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中传统建筑的改造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陈佰锋
[导读] 摘要: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建筑形式反映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建筑形式反映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大批的传统建筑面临着将被拆除、重建的困境,如何在城乡规划背景下对传统建筑进行改建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传统建筑;改造方案
        引言:
        城乡规划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乡规划中如何应对传统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具备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工作时,要出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对传统建筑进行适当的改造,使传统建筑既能保持其文化价值,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1城乡规划的意义
        按照《城乡规划基本属于标准》所述,城乡规划是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乡规划和乡村规划的统称。城乡规划的工作方向包括对于城乡社会和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等等各项建设的协调发展与综合建设。通过城乡规划,能够推动城镇化的进程,从而促使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1]。
        2传统建筑改造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数目的增加,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已经不可避免。很多地区为了经济增长,不得不对传统建筑进行拆除,此外,在城乡规划中,一些农民由于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缺失,或是出于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也对传统建筑进行了一定的拆除与毁坏。这种情况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已不可避免,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城乡规划工作必须协调好两者之间的联系,为此,对传统建筑进行有效的改造,使其充分发挥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这项工作已迫在眉睫。
        3传统建筑改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3.1文化传承价值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建筑作为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传统建筑已经出现了破损情况,急需修缮与维护,为此,要对这一步分传统建筑予以修复;还有一些传统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面对着尴尬的局面,尤其是传统民居建筑,一方面要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居住需求,一方面又要保证其文化价值,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造[2]。
        3.2经济效益价值
        通过良好的政策与改造、修复工作,能够在保障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的同事充分激发其经济效益,使所在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政府可以将大型的传统建筑或建筑群改造为博物馆或旅游区,这样既能使游客对相关文化进行理解,也能够充分激发其内在经济价值。
        4传统建筑的改造方法
        4.1传统建筑的价值保护
        在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时,需要注重不能破坏其价值。因此,要注重改造工作的协调性原则,做到既能够实现传统建筑的新生,也能保留其传统特色。为此,要对建筑的风格特点进行研究,在保留建筑特色的基础上搭建现代化设施(如电路、水管或供暖等配套设施),从而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4.2实现经济效益的改造方式
        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如名人故居、宗教庙宇等,都是无法复制的历史文化瑰宝。而我国建筑师们对这一类传统建筑的改造方法已相对成熟,大多数是将其隔绝起来,并将其设计为独立的博物馆式建筑,如杜甫草堂、武侯祠等等都是这一类改建工程的代表,而通过对外开放收取门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又可以用于传统建筑本身的维护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还能使人们充分感受传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实现传统建筑的价值“复苏”。
        4.3满足居住需求的改造方法
        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还存在有众多的传统民居建筑。这一部分建筑面临着拆除与废弃的问题,这是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是社会生活进步所带来的必然问题。一方面,许多乡村的青壮年更愿意到城市中发展,就造成了传统民居建筑的废弃;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很多传统民居不得不面临拆除的问题。
        为此,要在满足人民的发展需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之间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3]。金华浦江县的野马岭村是这一方面的优秀案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起了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价值,建筑师们结合传统民居所处的文化背景与自然环境,再辅以现代的建筑理念,将其打造为中国最美村落,使野马岭村重新焕发出生机,并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结论:综上所述,传统建筑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承我国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中,需要对传统建筑进行有效的改建工作,使传统建筑能够焕发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此,就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特点采取适当的改造模式,对于大型建筑或建筑群,可以将其进行博物馆式改造,而对于传统村落等传统民居建筑,则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进行改建,使其在具有文化意义的同时能够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周易.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与特色文化塑造[J].参花(上),2020(12):66-67.
        [2]徐菲.传统民居改造设计与现代生活模式的融合研究[J].流行色,2020(07):92-93.
        [3]汤文轩,康锦润.传统建筑文化对“城中村”改造的影响[J].中外建筑,2020(07):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