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就动机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以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薛晓鹤
[导读] 本文旨在探索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薛晓鹤
        菏泽学院, 山东 菏泽274015
        韩国南首尔大学,韩国  天安31023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等量表,对我国山东省某地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共685名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1.大学生成就动机可以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正向预测学习投入;3.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成就动机与学习投入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对学业成绩、学历提升的需求越来越强,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资格证类考试、双学位学习考试、研究生考试等的比例不断增加。国内外对于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投入等的研究很多,但是以学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多。
        本研究立足于高等教育,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有助于拓展高等教育的研究视角。本文选择了山东省某地综合型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本研究,探索大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旨在提升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
二、 理论背景
1. 成就动机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莫里(H.A.Murray)将成就动机列入人类20种心理需要之一。指的是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能力发挥解决困难,实现目标的欲望,以及要出色地完成挑战性、艰巨性任务、在成就过程中得到满足的内在欲望。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他认为个体的任何动机都是习得的,个体动机的内容不尽相同,成就动机是个体对目标任务的高度指向性,为成功完成艰巨任务而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危机达成目标。大学生成就动机包括热情、希望、冒险精神和自信心等四个方面。研究表明,成就动机高的大学生较于成就动机低的学生,面对学习生活会具有更强的热情和毅力,对于成功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内在欲望更强。在高校教育中,学生作为教育实施的对象,研究学生的成就动机,对于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行为和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业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中一个是衡量自我概念的变量。根据班杜拉(Bandura,1997)的研究,自我效能感按照主题和任务的类型和特异性分为学业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效能,社交生活效能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等。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对学习者为完成学业任务所需的行为进行协调和实施的自己能力的判断。那么在高校中,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在执行特定课题的学业状态下,大学生对自身组织和实施学习行为以达到学业任务的预期和判断,这是一种主观的、非智力因素,它与大学生自生能力水平可能也符,也可能不符。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更积极主动探求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相反,学业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过多得恐惧失败带来的焦虑、挫折感等。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和学业成绩。
3.学习投入
        “投入”(flow)一词是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1975)提出的,投入就是切断外界所有的障碍和杂念,将自己的所有精神集中到所期望的目标和方向上。Csikszentmihalyi在现代心理学中指出,在没有外部补偿或奖励的活动中,个体仍会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从事该项活动,这是内在化动机所驱使的,做出这种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目的性活动的时候,个体所感受到的总体情感状态就是投入。投入最初的研究是在比较领域:运动或休闲及业务执行等有关,之后研究扩大到与人类行为相关的社会学、经营学、心理学及教育学。Min Sang-hee(2007)认为,学习投入是使学习者完全沉浸于自己的学习中并使学习者感到愉悦的最佳体验。在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学习投入是学习者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的一种状态,是学习者对教学活动内在自发的承诺。
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对高校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行了研究。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分析了成就动机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山东省地方性综合型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全部问卷中,除未收回或内容缺失的21份外,对685份(97%)进行了分析。按性别、年级、专业对研究对象的背景进行整理。
        




3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为了测量大学生成就动机,使用了Kang Seong-eun (2013)制定的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由热情、希望、冒险精神和自信心等四个维度组成,量表共28个问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分是“完全不符合”,5分是“完全符合”。分数越高,成就动机就越高。
        测量学业自我效能感采用的是由Kim A-young和Park In-young(2001)开发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经Choi Kyoung-min(2016)修改并补充以供本研究使用。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课题难易偏好度,自我调节效能和自信心,共28个问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分是“完全不符合”,5分是“完全符合”。分数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就越高。
        在本研究中,采用Kim A-young等人(2010年)开发并验证的成人学习投入量表用于衡量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投入量表包括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共29个问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分是“完全不符合”,5分是“完全符合”。分数越高,学习投入就越高。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以下分析:
        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受访者进行人口统计学分析。
        其次,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检验问卷测量项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三,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最后,进行了回归分析,以验证本研究的3个假设。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投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从分析结果看,成就动机可以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正向预测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因此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实际目标,为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娜.国内外学习投入及其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2):83-92.
[2]黄海雁,许国成,付莹.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探新,37(4):375-379.
[3]方来坛,时勘,张风华.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618-620.
[4]章少哨.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167-169.
[5]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作者简介:薛晓鹤,女,1983.10-,山东省菏泽学院讲师,韩国南首尔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