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规划中最具有实用性、观赏性、生态性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景观中最有生机的景观空间,它是向人们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和展现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因此,本文针对启东市原丁仓港滨河公园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整理,并参考资料在新的设计规划中解决问题,旨在通过对城市中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寻找合理的科学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更好地造福人类。
关键词:滨水景观; 生态公园; 景观设计
1.设计分析
1.1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
1.1.1简洁明了设计原则
滨水景观公园的园路构成简洁明了景观走廊,不仅串联起林荫小憩、亲水平台、阳光草坪、休闲广场等景观,而且让人们在放松心情、休闲舒适、收获幸福的同时,更能拥有有趣的观景体验。漫步其中,你会体验到林荫小憩的闲适、滨水景观的持续性景观效应、阳光大草坪的恬静、济景亭的悠然等。此外,这条景观走廊更通过串联不同的景观空间使得中心康复花园景观得以有机的统一。
1.1.2景观生态原则
根据景观生态学中的原理,对自然生态中的水岸线进行模拟仿造,运用自然界中的天然石材,创造出自然生趣,在保护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更能增加景观异质性,实现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7]。
1.1.3空间结构创造原则
借助园林建筑小品与乔灌木的围合创造出不同的景观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包括由草坪与乔木构成的开放空间;由矮灌木进行分隔而形成的半开放空间;幽静小道与灌木植物围合成的私密空间等。这些不同的景观空间不仅满足了附近居民及游客不同的使用需求,体现了公园人性化的人文关怀。
1.2 总体规划分析
滨河公园的总体规划分析分别是功能区域分析、道路分析、视线节点分析和竖向排水分析。
在这次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整个滨水公园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广场娱乐区、阳光草坪区、滨湖景观区和密林散步区。根据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区域来进行活动,获得良好的休憩娱乐体验。道路系统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一级路、二级路、三级路。一级路主要是整个公园内的行车道路,二级路是连接各大节点的道路,三级路为密林小径和临水栈道。整个公园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在景观规划时可以根据地势条件以及小地形的改造来合理地安排公园的排水方向,使得公园在雨水较为充沛的季节不会因为排水不畅而导致无法给人们提供服务。
1.3景区与景点特色分析
1.3.1广场娱乐区
公园主入口设计了一个集散广场,便于解决公园主入口处人流拥挤的问题,方便人流集散。广场宽敞的空间区域也可以适时地承担举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当地居民的闲暇生活时光。而且在广场中部的中心绿地上设置了一个雕塑作品“曙光”,代表着希望与光明,同时启东的寅阳镇是江苏省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这个雕塑作品代表了这一特色。而且雕塑绿色的造型也给来游玩的居民以蓬勃的朝气,充满活力的希望
1.3.2阳光草坪区
草坪区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卫生干净愉悦的休憩与娱乐的环境。草坪不仅给人们带来凉爽、舒适的感受;草坪还能够给人们带来健康,草坪可以过滤灰尘,可以净化空气,帮助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同时,草坪又能调节温度和湿度,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再搭配上阳光带给人们温暖的感觉,阳光草坪区几乎是人们来公园游乐的必选之地。
1.3.3密林散步区
对于原公园里景观效果良好的密林我们予以保留,在密林中放置汀步与长凳,形成一个私密性较好的局部空间。汀步可以让人们在林间散步,享受静谧的美好时光,同时长凳给人们提供坐下休憩的地方,人们在林间走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息歇息。密林处也是天然氧吧,给人们的提供清新的空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2.4 重点地段植物景观特色分析
2.4.1滨水区水生植物特色分析
水生植物是公园里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作用和作为生态水景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生态功能方面来说,水生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更新来帮助水体不断提高自身的净化作用,防止水域被污染;从造景设计方面来说,水生植物通过不同的组合,使得水面景观显得更有层次感;同时水生植物能给人们带来清新怡人的观景体验。在这次景观规划设计中,水域内的浮水植物方面我选择了荇菜、茨实、睡莲这三种;而在近岸的挺水植物方面,我选择了唐菖蒲、千屈菜、柳叶马鞭草这三种植物;在岸边的耐水湿植物方面,选择水杉、池杉、垂柳这三种。通过合理地栽培水生植物,能够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使得生态更加的宜人,让滨水景观区成为人们闲暇时刻游览的必去地块。
2.4.2公园内陆地植物特色分析
在配置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作为基础,然后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合理地选择各种植物,最后配置出一个乔灌草的复合式的植物群落。[8]
此次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选用了近30种陆地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可以改善环境、给人们身心发展带来帮助,还可以对空间结构进行有效的划分从而帮助人们有更好的观景体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陆地植物植物景观的特色。
(1)植物的营造空间的功能
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植物营造出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以满足人们不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阳光大草坪区域,我们可以使用较为高大的乔木形成树云,作为草坪的背景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区域,在这些半封闭的空间里人们不但能够轻松自在地享受优美自然景观,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密林散步区中利用座椅结合红叶石楠、海桐、蚊母等绿篱的围合,加之松树树阵覆盖在上面,营造出一个封闭的私密空间,为人们的相互密谈,倾诉提供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外部环境。
(2)植物景观具有季相美的功能
植物的季相变化是园林景观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景色,正如有些文章中的文字所描述的那样,如春季绿意盎然的草坪、夏日娇艳动人,惹人喜爱的紫薇以及亭亭玉立的荷塘景色等。这些美景为人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给人们深深的印象,让人难以忘怀 [9]。在这次植物的景观设计中我们也强调了对于植物季相特色的运用。
3.结论与建议
此次滨河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从研究空间搭配、环境构造、植物配置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着手,将较为前沿的滨河设计理念运用到这次的景观改造中来。
在此次的设计中我们强调要以生态性为最重要的设计原则。此外,在确保有不错的景观效果的基础之上,我们更注重公园的功能,滨河公园在完成景观效应之余,更应该在人文建设方面贡献出一份力,传承和宣扬启东市的“启吾东疆”的文化,成为启东市的城市名片。
空间构造方面,我们构建了广场娱乐区、密林休憩区、滨水景观区、阳光草坪区共四个空间。我们通过园林建筑小品与乔灌木的不同方式的围合从而形成不同的景观空间,包括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和私密性空间,满足人民的不同需求,给人民提供了一处闲暇之余可以学习娱乐的良好去处。
但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不仅应从植物配置、空间构造以及环境与人的关系入手,更应该从环境保护方面来设计,讲究生态的可持续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冼宁,赵芮兴.对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初探[J].设计,2015(13): 125-126.
[2] 吴佳玲,肖劲松. 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模式探索[J].四川水泥,2017(06):108.
[3] 陈琛. 可持续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基于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案例的启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4] 李学年.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研究——以南京水系及滨水地带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5] 启东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qido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