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及理念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7期   作者:吴艳丽
[导读] 大班的幼儿的思想认知日益成熟

        吴艳丽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幼儿园   646418
        摘要:大班的幼儿的思想认知日益成熟,同时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尾声,即将步入全新的小学学习环境,此时开展学前教育意义尤为突出。如何平衡教育需求、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效果三者的关系,构建学前教育教学值得教师深入探索。立足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学前教育方法,以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
        引言:幼儿园大班已经步入学前教育阶段,帮助幼儿顺利的实现幼小衔接过渡,促使幼儿更好的面对小学学习及生活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现阶段由于受到教育思想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幼儿学前阶段过渡小学化的问题较为严峻,给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之下,教师要正确认知学前教育意义及作用,构建科学的教育思维,采用合理的教育引导方式,在幼儿认知及接受能力范围内,带领幼儿感知小学教育。
        1大班幼儿学前教育的意义
        第一,学前教育具有过渡及调节的作用。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由于幼儿的思想认知水平的限制,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截然不同的教育环境及课堂构建形式,对于学习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甚至极易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充分发挥幼儿学前教育的优势,逐步转变教育教学环境及教学方法,适当的渗透小学教育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小学教育,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顺利过渡。第二,学前教育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在幼儿园的前期阶段主要针对幼儿的思维及基础认知的教育引导,学前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逐渐的深化,开始融入一定的知识性内容,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认知深度及广度。此外,在教学组织构建形式逐渐向小学模式靠拢,培养学生的课堂自我约束力。
        2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及理念的构建
        2.1优化教育环境,实施个性化教育
        教师立足素质教育理念,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为幼儿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实施个性化教育。第一,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尤为重要。教师要强调课堂的纪律性,借助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例如,组织“争做班级小主人”的探讨活动,将违反班级规范的行为编织成情境剧,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针对如何减少违规行为进行讨论,并将学生提出的想法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提升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感,树立集体意识,提升幼儿的课堂纪律性。第二,学前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个性化教育。幼儿在性格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接受幼儿的差异性,并给予针对性引导。

例如,这对调皮活泼的幼儿,在加强规则性引导的同时,教师可以采取逆向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委以重任,借此传递责任意识,促使幼儿形成自我约束。针对胆小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鼓励,激发学生的勇气,树立学习信心。
        2.2优化教学方式,深化教育内容
        学前教育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意识及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引导方式,调整课堂教育内容,推动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为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点奠定基础。例如,在幼儿大班有意识的进行语文教育,在强调语言的“听”与“说”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增加“认”、“读”与“写”的相关知识性内容。在课前热身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拼音歌谣,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渗透语言知识,促使学生加深对于拼音的感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你划我猜”的游戏,将简单常用的词语制作成闪卡,让学生进行猜词游戏。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提升幼儿的认读能力。教师要立足幼儿实际教育需求构建课堂教学,逐步提升幼儿的知识性储备。通过趣味性的课堂组织构建形式,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提升幼儿的接受度,实现良好的学前教育效果。
        2.3渗透学前理念,培养良好习惯
        学前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需要建立更为成熟的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课堂互动教学理念,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自主学习及交流的空间,培养幼儿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例如,教师采取小组教学方式,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完成课堂学习。其次,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例如,开展“独立自理”的比拼活动,在学习中按时独立自主完成课堂任务及家庭作业,在生活中穿衣、吃饭、整理书桌等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对幼儿每天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表现优异的幼儿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借此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幼儿学前教育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环节。采用科学的教学引导方法,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的功能,拓展幼儿的认知水平,对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学前教育,根据幼儿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设置,为幼小过渡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温锡炜.如何做好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及理念培养[J].考试周刊,2019,(29):194
        [2]党春肖. 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及理念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119+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