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莹
黑龙江省安达市锦江小学 151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语文又是我国基础语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出现不仅是学生本身出了问题,同时教师与家长也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为了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就必须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相应的改善,进而提高学困生转化的效率。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有效对策,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良好的改革,进而促进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
前言: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但在学困生转化方面,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1]。首先,小学生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与小学生没有良好的交流,使小学生不能掌握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家长也不能良好的对小学生进行辅导,也因为有的家庭并不和谐让小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教师没有有效的帮助学困生转化的教学方法,进而让学困生对语文学习更加失去兴趣,大大降低了学困生转化的效率。最后,小学生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从而降低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一、加强家校合作,创造温馨语文学习环境
家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小学生从出生以来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与父母接触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因此无论是小学生的学习还是小学生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家庭的因素,所以在帮助学困生进行转化时也要依靠家庭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良好地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让家长与学困生共同完成,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学困生家庭学习环境[2]。例如:在学习《妈妈的账单》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突出妈妈对小学生的爱,拉近小学生与妈妈的感情,同时也要让小学生明白家长的辛劳和家庭的重要性,进而让小学生对家庭产生依赖,提高学困生的幸福感,教师在留家庭作业时,要通过家长群与父母进行沟通,让父母配合学困生进行实景演练各自写一份账单,然后互相看,这样可以加深家长对小学生的爱,也能让小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通过这样的互动,也能促进学困生的家庭和谐发展,进而为学困生打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学习环境。
二、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
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学困生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小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而造成的,所以对有效的学困生转化对策就是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善,要遵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兴趣,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
例如:教师在讲解《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首先要让小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兴趣,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对文章学习进行引导,比如“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年四季有三个季节是会下雨的,那大家想知道是这三个季节中雨的不同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小学生思考,活跃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对接下来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同时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然后,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一些关于秋雨的图片、视频、音频制作成精美的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播放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进入到秋雨的情景当中,让学困生带着感情学习文章内容,进而提高学困生文章理解能力,也让学困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学困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三、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加强学困生自信心
学困生面对语文学习大多数会缺乏自信心,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让学困生产生了自卑心理,进而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习好语文知识,所以放弃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多关注学困生,掌握学困生的心理与性格,并且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心理辅导,也可以对学困生进行积极的评价,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进而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动力[4]。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困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巨人为什么不让小孩子在花园里玩?”,学困生通过阅读文章会回答“因为花园是巨人的”,这时教师应该对学困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对,你的思路很新奇,同时反应也快,并且回答的言简意赅,但是你没有认真地思考,如果认真思考回答的会更全面”,通过这样的评价可以让学困生进行思考,也能让学困生拥有成就感,进而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
四、小组进行学习,为学困生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
学困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让学困生感到自卑,影响学困生与小学生的交际关系,改善学困生与同学的关系可以让学困生找回自信,也能让同学们帮助学困生进行语文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困生能够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提高学困生的交际能力,也能拉近与同学的关系,同时还能让学困生学习同学身上的优点,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效率[5]。例如:在教师讲解《尊严》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分组阅读讨论,将学困生分到不同的小组中,这样可以让学困生学习到其他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与方法,从而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同时教师要让小组进行讨论“年轻人都给杰克逊捶背了为什么还会有尊严”,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能够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三观,同时也让学困生与小组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能让学困生学会如何做个有尊严的人,能让学困生努力地学习语文知识,找回自己的尊严。
结束语:学困生的转化要以小学生语文教学为基础,通过学生、家庭、教师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困生转化效率。作者通过对新形势下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有效对策的分析,意旨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志磊,胡议月.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109-110.
[2]谢月英.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41-142.
[3]郭娜娜.小学低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20.
[4]高华蕾.关于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7):224.
[5]雷志红.转化小学语文学困生策略的研究[J].才智,201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