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20419781001XXXX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使得高速公路的规模得到扩大,大大提高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在对高速公路进行长期频繁使用中,很容易造成一些路面病害问题。一旦在高速公路路面出现病害问题,对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本文就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养护措施
1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特点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特点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是长期性。高速公路建设竣工后就会投入使用,在其使用期间都应进行路面养护施工。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养护施工,不仅能延长路面使用期限,提高路面稳定性,还能有效提升车辆行驶安全。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速度极快,导致路面维护施工难度较大,要求更加严格。并且高速公路建成后会一直投入使用,为有效提升高速公路使用寿命,必须提升路面养护施工工艺。其次是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由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事件较长,并且在养护作业中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果在路面养护施工过程中,遇到高温、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都将影响养护施工材料质量,并对养护作业产生恶劣影响。在施工环境特别恶劣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不同地域的水文条件存在差异,故在养护施工前,管理人员先对当地的水文条件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进而提高养护施工质量。避免当地的水文环境影响施工材料,进而影响养护效果。
2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
2.1 车辙病害成因
在高速公路其路面常见的病害当中,车辙病害主要表现在沥青路面长期承受着车辆荷载作用之下逐渐形成的处于沥青路面的一种永久性变形。若高速公路的路面出现了车辙病害,则就会加大车辆行驶期间的颠簸度,伴随着车辙病害的不断加深,轮迹带位置沥青层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薄,路面就会出现坑槽或裂缝情况,最终会导致雨水不畅通的排水或车辆不受控制之下的变道等问题,安全隐患重重,对于高速公路业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那么,结合以往的路面施工建设经验,高速公路的路面出现车辙病害的根本原因主要包含着气候及交通条件、路面整体结构的承载力、沥青的结构层实际厚度、施工材料的抗车辙性、施工质量等各方面因素。那么,以施工材料的坑车辙力为例,基于该沥青材料自身就具有着较高粘结力,该混凝土施工操作在高温的环境下粘结力相对较好。因此在施工期间,就需在混凝土的施工材料当中适当加入一些抗车辙剂,以促进混凝土材料粘结力的有效提升,还需择取较低蜡含量及较高软化点的一些沥青施工材料,谨防高速公路的路面出现车辙病害。
2.2 坑槽病害成因
路面坑槽同样是高速公路常见的病害之一,且道路一旦出现坑槽,就会严重影响到路面的行驶质量、通行效率和通行安全。坑槽病害的产生一方面是在道路施工中,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之间粘结力的缺失(沥青过度加热、摊铺前未彻底清理下层的泥灰等脏污)、道路面层的厚度不符合设计的要求以及路面碾压密实度不足等原因,就会导致在行车和雨水、温差等的共同作用下,带来松散、翻浆、裂缝等道路病害,进而逐步发展到坑槽。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养护及时度和有效度的不足,从而造成病害产生和加深,最终形成坑槽。
2.3 裂缝病害成因
在众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中,裂缝病害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龟裂病害、横向裂缝病害与纵向裂缝病害,如果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的裂缝病害,外界的水分会不断渗入到路面基层当中,路面基层软化,使得路面开裂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如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较大的横向裂缝,很可能是由于路面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或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当外界温度较低时,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的收缩,形成大面积裂缝。
2.4 路面泛油病害成因
路面泛油多指的是沥青材料上浮问题,上浮的沥青材料集聚在高速公路路面位置,让人们感受到路面泛油的效果。
出现这一问题与车辆载荷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除车辆载荷因素以外,路面出现泛油还有可能是因为路面结构黏层油含量超过工程项目既定质量标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是由于沥青薄膜脱落所导致。
3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措施
(一)常规养护
首先,局部填充。这种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对各种裂缝进行处理。其实施原理是向路面裂缝中注入热油或者经过乳化的沥青,达到填充的效果[1]。如果遇到较宽的裂缝,则需要进行沥青混凝土填充、振捣以及封口。其次,撒铺养护。这种技术能使得路面的微结构得到改善,提高路面的防水能力和抗滑性,需要用到性能较好的聚合物。第三,罩面养护。适用于路面的轻微裂缝和车辙。这种技术能使得路面的平整度得到提高。应用中需要选择大概为5厘米厚度的混合材料进行铺设。最后,再生路面。这种技术的应用较广泛,原理在于重新回收和利用沥青混凝土,降低养护成本。当前,分为返厂再搅拌和就地再生两种技术。
(二)预防性养护
首先,公路检修。养护单位应该制定并落实定期检修工作计划,减少病害发生的概率,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还应该增加巡查路线的频率,及时处理发现的病害[2]。其次,铣刨和重铺。针对路面出现较为严重的沉降或者龟裂,就需要用到铣刨和重铺技术。在实施前,应该进行全面性计划,比如,测量相关的参数、铣刨路面、废料运输等,再进行铺设及碾压、喷画指示标线等。最后,微表面处理技术。针对于运输压力过大造成的车辙问题,这种技术能在短时间内修补病害,不需要过多的资金。重点在于利用机器设备找准病害位置,保持路面干净。如果需要进行路面清洁,就一定要路面干透后再施工。车辙深度小于15毫米,则用单层处理技术,如果超过15毫米,则需要对这项处理技术进行加层。
(三)排水养护
相关的养护单位应该充分考虑到天气原因和车流量,并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定期安排专业人员检查排水系统,主要的检查内容是管道是否畅通,排水系统周围是否有过多的杂草等。针对前期设计问题而导致的排水功能减弱,则需要组织相关的设计人员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并将设计方案作为依据开展施工工作[3]。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能正常及时的排水。
(四)浅层灌浆养护
这种养护技术的重点应用范围在于积水情况比较严重或者积泥比较严重的路段。从具体的角度来看,应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实施:首先,使用相应的钻孔设备找到高速公路的相应位置实施钻孔处理,钻孔的深度大概在40厘米;其次,运用一些化学试剂处理泥浆,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使路面的坚硬度得到增加。通过这样的实施过程,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积水或者积泥路段的排水能力,保证高速公路能被正常使用,科学处理路面病害。
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高速公路维修养护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养护与维修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进行维修操作,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依托,对高速公路养护当中出现的细节问题,通过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予以解决,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高速公路养护与维修当中出现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好地解决,从而促进高速公路运输向好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杨,吴颂浩.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养护维修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1):29+32.
[2]杜乃顺.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技术措施[J].四川建材,2018,44(08):157-158.
[3]程龙龙.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技术措施[J].交通世界,2016(26):52-53.
[4]杨成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养护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