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弦
(湖南安卓特种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410000)
摘要:近年,电梯已成为城市高楼里居民上下楼的重要工具,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地应用,对于电梯安全也已经成为了社会公众的重点关注问题。如果在电梯运行中,需要杜绝会发生的安全问题,就要在电梯投入使用前,就要做好严格的检验,保证电梯设备没有安全隐患才能够正常使用。但是在电梯检验期间,一些检验人员容易对一些问题忽略,而产生一些安全风险隐患,这时需要加大对这些安全事故隐患的分析,从而排除隐患,来使电梯设备能够正常的运作。
关键词:电梯;检验问题;分析探讨
引言:
随着电梯技术升级,新的技术在电梯设备中应用,使电梯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电梯智能检测安全问题,并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了电梯生产制造企业的重点关注方向。但是在日常的一些电梯维护管理中,仍然会出现安全隐患风险,这些安全的隐患事故如果发生,就会带来较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因此,需要电梯的制造商和后期电梯的维护单位,加强电梯设备监控和日常维护保养,来消除电梯运行中带来的危险源。
一、电梯检验中常被忽视的问题
(一)电梯速度的问题
在电梯设备检验中,重点要检验设备运行时的速度,由施工或者维护保养单位用速度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操作,检验人员现场观察、确认,一些检验人员认为电梯速度检测不太重要,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条例,只要进行资料审查,而对这些不太重视。在检测电梯速度时,需要有精准的测试结果,才能够提供更多的判断依据,来判断该电梯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速度是否与限速器相匹配。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当电源为额定频率,电动机施以额定电压时,轿厢装载50%额定载重量,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断(除去加速和减速度)时的速度,不得大于额定速度的105%,不宜小于额定速度的92%。所以电梯设备的运行速度,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也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电梯的运行过快或过慢都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如果电梯上行过快,会带给乘梯人员超重感,使身体不适。如果电梯下行过慢,就会使居民心理产生一定的厌烦状态,也会耽搁居民的出行时间。电梯运行速度会受到各方的影响,在电梯投入使用前,需要根据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检验,避免造成安全事故产生[1]。
(二)超载保护装置的数值设定问题
所有电梯都需要安装超载保护装置,如果电梯出现人员或者货物超过额定载重量时,这时电梯能够发出警示信号,并且使轿厢不能正常运行。
在电梯的检验时,需要对这些超载保护装置做好准确的检测分析。当电梯超过额定载重量时,轻则会对电梯设备造成损伤,重则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危险,这时载保护装置内部设定的数值的正确与否,就直接影响到整个电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需要设定的值更加合理,才可能会降低整个电梯设备运行的危险系数。一般来讲,电梯内的超载保护装置的设定,需要最迟在轿厢内的载荷达到110%额定载重量(对于额定载重量小于750kg的电梯,最迟在超载量达到75kg)时动作,这样才能够保证电梯设备更加安全。如果电梯的额定重量低于设定值,那么就不能够使电梯正常运转。当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大于电梯报警装置时,那么电梯的工作效率就会进一步变低。如果电梯使用者较多,那么就会使使用者等待的时间增多[2]。
(三)旋转部件的防护问题
电梯的各个运动部件中均应设置防护装置,包括机房内的曳引轮、限速器,轿顶的反绳轮、对重的反绳轮,轿底的张紧轮等。我们一些检验人员往往忽视了这部份的检验,在检查曳引轮和钢丝绳部份,运动部件在运行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发生人生伤害。而轿顶反绳轮、对重反绳轮防护的缺失,不仅会使检验人员或者施工维护人员产生人生伤害,同时也会使异物进入绳与绳槽,对电梯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电梯设备检验时,应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就要求维护保养单位落实整改到位,来杜绝危险源的发生。
二、加强电梯检验的管理
在对电梯设备检验前,要由专业的维护人员定期去做好保养和自检。在公司内,优化完善定期检验管理机制和相应的工作流程,由相应的技术人员去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当制度不完善,没有相应的作业指导手册,就会给现有的检验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需要公司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检验人员能够合法合规地操作,按照各类执行手册去执行,而且也能够去遵守现行的规章机制。另外,还要提高现有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严格选拔人才,定期对这些检验人员做好培训,提高人员的工作素养。检验人员在着装方面,应当配备和穿戴必须的防护用品,做好自身的防护,避免发生人生伤亡事故,并且遵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在电梯口,需要设置安全警示牌,对这些乘坐电梯的人员需要说明电梯的注意事项。在电梯检验中,需在端站、基站和轿厢内放置安全警示牌,使警示标语醒目清晰,让无关人员远离检验现场。如果检验条件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如:机房温度过低过高、环境空气中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电压波动过大等,需中止检验,但必须向受检单位书面说明原因[3]。在电梯的检验期间,需要予以记录,然后将这些存档保存,以便进行事故调查。要避免在管理中,出现一些原始数据遗漏的问题。加强维护保养记录、日常巡查记录等资料的查看,督促维护保养单位做好定期的检查,维护保养单位要以每季度、半年度为准,去执行电梯的全面检修,避免电梯设备零部件出现损伤,而影响到设备的运转[4]。
三、结束语
近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电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运输工具。同时,电梯设备的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焦点。在人们的电梯乘坐中,对电梯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提出较高要求。这时电梯检验单位需要加强对检验人员检验质量的监督,促使我们的检验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电梯进行检查。对于检查的问题,出具好整改通知书,让相关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整改,从而消除电梯带来的安全危害,让人们能够放心安心的乘坐电梯。
参考文献:
[1]连彦军.电梯检验中较易被忽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J].设备监理,2019,000(006):59-60.
[2]王晓箴.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分析[J].信息周刊,2020,000(009):P.1-1.
[3]林野,杨帆.探讨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J].装备维修技术,2019(6):89.
[4]郭浪,毛利成.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000(02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