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集团青海黄河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大坝施工方法针对整个水利工程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其中安全监测决定了整个水利可否正常运行,这是人们了解大坝运转状态及安全状态的有效途径。安全监测是基于仪器观测与巡检水利水电项目的地基、主体框架、两岸边坡、配套设施和周边环境,通过科学的信息计算与资料分析,评价大坝运转状态,科学预测大坝今后状况,进而保证大坝建设与交付应用的安全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大坝结构安全的各种因素,然后介绍了大坝建设常用技术,最后阐述了大坝安全监测路径及智能化监测要点。
关键词:大坝工程;安全监测;设计;施工
大坝工程安全监测设计和工艺技术使用,是以安全监控为中心,已变成各个大坝建设的重点。在共同努力状态下,大坝建设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了新科技、新方法、新设备,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坝安全监测效果。特别是近些年,在各种项目改革应用与实施阶段,基于全国核心大坝工程的专业工艺技术研究大会,探究与分析各种技术问题,且形成共识,逐渐用于实际施工中。近些年,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坝安全监测和施工技术相统一,为推动大坝工程施工技术充分利用具有显著作用。
1、影响大坝结构安全的各种因素
1.1设计原因
大坝设计过程,安全监测平台若未设计好,将无法保障大坝建设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大坝建设安全性。大坝项目安全监测平台使用时,主要是采取安全监测技术,着重采集、计量大坝建设现场、地勘工作和水文信息,做好早期大坝设计准备任务。
1.2施工原因
大坝建设期间,要多次论证项目方案,保证科学规范施工,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要立即提出,妥善处理,由此保证大坝质量[1]。施工质量的优劣主要按照项目技术方案的确定模式,来决定大坝生产安全性,对施工过程的各种安全问题,要仔细分析,如砼坝体框架的温控策略实行可行性与泄洪构筑物的机电设置等。
1.3管理原因
大坝管理既关乎设计环节,也关乎工艺技术使用环节,是建完大坝后正常投用的重要影响要素[1]。大坝运转管理指的是机电装置的安全监控、检测维修和水库调度等,逐一排查监测方式、监测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影响坝体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系统监测。
2、大坝建设常用技术
2.1导流方式
使用施工导流方法时,旨在管控河流流速,保证大坝建设期间减小因河流带来的影响,因为在大坝导流环节,水文条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如水文方面的水流量多少、回旋流量和泥沙含量等,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要注重导流方法运用方法,确定分期导流方式运用经济指标,且仔细分析导流方法遇到的干扰因素,如基坑有没有被淹埋等。
2.2砼拌制
砼拌制要严格根据技术方案,在把控原材料用量的同时,按照设计标准及要求,合理搭配应用材料,保障称量的精准性,在砼拌制环节,特别是材料采购中,先检测材料性能,保证材料满足国家标准,特别是大坝项目砼搅拌,能选择强制搅拌机,保证运输砼的车和出料口间的高差保持在2m之内,并且防止落差太大造成砼离析问题。
2.3砼坝体养护
砼坝体养护主要是养护砼,完成混合物摊铺工作后,及时进行连续性碾压,把具有良好质量化保湿原料铺设在砼结构上,且展开水泥水化处置,这对砼养护工艺的高效应用有一定促进意义。
3、大坝安全监测路径
大坝安全监测环节,从整体框架、近坝区岸坡和附近环境等方面着手,借助专业仪器和现场技术人员仔细巡查,把控和统计安全监测结果,由此合理评价安全监测情况,科学化预计分析大坝安全监测运转现状,由此保障大坝安全性。就安全监测方法来说,常用的监测措施有:
(1)人工定时巡检
人工定时巡检是保证大坝生产安全、提高质量的重要举措,所以要定时、定量组织人工巡检,如实上报施工漏洞,统一处理,特别是在雨季,需要轮值轮守,认真评价大坝总体结构建设期间的一些安全监测指标与性能等,并仔细监测、立即反馈与处置。
(2)坝体安全监测平台
坝体安全监测平台在数字化、技术化支撑下,保护大坝生产安全,提高监管质量[3]。目前要创建科学、完整的坝体安全监测智能化控制平台,以提高坝体安全监测的智能化水平,确保监测模式、监测结论的真实性、可行性以及准时性。
(3)规范的管理与分析
规范管理是坝体安全监测的重点,涉及对各监测点的管控、信息收集控制、仪器设施管理和信息分析管理等,针对性提出诊断信息管理方法,且由设计师总结安全监测要点,认真分析与管理准确的验证资料之后,保证坝体安全监测活动的有序进行。
4、智能化监测
4.1选取测点
智能化系统逐渐融入各行各业中,在大坝建设中,智能化监测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监测效率、精度以及速度,而且还为信息系统的高效使用带来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因为水利大坝建设中的测点很多,所以怎样科学选取智能化系统,是提高智能化监测技术水平的重点[4]。每个大坝均有一定的结构与施工特征,针对大坝安全运转环节的问题,要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且展开动态化追踪与监测。
4.2报警系统
就已建好的智能化监测报警平台来讲,通常只有超限报警作用,必须增加异常监测报警,针对监测环节的超限报警物理量展开技术指标的管理报警分析[5]。另外,对于水库具体水位超过规划洪水位时,要对大坝泄洪量展开报警指标研究,尽量把安全监测和水情测报相结合展开报警分析,创建综合化的报警处理平台。
4.3人工比侧
智能化监测不允许产生系统断开监测情况,需要长久可连续性监测,由此采集大坝和地基结构内的动态化信息变化和监测结果,针对出现异常的信息要仔细判断并快速排除,而且能采取人工观测方法,分析采集到的信息,特别是汛期洪水情况。
5、结束语
总之,为保证大坝安全监测活动顺利进行,根据实践经验,对于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制定处理措施,结合各种大坝设计操作流程,逐步从设计施工、咨询审核、信息分析、安全监测与现场观测等方方面面展开分析,研究具有广泛性、代表性的技术难题,由此持续提升大坝安全监测规划与施工技术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孟竞.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土建设计与施工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9):57+56.
[2]谢晓勇.大坝安全监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J].珠江水运,2020(07):41-42.
[3]付学奎,徐化伟,李坤.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坝安全监测分析软件设计[A].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2016:7.
[4]高艳霞.大坝安全监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J].北京农业,2013(24):202.
[5]赵志仁,赵永,程君敏.大坝安全监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0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