中,在开展管线碰撞检测时,设计人员可选择使用Revit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锁定各处管线设备的碰撞点位,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并直接在三维信息模型中对光纤设备位置进行移动。但是,碰撞检测所产生的数据运算量较大,且检查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开展跨专业碰撞检测。因此,在必要情况下,应配合使用Navisworks软件,在该软件中导入所构建的各专业模型,如电气模型、暖通模型、管道模型等。随后,使用该软件开展跨专业碰撞检测试验,并将检测结果导入Revit软件,对碰撞点位进行修正处理。在管线综合布置环节,传统设计方式是设计人员对CAD图纸进行叠加处理,以此反映设备管线分布情况。但是,在图纸叠加数量过多时,极易出现图形混乱、管线设备具体位置模糊等问题,也无法直观、清晰显示不同设备管线的关系。BIM技术可以将二维平面图纸转换为三维立体施工图纸,清晰、直观地显示不同设备管线的相对位置。同时,在设计人员对部分机电设备、管线安装位置与方向进行调整时,BIM软件将自动对相对应的预留孔洞位置尺寸进行修正。
3.3三维可视化
第一,三维模型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可视化,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及时地了解实际施工和预期效果之间的误差;第二,在论述有关功能与施工进度时,依托BIM技术,三维模型能够比较剖析实际施工和设计模拟,保证业主第一时间了解所产生的偏差,以采用恰当的措施加以纠正。
3.4工程量统计
工作人员仅需在BIM软件中设置若干分区,导入材料、种类等工程信息,设定各项操作指令。随后,软件将基于程序运行准则,自动开展分区、分类、分段统计工作,对各区段内的机电设备与配套管线安装工程量、材料用量进行统计计算。而在传统工程施工模式下,往往采取人工统计方式,不但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资源用于重复性、基础性的数据采集运算工作,而且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最终统计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工期管理等工作的进一步有效开展。
3.5提升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
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BIM技术能够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工作平台。通过BIM技术,施工单位能够直观地了解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各阶段的管理状况,进而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另外,BIM技术能够连接不同的软件,实时获取、处理工程项目在各个阶段的信息,不仅可以提升信息处理效率,还能够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工程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建筑机电安装项目的数量持续增加,以往的安装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建筑机电安装的需要,随着BIM技术的出现,提高了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建立起3D模型,能够让施工人员直观观察到项目每个环节,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保证安装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波.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30):34-35.
[2]杨勇,蒋科伟,杜广明,白东阳.BIM技术在机电安装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9):58+54.
[3]刘宗明,王晞媛,史素佳.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9):50-51.
[4]蔡静.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90.
[5]王洪兵.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造价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