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依莉
重庆市大足区高升镇中心幼儿园 402360
摘要:农村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根据实地资源与文化特色建立针对性的美术教学体系,为美术课程提供丰富资源,合理利用农村特有自然资源,以兴趣、主动的体验方式,实现幼儿美术课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培养农村幼儿的审美观,帮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发现和创造美。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引言
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桥梁,也是幼儿感悟世界和生活的纽带。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关注美术活动的丰富性和实效性,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采取有趣且有效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幼儿真正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美术素养。
一、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融入农村自然资源的价值与意义
1.美术活动中融入农村自然资源的价值
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参与文化艺术传承、发展感性思维能力、形成审美情操意识、促进个性形成等几个方面。其中审美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对学生情操的培养。农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与城市学生差距较大,因此,农村美术课程的学习需要联系当地实际开展。农村有众多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自身的感受、知识、兴趣纳入到课程资源的教育之中。农村自然资源丰富,青山、绿水、山果、野花都会唤起幼儿对于自然和未来的幻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直观地看待眼前的一切,用自己的想法去描绘眼前的一切,让幼儿自主地在真实情境中欣赏和感受,再去观看和想象,强化幼儿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幼儿独立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与生活。
2.美术活动中融入农村自然资源的意义
幼儿园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阶段,其关键是通过这一阶段教育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直观观察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以农村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民间民俗等农村资源进行艺术熏陶,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知识教授,在教学中引入本土文化,使用农村自然资源使学生接触自然美景,走进自然,了解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在农村自然资源的使用中放飞想象力,使学生在快乐、健康的自然环境中学习美术知识,才是现代美术教育应该有的远景目标。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多元化使用农村自然资源,有效培养农村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美术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农村幼儿园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要点
1.深入了解幼儿,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兴趣是幼儿思维和行动产生的根本,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效,就要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才是幼儿最好的教师。同时,教师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深入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活动。创新美术教学的模式,丰富美术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比如:在美术活动“小蝌蚪”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各种颜色的颜料。并且,为幼儿呈现了小蝌蚪的形态。同时,笔者还为幼儿讲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幼儿结合故事进行创作。这时,笔者发现幼儿用不同的颜色画出了小蝌蚪。这就是幼儿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展现。所以,笔者并没有指出小蝌蚪的颜色不是五颜六色的,而是给予了幼儿充足的创作空间。在这样的模式下,幼儿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2.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选择适合幼儿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实现美术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优化美术教学的内在结构,使美术教学可以更有特色。而且,信息技术能够将美术知识生动、具体地展示出来,使美术知识转化成可听、可视的知识,有效加深幼儿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感知。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借助信息技术搜索相关资源,使幼儿在通过信息技术所展现的丰富多样的美术形式的影响下产生探究美术知识的欲望,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欣赏、审美和绘画能力。此外,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美术教学活动,突破时空的局限,开发幼儿的智慧,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实现美术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最优化。
比如:“京剧脸谱”的绘画活动中,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了京剧片段,让幼儿欣赏了大量的京剧脸谱。然后,笔者为幼儿准备了四种层次的材料,让幼儿根据多媒体展示的画面,大胆、夸张地设计和创作京剧脸谱。幼儿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就能够感受到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并充分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所以说,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师生共同参与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要想在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便需要教师借助游戏的方法来完成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且在此过程中,要让师生都可参与进来。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幼师与幼儿的距离,增进幼师对幼儿实际学习情况的了解,同时还可吸引幼儿眼球,提升其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热情。另外,相对来说,民主、平等的游戏可以激起幼儿的创造性与自主性,而这些正是我们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所需要的介质。因此,在实际的环境创设中,幼师便可借助游戏来完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幼师可先将幼儿进行分组,然后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熟悉的事物,如父母、书本、教室、手、五官等方面;最后在幼儿画完之后,将各组选出一张最好与其他组进行评比。获得投票最高的一组,幼师可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如将他们的作品贴到墙上,让其他同学学习观看、创建优秀美术作品角,将幼儿作品进行展览等方法。以此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同时还可锻炼他们的绘画能力,提升其审美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上,可创建一个良好幼儿园教学环境,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效果。除此以外,幼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注意要与幼儿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交流,以便通过此,可帮助幼师理解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想法。并根据幼儿的想法与需求来创设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以此可在满足幼儿情感需求,让其感受到美术课程魅力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4.主题资源,打造视觉美术活动
主题美术活动发挥主题统领作用,在主题统领下将美术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美术活动效应。我们可以根据美术主题活动的特点开发主题活动资源,打造视觉艺术美术活动。例如,“美丽的色彩”主题活动,我们可以引领幼儿深入挖掘自然界中的美术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借助美术语言和或符号将色彩表现出来,在视觉美术活动中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
结束语
因此,在今后,我们应该要认清自然资源对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要做资源开发利用的先行者,和幼儿一起走进自然,提供让幼儿动手、动脑、动眼、动心的机会,开展丰富而独特的农村特色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美术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农村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延萍.如何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2019.
[2]许小菁.多重信息技术演示提升幼儿美术活动实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
[3]汪琳琳.刍议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误区及其有效性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