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建筑工程管理站 山东临沂 273300
摘要:一般而言,装配建筑用料自身质量较为稳定,但建筑装配式特点决定了其需对大量构件进行拼装组合。因此,若处理不当,便容易发生漏水、渗水情况。相关设计及施工包括外墙防水、底板防水、接缝防水、屋顶防水以及穿插操作中的防水等,防水施工要害部位较多,且防水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彼此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分析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防水技术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措施
引言
在我国建筑技术发展历程中,装配式建筑是一项较为重大的改革,也是行业内当前主要的推广项目,具备节能环保、质量好、节省人财物、工期短等优势。因此,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也与现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情相符,是节约能源、绿色环保、降低劳动成本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集中体现。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分块拼装方式建造而成,因此在日常使用时存在接缝渗漏等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应制定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的措施,减少渗水现象的发生。
1、建筑防水的设计理念
建筑物的防水工程一直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防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今后的使用功能是否完善,经常漏水的房屋是无法满足用户居住和使用的需求的。我们知道水的流动性非常强而且是无孔不入的,因此传统建筑防水最主要的设计理念就是堵水,堵住一切水流可以进入室内的通道以起到防水的效果。这一理念用在传统现浇结构的建筑上还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的,但是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来说其效果可能就不那么理想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建筑物的结构体如:墙板、柱、梁、楼板、楼梯等按一定的规格分拆后在工厂中先进行生产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由于是现场拼装的构配件,会留下大量的拼装接缝,这些接缝很容易成为水流渗透的通道,因此预制装配式建筑在防水上其实是有一定先天弱点的。此外有些预制装配式建筑为了抵抗地震力的影响,其外墙板设计成为一种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的外墙,墙板可活动更加增加了墙板接缝防水的难度。鉴于以上因素,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的设计理念就必须进行调整,我们认为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防水,导水优于堵水、排水优于防水,简单说就是要在设计时就考虑可能有一定的水流会突破外侧防水层,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路径将这部分突破而入的水引导到排水构造中,将其排出室外,避免其进一步渗透到室内。此外利用水流受重力作用自然垂流的原理,设计时将墙板接缝设计成内高外低的企口形状,结合一定的减压空腔设计防止水流通过毛细作用倒爬进入室内,除了混凝土构造防水措施之外,使用橡胶止水带和多组分耐候防水胶完善整个预制墙板的防水体系才能真正做到滴水不漏。
2、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运用现状
2.1构件单位更新升级
现阶段我国构件单位很多经营状况欠佳,因此要求其重新建设,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机械设备、土地资源及资金等,且保持预制构件的正常产能也需消耗大量精力及时间。重点在于建筑企业对于建厂产能、需求量、效益和匹配度以及其它相关方面均存在明显顾虑,这对于装配式建筑运用具有一定程度地制约。
2.2建筑设计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例如建筑模数抗震、结构构件节点或者设计标准化等问题也未解决,因此一些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会使用混凝土现浇作业,特别是高层建筑的三至四层,造成总体工程项目的施工不合理,消耗大量资源,也会直接影响最终施工质量。
2.3工程造价方面
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运用限制比较明显,且各施工单位实际反应均存在差异,造成一部分施工单位以为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高10%至15%,其也是装配式建筑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取得应用资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2.4缺乏必要的支持及优惠配套政策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相继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大中型城市中也针对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房屋建筑面积的各种优惠条件,而一些特大城市硬性规定该区域内建筑须采用装配式建筑。因此不难看出由,国家对于该项建筑技术的扶持优惠政策在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现如今,各级政府均已明确规定建筑现场不得应用混凝土搅拌设施,并对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单位给予经济补偿或优惠补贴,这样一来,促使此项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建筑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推广。
3、预制外墙板接缝防水处理的施工要点
3.1墙板施工前做好产品的质量检查
预制墙板的加工精度和混凝土养护质量直接影响墙板的安装精度和防水情况,墙板安装前必须认真复核墙板的几何尺寸和平整度情况,检查墙板表面以及预埋窗框周围的混凝土是否密实,是否存在贯通裂缝,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墙板严禁使用。此外我们还需要认真检查墙板周边的预埋橡胶条的安装质量,检查橡胶条是否预嵌牢固,转角部位是否有破损的情况,是否有混凝土浆液漏进橡胶条内部造成橡胶条变硬失去弹性,橡胶条必须严格检查确保无瑕疵,有质量问题必须更换后方可进行吊装。
3.2墙板施工时严格控制安装精度,墙板吊装前认真做好测量放线工作
不仅要放基准线,还要把墙板的位置线都放出来以便于吊装时墙板定位。墙板精度调整一般分为粗调和精调两步,粗调是按控制线为标准使墙板就位脱钩,精调要求将墙板轴线位置和垂直度偏差调整到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实际施工时一般要求不超过5mm。
3.3墙板接缝防水施工时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做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查
墙板接缝外侧打胶要严格按照设计流程来进行,基底层和预留空腔内必须使用高压空气清理干净。打胶前背衬深度要认真检查,打胶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打胶部位的墙板要用底涂处理增强胶与混凝土墙板之间的粘结力,打胶中断时要留好施工缝,施工缝内高外低,互相搭接不能少于5cm。墙板内侧的连接铁件和十字接缝部位使用打聚氨酯密封处理,由于铁件部位没有橡胶止水条,施工聚氨酯前要认真做好铁件的除锈和防锈工作,聚氨酯要施打严密不留任何缝隙,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泼水试验确保无渗漏后才能密封盖板。
3.4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水效果试验及时妥善有效处理渗漏问题
墙板防水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淋水试验以检验防水的有效性,淋水的重点是墙板十字接缝处、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连接处以及窗框部位,淋水时宜使用消防水龙带对试验部位进行喷淋,外部检查打胶部位是否有脱胶现象,排水管是否排水顺畅,内侧仔细观察是否有水印,水迹。发现有局部渗漏部位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必要时可在墙板内侧加设一道聚氨酯防水提高防渗漏安全系数。确保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重点检查外墙、门窗、屋顶、厨卫、底板等部位的防水、防渗性能。在材料养护周期过后,注重核查建筑施工的密封性。在质检过程中,应按照从部位检查到打胶检查的顺序,核查漏胶、脱胶现象。此外,对排水管排水顺畅度也要进行检查,核查各构件本身有无渗漏痕迹。针对上述情形,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有效止损,确保工程质量。
结束语
建筑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以装配式建筑为主,而现阶段的建筑外墙防水的重要措施即为接缝处的密封防水。此外,施工单位不仅应探索建筑物外墙的防水密封的材料使用及施工技术,现场工作人员也应统一及规范施工各个环节,熟悉掌握建筑物外墙的防水要领,进而提升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施工质量及实际防水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龙.装配式建筑防水节点设计及施工要点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7):197-198.
[2]陆长松,黄金.装配式建筑防水节点设计及施工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23):36-43.
[3]黄频,肖阿林,郭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外墙接缝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中外建筑,2019(6):282-283.
[4]吕胜利.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防水技术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7(3):69-73.
[5]刘达,任培帅.建筑防水工程防水材料和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0):182-183.
作者简介:
徐广波;出生年月:1987年5月;性别:男;籍贯:平邑铜石;民族:汉族;最高学历:研究生;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邮编:273300;单位:平邑县建筑工程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