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瑞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应用。目前 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从 BIM 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入手,从工程造价管理的角度分析了 BIM 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旨在为工程造价管理同行开展造价管理相关业务提供一点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BIM技术;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1.BIM 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及应用现状
1.1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都能采用建筑信息模型确定和控制项目的造价。决策阶段,企业可以利用 BIM 技术迅速完成工程项目估算书的编制,为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数据保证。BIM 数据模型的建立,再结合可视化技术、模拟建设等其他 BIM 软件功能,可为项目的模拟决策提供了可靠基础。设计阶段,企业应用 BIM 技术后,设计人员能从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库的历史数据中选取相关设计指标,快速准确地进行限额设计,以保证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通过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后,BIM 技术在限额设计方面的应用使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招投标阶段,造价工程师利用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具有丰富信息的 BIM 模型数据库,准确地获取工程量信息,再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工程量清单,尽可能地避免漏项和错算等不利情况的发生。此外,招标单位也能将项目的 BIM 模型以招标文件的形式发放给投标单位,便于核对工程量。施工阶段,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较为复杂[1]。利用 BIM 技术可以进行施工模拟,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减少施工变更,更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依据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施工单位将建筑信息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进行 5D 集成,并建立材料统计资料库,以此减少材料浪费,更好地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竣工决算阶段,建筑信息模型由于前几个阶段的补充和完善,数据模型中的信息量已经完全能够描述竣工工程实体,建筑信息模型的完整性、准确性提高了工程结算的效率,也能为企业节约成本。
1.2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BIM 技术的研究,早在 20世纪 70年代就开始进行。在进入21世纪以来,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普及,BIM 已经成为专业术语被应用于建设行业中,并且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欧美以及亚洲诸多发达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 BIM 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我国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近年来对 BIM 的认识提高,各高校以及各类建筑企业,也纷纷开始研究和推广 BIM 技术。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推动下,于 2007年就我国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与研究举办了一次学术交流会议。其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多次召开 BIM 学术研究会议,有力地促进了 BIM 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
2.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 BIM 技术最多的就是建模后对工程量的计算。当然,这也是 BIM 技术应用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在项目建设的前期进行方案的比选、优化,造价的预测、计划,甚至是招标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都是需要快速算量予以支持的。但是,我们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建模工作是否重复进行;二是工程造价计算出来后,有没有进入相应的信息资源库并供其他参建方参考使用。BIM 技术平台需要每个参建方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并从中受益,进而在节约社会资源和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下,提升各自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综合效益。这就需要项目业主牵头,以国家相关法规作保障、以合同为依据、以经济为手段,责成相关参建方在完善建设信息资源的问题上履行好各自的义务,实现项目建设资源信息的共商、共建和共享。
2.2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各个阶段的应用
2.2.1项目决策阶段
在项目决策阶段,业主或建设单位主要进行方案的比选和优化,寻求合理的经济和技术决策。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更多的是基于对单项工程造价的估算。根据这一特点,业主就可以有效地利用 BIM 技术平台强大的建设信息资源库,按照拟建项目的规模、使用功能、结构特点等主要特征,快速提取信息资源库中的类似历史工程的相关造价信息,迅速确定投资估算[2]。
2.2.2项目设计阶段
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主要对业主或建设单位所确定的建设方案进行细化并编制出可实施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如何提高设计质量和优化设计方案,是本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点。此时,设计单位可以对已完成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建模,利用 BIM 技术的算量功能,迅速测算出项目建设的施工资源消耗,再借助建设信息资源库的历史类似工程的施工资源消耗指标,如单位建筑面积的钢含量指标、混凝土含量指标、窗地比指标等,促使设计人员提升成本控制意识,推进限额设计的有效开展,降低社会资源消耗。通常,复杂的大型综合建筑,包括设备、管道布置较多的生产性厂房等,其建筑、结构与管道、设备之间,以及它们本身之间存在着非常多的矛盾,并给后续的项目实施带来了很多的不良后果。为此,设计人员可使用 BIM 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对已完成的施工图进行碰撞检查,将可能的错谬、遗漏及各专业之间的冲突等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以减少返工、提高施工质量和节约成本。
2.2.3项目实施阶段
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招标方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 BIM 模型,利用 BIM 技术平台,快速提取清单工程量、项目特征等信息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按需提取施工资源的消耗信息,结合当时的市场价格信息,编制招标标底,以大幅度提高招标工作效率。投标单位也可以根据共享的BIM 模型,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研究和选择最佳施工方案进行报价。在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单位可利用共享的 BIM 模型并借助 BIM-5D 技术,将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配置计划、资金调配计划等融为一体,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实时动态管理。换句话说,BIM 技术为配合各参建方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无缝的对接平台,使工程实施的每个步骤、每个时刻的建设信息都能呈现在每一位参建者面前。施工企业可以借助 BIM-5D 技术中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施工资源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上的耗用量,结合施工进度,制定施工资源的采购计划,进行资金调配;还可以根据目标消耗量,实施限额领料制度,实现最低成本和最佳现金流。随着工程实施的进展,工程变更、工程造价等信息也会逐步加载到 BIM 模型上,实时完善共享的 BIM 模型中携带的建设信息,同时也很好地避免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管理弊端,如资料遗漏、信息不畅等[3]。
2.2.4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依据 BIM 模型中携带的建设信息(如招标投标信息、工程变更信息、工程造价信息等)进行竣工结算,与传统的基于二维图纸的竣工结算相比显得格外简单。双方只需核对加载到 BIM 模型上的合同变更、工作联系单、现场签证等信息及每一构件的工程造价信息是否一致即可。BIM的可视化技术和自动完成工程量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工程的快速竣工结算;从 BIM 技术平台强大的建设信息资源库中抽取类似工程的结算指标,可以校核结算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完成后的竣工结算信息将加载到竣工项目的 BIM模型中,供后期运营管理者应用;同时进入 BIM 的建设信息资源库,为其他类似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应用 BIM 技术,能够使工程决策、设计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得到细化与优化管理,从而达成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实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使 BIM 模型应用贯穿各个环节,使工程各种数据信息得到汇总和直观显示,进而为造价分析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使工程造价得到全方位管控。
参考文献
[1]苍雨萌.大数据时代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山西农经,2020,(04):116-117.
[2]何蕴佳.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02):226-227.
[3]廖素娟.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述[J].福建建材,2020(02):1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