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崔新凯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崔新凯
[导读] 摘 要: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工民建工程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绥化市鑫源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绥化市   152000
        摘 要: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工民建工程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面对工民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应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要在保障工民建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管理。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应用管理学科,应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有序管理。施工单位要对工民建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管理,提高工民建的施工质量,使工民建单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保障其能够按期按质地完成工民建施工任务。
        关键词:工民建;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一、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
        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是工民建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这项问题十分严重。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一般都是以工程承包的形式进行管理,在进行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多数是总包处把握全局,各分包处进行细管。但施工单位的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材料储存不到位,堆放不合理,原材料入库合格率控制不严格,增加了管理成本。
        1.2缺乏高效的技术管理体系
        处于企业管理下的民建行业,由于企业自身存在的差异,它们发展方向的不同,造成技术设备的好坏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它们不能在企业发展和系统的合理化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规模,单纯在技术管理方面,它也无法保证技术的管理和质量。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工民施工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建筑公司的结构复杂,职能部门的繁多,公司管理的弊端与非科学化,导致管理体系臃肿,效率低下,不少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导致业绩不佳,使得建筑质量得不到好的保障。
        1.3工民建筑施工时存在材料的浪费现象
        直到今天,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可恶的现象仍然是施工材料的浪费,泄露的水管无人问津,过度发电,不结合实际情况批发木料等等浪费现象数不胜数。随工民建施规模的扩大,招募人数的增加,出现了施工公司的浪费,以及资源的利用过度浪费掉劳动资源等很多问题。浪费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中目前最急需制止的问题。科学合理的降低成本,还要保证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这便是当前民建施工实际作业时要达到的标准。
        1.4监督管理不当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施工者,都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来进行施工,规章制度更是形同摆设,施工者没有执行监督者定下来的标准,这是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很多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在脑子里根深蒂固,非常容易出现工程返工的现象,影响了施工进度,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严格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但现实中规章制度多流于表面,施工技术操作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再加之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较弱、培训不到位等问题都会影响施工技术使用效果,也给进度、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二、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 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应做好规划、组织工作提升管理的灵活性,在合理使用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规避质量风险,实现综合管理目标。随着工民建工程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创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规避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提高施工技术使用效果。在使用工民建施工技术时应明确技术要点,结合以往经验,发挥出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作用。

同时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施工技术资料及操作要点,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保证综合管理效能的同时,提高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效果。
        2.2 强化现场管理
        由于工民建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这样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建筑质量应不断强化现场管理工作。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应做好工序安排,并对每一步施工工序进行检验,上一道施工工序检验不合格不得开展下道工序,对质量进行层层把关,保证质量管理效果。此外,还应强化材料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把控材料采购、抽检等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材料才可进场,坚决不得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现场管理过程中还应对各部门的职能、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构建起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到人;监管部门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时应对技术特点、使用要求等进行分析,使管理更具针对性,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效果并可以避免施工现场风险,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2.3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的弥补了工民建工程中的不足,相关的人员应完全掌握新技术的使用规律及要求等,因此来满足施工要求。工民建施工也应不断强化培训工作,明确信息化技术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作用,在与以往管理经验结合后提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效率,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操作顺序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2.4 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意识
        技术管理人员对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技术管理人员需要转变技术管理观念,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意识,落实技术管理制度。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容易造成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对于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应该加强安全教育,端正其思想和态度,使其将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对于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安全宣传,在施工中对安全防护装置的佩戴规范性进行监督和指导,对于高空作业等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需要建立安全防护网,一旦发生危险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缓冲,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事故。
        2.5 完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完善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是技术管理的保障,通过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工民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推动工民建的顺利开展。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制度的制定不仅要符合建筑行业的规章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现代工程的标准和要求,确保制度可以与工程相协调,促进工民建的发展。安全制度在制定前需要根据过去工民建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作为参考和借鉴,并且根据施工技术和工艺使标准的建立更加细化和全面,具有实用性。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并且设备、材料、人员数量多,变化大,因此引起安全风险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明确危险的源头,强化安全技术管理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提高工民建施工质量有积极作用,也是降低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率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工民建行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但是部分工民建企业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进度较低,这不仅增加了工民建企业的施工成本,而且无法保障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婷.新时期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12):23~24+49.
        [2]于宁.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22):29~30.
        [3]王朔.工民建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14):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