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5052119850410XXXX
摘要:桩基基础和地基基础是建筑物中的底层基础结构,若桩基基础和地基基础建造施工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建筑基础稳定性、安全性也会发生动摇,就会对整个建筑物的安全质量以及稳定性造成影响,所以要确保建筑的桩基基础和地基基础物的质量。本文将对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1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含义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的土地,是建筑物的承载体,而地基又分为天然地基和人为地基。比如说瓷砖基础和混凝土基础,地基作为房子的承载体必须要根基稳固。桩基础,通俗来讲就是在地基上打上柱子,使其能够更好的承载建筑物。桩基础的承载力高,并且沉降力比较均匀。所以,地基基础搭配桩基础可以使房子更加的牢固。
2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
2.1 选择适宜的地基基础施工
房屋建筑类型和功能不同,选择的建筑区域完全不同,施工前期需要结合实际地基基础类型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在保证房建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施工成本投入,使房建工程整体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同时要仔细核算地基基础的承载力,选择科学的计算方式,结合准确数据和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地基基础类型。
2.2 做好地基施工现场勘查工作
地基施工现场勘查是地基施工的基础环节,对施工现场按照统一流程勘查,掌握施工现场状况,同时做好动态影响因素的防范措施,减少对地基施工的影响。地基基础勘查工作有助于准确定位地基施工区域,能够更加合理地控制施工地质环境。通过对施工现场严格勘查,运用准确数据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最大限度降低误差,有效提升地基施工质量和效果,为房建工程顺利完成奠定有利基础。
2.3 注重对土壤结构紧密度的提升
地基基础的施工,决定着现代建筑物的稳固性,对土壤的结构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对土壤结构紧密度的提升和强化,要采用一些现代化的专业方式,改善土壤的稳固程度。一般来讲,往往会应用混凝土凝固时所散发的热量这一原理进行浇筑处理。由于考虑到该过程散热时释放的水分很难排放,因此,还必须要提前考虑这一因素,做好排水处理措施,为建筑物的稳固打好基础。
2.4 采用添加剂实现对土层结构的优化
土层结构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会受到天气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就会给建筑物的长期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可以使用合适的添加剂来优化土层的结构,改善土壤酸碱度,使其稳定性能够长久地支撑建筑物带来的压迫。那么,便要在此前了解土壤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对其酸碱度进行测量,选择合适的位置和面积将添加剂注入土壤当中,以此实现对土壤基层结构的改善。
3 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
3.1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桩基施工技术中,在打桩工艺的选择上常见的还有利用静力压技术进行打桩施工作业,通常开发商在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便是施工的利润,想要在最短时间内既满足工程质量又要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打桩施工技术的选择上,静压力打桩施工技术便是工程施工技术中最佳的一个施工方案,静压力打桩施工技术的优点则在于,通过吨位的机器进行操作将压力投入地基之中,并且这一施工技术方案还具有一定的绿色环保性能,产生的噪音较小,因此这也是开发商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最先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
3.2 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形式有挖孔桩、沉管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等。在灌注桩基础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对桩体的稳定性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施工问题,保证其施工质量。在喷灌或者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先制作一个保护层,以避免钢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与混凝土连接在一起。若是钻孔的深度达到预先设定好的深度值,应当先安装钢筋,钢筋安装完成以后灌注混凝土,以此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另外,由于桩体的截面相对较小,冲击力相对较低,任何一个动作不当,都会导致桩体发生断裂。因此,基于该情况,应当适当在沉管的内部做好混凝土存储,并且降低拔管的速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的作用,以此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
3.3 振动压桩技术
振动压桩技术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方式,其使用桩定加桩振动器使桩身进入土层中。其操作比较简便,施工效率高,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工期,还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其也存在薄弱环节,其对施工条件要求非常高,主要在土质松软的环境中进行使用,比如粘土和黄土和其他松软土质。进行施工时,在满足桩身的位置上选择一个固定的振动设备,把其作为设备的中心,引起周围的土层的共振,可以有效地降低各层移动和桩身位置的摩擦。在使用振动压桩技术的整个过程中,应该选择进行小范围锤击,在桩体进入地基1m以下的土层以后,再加大锤击的范围和力度,使木桩达预期的位置,满足设计时桩位的要求。
3.4 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
地质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也是不同的,利用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地质条件所带来的问题,确保土层的稳定性。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在施工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地质条件的需求,提前制作桩基,并且在完成定桩后,进行加固处理,以此保证桩基的稳定性。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的桩基一般是以钢桩和混凝土桩为主,其中混凝土桩基相对较为常用,其施工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混凝土桩基的负荷量承载力相对较大,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钢桩基主要是以H型钢桩为主,并且根据桩尖方向与打桩顺序制作成桩,在施工的时候,主要是利用射水沉桩、振动沉桩和锤击沉降等方法。在施工的时候,应当对周围环境进行勘察,并且明确其影响范围,对桩基之间的间距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施工的稳定性。
3.5 桩基础加固方式
桩基础土建施工是按照高层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针对性进行桩基础土层加固,常见的包括预定桩加固、灌注桩加固、钻孔桩加固、以及树根桩加固四种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作业环境、区域地质条件等因素,优化所选择的桩基础加固方式,从而有效提升最终的施工效果。
3.6 桩位复核技术
所谓桩位复核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相关方式的应用来复核存在位置偏移的桩位,从桩位复核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了以下几点内容:其一,针对已建设完成的桩基础,实行必要的桩位复核,以此确保全部桩基础符合建设要求,推进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二,受到不良土质的影响,桩基础施工中桩位发生偏差可能性较大,针对这一情况,要重视对桩位的复核,及时地纠正与修改存在偏差的桩位,最大程度地降低桩位失误,以此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桩位复核技术主要是借助于相关设备如卷尺以及经纬仪以及仪器实行桩位准确度的测量,并及时地复核与复位与标准要求不符的桩位,以此为后续工程建设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城市文明发展。建筑企业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时分析各个施工技术要注意的重点部分,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类型等各方面因素,提前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林煜焜.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砖瓦,2020(09):147+149.
[2]贾新军.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居业,2020(07):63-64.
[3]王庆忠.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