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立和建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市场业务的开拓,建筑企业使用的施工设备不断更新、拓展和优化,对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和管理技术的要求亦不断提高。施工设备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技术,不仅对提高施工设备的利用率有很大的贡献,而且还有利于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施工时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
引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依然存在滞后性,但发展势头较好,正快速稳步向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面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管理问题,需及时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程。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综合性的工程,涉及的工艺繁杂、设备多、环境复杂,因此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若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不了解隐患,就无法保证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容易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有些工程项目,没有在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设置警示标志,没有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而且部分设备老化,很容易增加项目难度,极易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加大企业的经济损失,阻碍工程施工进度。
1.2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建筑工程的体系进步,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督管理体系可以推动建筑工程的建设进程。随着建筑工程量的不断增加,施工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对施工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缺乏系统性的组织结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具有明确的制约作用,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保证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但若缺乏相应的管理条例,对审核、规划操作监管等方面没有做到有序管理,实际效益和概况没有达到理想标准,将会导致工程无法正常开展,施工现场秩序混乱,企业的形象也会遭到破坏。
2.精细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施工作业标准化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应用
施工作业标准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一方面内容,施工企业应根据设备规程,结合现场需要,针对不同类型设备制订相应标准化施工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流程应包括现场施工作业、维护保养作业、检修维修作业等各项设备管理内容,并建立一定考核指标,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设备作业标准制度。作业标准化在小范围内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能提高施工设备的工作进度,而且能够较短的情况下,完成施工任务;同时,也能提高设备出勤保障。在大范围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控制每个施工设备在相应环节的指标,确保后期的施工过程不受前期的施工设备的影响,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2.2现场管理规范化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应用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具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其中不乏有人为的、非人为的,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设备现场管理,以确保施工过程不受干扰因素影响。如果只是按照原来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设备管理,施工任务难以按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现场管理规范化,以严格执行设备施工标准作业为基础,确保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指挥设备合理使用,排除干扰因素,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规范的现场管理,首先,能够清晰了解最新的施工设备工作情况,实时地把握施工状态,知道施工进度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时为下一步的工作内容做准备。其次,对于施工设备的运转情况、施工机械的维修和保养等具体事项有所掌握。最后,遇到突然事件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综上所述,现场管理作为施工设备精细化管理技术之一,有利于施工企业实时地对施工局面进行有力有效的控制,准确跟踪施工设备的施工进度,做好相应施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措施,以免因设备停止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设备管理信息化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应用
管理信息化主要把相关施工设备的信息,工作状态通过互联网手段详细地录入多媒体系统。信息化管理,可以在类似PRP系统中构建专门的设备管理系统,涵盖设备台账、进场验收、使用记录、维护保养、安全检查等各项管理内容;此外,还可通过建立微信群或开发小程序,实现现场管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工作流程优化。施工设备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信息化。首先,能够促使管理人员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工作量,并且结合现场管理,进一步记录施工设备的运行情况。其次,施工设备管理信息化,不仅能够长久记录施工设备的运行状况,利用其运行消耗的数据初步估计施工设备的经济支出;而且协助工作人员分析和计算下一步的工程量。再次,施工设备管理信息化,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指导施工设备的工作,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工程损失,提高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对精细化管理具有辅助的作用,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设备管理,进行实时监控,获取相关工作信息。2.4监督检查常态化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程序和步骤都很繁杂,设立专门监督检查小组,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适时地对相关设备进行抽检,有助于维护设备正常运行。对于精细化管理,监督检查虽然只是多了一个保障,不能完全解决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的相关问题[1],也不能提高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但是,有利于提高精细化管理过程的工作质量,减少安全隐患。适量地监督检查,能够调整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也能够督促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对施工设备的关注力度。总之,监督检查是施工过程的一道保护网,保障着整个施工设备管理的工作过程。
2.5监督检查常态化
从施工设备的管理方面,已经介绍了以上三种方法。最后一种则是在以上三种管理方式基础上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就是指成立一个施工设备管理监督检查小组,对标准化作业施工、现场管理规范、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内容,进行检查监督。由于项目工地施工中涉及很多的人和机械设备,如果不事先调配好两者之间的工作安排,施工时就很难按时完成。为此,专门成立一个监督检查小组,就尤其重要了。在施工作业标准化的过程中,我们无法确定管理人员对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排是否合理,也无法确定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是否出现懈怠的情况。在现场管理过程中,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为保证工作人员有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必须提高现场管理的力度。在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为防止信息化过程录入错误的设备信息等现象,为解决设备信息漏选和工作人员的弄虚作假的问题,成立监督检查小组组织开展常态化的巡视、检查,对促进施工设备精细化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2]。
结论:
简而言之,施工设备的状态完好、合理使用,对项目的正常施工已经产生决定性影响,加强设备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水平,是下一步设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强化施工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利用精细管理技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工作。对于施工设备管理技术,就简单介绍以上几个方面。总之,施工设备实行多维地管理技术对设备管理是有利的。建筑企业面对复杂的施工过程和施工步骤,必须重视相关施工设备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提高和合理应用,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使用施工设备。
参考文献:
[1]段计龙.对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9,36(01):297.
[2]杨易.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科技纵横,2019(1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