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娇
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幼儿园 402360
摘要: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推进家园协同配合作为优化家园共育策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幼儿园教师在现代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全新的研究课题。新教育时代,幼儿园教师应当发挥家风家训的思想育人功能,以家庭为单位优化家教、家训、家风教育,开展家园共育以唤醒父母的教育责任意识,同时让幼儿接触更全面的传统文化内容,获得更好的文化成长环境,继而促进每个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最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家园共育;教育合力;教育策略
引言
幼儿教育也就是学前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础内容。由于幼儿在幼儿园中学到的内容有限,所以幼儿教育的任务不应全部寄托在幼儿园中,家长也应注重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园共育主要指的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并通过双向互动的交流活动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工作。为保障家园共育的顺利开展,幼儿园应引导、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家长也应配合好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与幼儿园统一目标,充分发挥家园共育模式的优势,以促进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幼儿教育家园沟通的重要意义
1.1是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重要前提
家庭教育属于人一生教育中的最初阶段属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能够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难以比拟的。但是由于家庭教育会直接受到家长的教育程度,以及教育氛围,社会风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幼儿园属于专业教育机构,能够为家长育儿提供科学合理以及权威性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所以通过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有效交流教育观念,探讨教育模式,将幼儿教育以及家风家教有效融合,结合幼儿的学习以及年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从而实现教育效果优化。所以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幼儿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既要实现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理补充,也应当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
1.2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风家训对思想育人功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家教、家训、家风教育之中,父母和幼儿作为社会人,都是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基层社会的主力军,因此,弘扬家风家训,增强家教、家训、家风教育对家庭教育功能的积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总而言之,幼儿园最终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故融合家风家训教育与幼儿行为养成教育非常有必要,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并立足家风家训教育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家长则要发挥其主体教育责任,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参与正能量的社会学习活动,从而基于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应用对策
2.1建立信任,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
幼儿园也应加大对家园共育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例如,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家长幼儿共同参观自然博物馆、动物园等,并开展相关知识竞赛活动,以激发幼儿的问题探究兴趣,扩展其知识面。也可以邀请家长与幼儿参与植树、捡瓶罐等环保活动,这样不仅能增进亲情关系,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在进行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家长间也能得到有效的交流,可以共同探讨教育经验,以提高自身的幼儿教育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不少家庭都会利用周末或假期的时间带孩子进行周边游,一些家长在自助游方面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活动的组织权利交给家长,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游,以帮助家长认识到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从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为参与者,如果家里有年龄相仿的幼儿,教师也可带自己的孩子来参与这些活动,这样能有效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的育儿观念分享给家长。当然,考虑到一部分家长工作繁忙,幼儿园不宜强制家长参加,教师应了解家长的休假情况,合理调配活动时间,以免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2.2指导科学育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当前阶段幼儿家长的文化素养越来越高,家长大部分都能够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在家庭教育方法方面或多或少还欠缺一些科学性。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不管是幼儿教师还是幼儿园方面,都要主动给予家长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指导。以我所工作的幼儿园为例,我们会不定期开办“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业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或者资深幼儿教师等,为家长免费讲解孩子在各个时期的成长特点、心理需求、教育方法等,给予家长正确的饮食指导与教育指导。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把每次“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分享到班级群里,以供由于工作等其他原因不能到场的家长观看和学习。同时也会经常给家长分享一些学前教育经验与方法,不间断、耐心地回答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与家长共同商讨科学育儿的策略,进而在提升家庭教育科学性的同时,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联系。
2.3强化宣传,科学指引
借助家长讲座、教育宣传栏及幼儿校报等手段,进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大力宣传,引导家长明细幼儿教育目的,把握幼儿教育课程,力争将幼儿园防治小学教学化倾向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保证家长切实参与幼儿活动,可进行“家长有约”活动的组织。不同幼儿家长背景、职业、性格特征不同,这些家长资源都需要教师进行收集与挖掘。“家长有约”其实就是家长助教,活动开展的目的主要有三:一为丰富幼儿园课程,二为拓宽幼儿对世界万物观察视野,三为调动幼儿学习兴趣,从根本上带领家长走入幼儿教育。从表面看,家长走入幼儿教育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但是大多数家长只面对一个小孩,如果同时面对数十个小孩,难免会有为难的表现。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家长参与活动,首先,对家长实施调查,搜集资源后发出诚意邀请,邀请其参与“家长有约”活动。其次,统一安排,依据调查结果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规划,并按照既定方案展开活动,着重发挥家长志愿者的模范作用,挑选个别家长(主动性较高)开展现场教学,手把手示范。再次,活动结束后展开总体性评价,将家长课堂视频、照片上传至家园群中,或粘贴、悬挂在幼儿小天地中,激励更多的家长报名参加共育活动,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强化宣传效果。目前“家长有约”这一育儿栏目已经成为各大幼儿院校重点倡导的教学活动,从起初无人问津的状态到争先恐后地参与;从被动式接受到主动式参与,家长在幼儿活动中不断历练自己,积累育人经验的同时促进与幼儿的精神交流。此外,在每次互动结束后,教师均将家长助教体会、意见、视频及照片剪辑成册,进行家园共育的全面宣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了解到新时期幼儿园开展家园教育工作,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家园沟通是幼儿教育中循序渐进的工作内容,也是幼儿教师应当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基本功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逐步提高社交能力,选择适宜的沟通方法与家长真诚的沟通,了解家长的需求,才能够做到为家长排忧解难,从而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互帮互助充分发挥出家园合力作用,才能够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裴小红.新时期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2):122-123.
[2]王晨霞.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感恩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227-228.
[3]张广秀.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有效沟通策略[J].动漫界:幼教365,2019(2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