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
摘要:高速公路企业开展风险管理与进行内部控制都是为了有效识别风险并加以防范,通过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实现最少的风险管理成本投入和最大的安全保障价值产出。但长期以来高速公路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普遍存在重视程度有限及体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新时期高速公路企业提高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水平不仅需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并严格落实,也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兼顾第三方独立审计应用,以及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新时期;高速公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引言
针对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便已初具雏形。然而直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全世界才开始真正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与价值。而随着国内若干规模化国有企业先后被曝财务舞弊、国有资产遭遇严重损失,国家层面也迅速出台针对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文件,比如《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作为有特别行政许可支持的国有企业,高速公路历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柱作用,同时也因长期受到国有财政支撑而在市场竞争及生产经营等各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正因为优势独特,不少高速公路企业反而在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方面不甚敏锐,导致内控及风控能力有所下降,亟待通过改变思想意识和管理模式加以修正和优化。
一、高速公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一)概念
高速公路企业内部控制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展开的控制活动。这些控制活动既有企业对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措施的优化调整,也包括企业通过自我约束式管理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及管理品质,从而在最大程度达成既定战略目标。
而企业的风险管理最主要也最重要的是针对财务活动开展的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企业需要通过风险识别、分析、评价找到适宜不同阶段、日期、目的的风险管理方法,再通过资源优化与技术组合对潜在风险进行控制管理,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投入实现最为理想的安全保障,由此将市场与经营风险降至企业所能接受的最小程度。
(二)目标
商场如战场。收益与风险并存。高速公路企业作为同样需要接受市场竞争挑战的企业同样面临着不可知风险的潜在威胁。因此,无论是风险管理还是内部控制,二者于企业而言都有相同的目标,那就是以最少的风险控制投入实现安全保障的价值最大产出。
经济市场化环境中,高速公路企业随时可能面临由于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生产经营等活动产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间出现差异,也就是企业时刻会遭遇的市场风险。因此,企业需要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同时竭尽所能保持经营收益的持续性,进而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合乎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各项经营及其收入信息的完整披露,继而持续提升企业生产效益,并实现价值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
二、高速公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常见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虽然国家层面有关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文件、报告陆续出台,但对一些高速公路企业来说,长期的优势地位已经在管理思想层面产生了程度不同的麻痹影响,导致管理层的关注点过于侧重建设,而对内控管理及风险问题的重视相对有限。尤其是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恰逢社会各行业整体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因此不少高速公路企业对建设速度与收益极其热衷,而对管理与控制的决定性作用认识不足。
(二)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正是由于管理思想层面缺少足够关注,部分高速公路企业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环节长期处于相对滞后与缓慢发展的不良状态。其中一些企业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建设存在局部化、分散性等问题。而另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则缺少整体思维,在管理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系统性有限、规范化不足。
三、新时期高速公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并严格落实
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代表性措施中,预算管理是经过时间检验并有丰富实践经验论证的措施。因此,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行业与企业强化风险管理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首选与重点。高速公路企业同样可以借鉴这类科学管理措施,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并严格落实,从而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工作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不言而喻。由于资金进出与流动均需按照预算方案执行,确保了企业资金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加之全面预算具有长期和定时开展预算分析与结果评价等考核测评机制,对于资金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加以反馈和处置。这就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支出,也就在同时提高了同等数量资金和资源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产出。
不过,由于高速公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受到区域环境影响较大,不同地区的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和应用等存在相当的差异性。因此,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高速公路企业应当本着实事求是原则,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战略目标采取静态预算结合动态预算的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适应性。
同时,由于预算管理需要每个生产单元、作业环节具体操作才能从方案落实到实践,因此,严格落实预算操作至关重要。企业需要充分细化预算管理目标,将之与每个生产岗位、作业人员建立起直接关联关系。不仅如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各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全面预算管理还需要与绩效考核等奖惩激励措施充分结合。只有将预算管理结果切实反映到每个人员的切身收益层面,全面预算管理才能实现从蓝图到现实的体现。这才是企业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兼顾第三方独立审计应用
现代企业推行内部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也就是通过内部审计展开自查自纠,了解和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的水平与效果。
高速公路企业构建内部审计制度的前提是给予内部审计机构充分的独立性。无论是从机构设置还是人员派驻,独立性才能确保权威性,才能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会因为多层级管理的权力制衡或同级岗位的利益左右而出现偏差。而要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采取单位一把手直接领导较为适宜。
即,由企业总经理直接负责内部审计,且其中的审计人员不与其他部门与岗位有任何利益纠葛或关联关系等。
在有需要的时候,企业也可以考虑兼顾第三方独立审计应用。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的超然地位更加有助于审计监督活动的客观与真实,且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往往在专业人才方面优势突出,能够弥补一些高速公路企业自身内部审计专业人才力量薄弱的缺陷。
(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信息时代大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正在成为越来越现代企业提高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水平的利器。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助于大幅减轻人工管理的作业量,且能够大幅提高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风险管理能够改变传统事后监督的滞后问题,实现事前和事中监管。因此,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也是新时期高速公路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结束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速公路企业虽然因为独具优势而在很长时间中处于显而易见的经营顺境,但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外部竞争的压力终将不可避免地降临。与其事到临头仓促应战,不如提前苦练内功,全面提升风险认知能力,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提高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但这些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并不能简单停留在技巧和技术层面,更需要在管理理念、思想的高度实现颠覆性超越。只有将管理视角置于国际化竞争的大方向,国内高速公路企业才能切实发现既有内部控制的缺陷与不足。也只有在管理意识的深层次实现了更加现代化与科学化的转变,新时期高速公路企业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才能具有对抗国际同行的能力。这不仅是新形势下高速公路企业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通过主动优化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奠定更加扎实的管理基础、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爱良.浅析新时期高速公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9(12):35-36.
[2]严真红. 高速公路企业内部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4):19-20.
[3]谷德玉,王明成.防范和化解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的策略[J].山东交通科技,2019(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