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景点保护与传统街巷的复兴——以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片区提升改造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2期   作者:1.李智 2.徐微
[导读] 国内有许多县境仍存有大量零散的珍贵历史遗迹,亟待进行有效保护及系统开发。
        1.李智  2.徐微
        1.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2.江西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西 330046
        摘要:国内有许多县境仍存有大量零散的珍贵历史遗迹,亟待进行有效保护及系统开发。本文以遂川工农兵政府旧址片区提升改造为案例,实施中通过对该旧址片区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梳理、挖掘,将片区要素进行空间的串联,将其提升成了井冈山红色文化游览又一单元;同时对其所在片区日趋衰象的古街巷整体风貌进行复原和修缮,特别是宜居宜商设施的跟进,使古街巷的传统业态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使整个街区既呈现赣西南传统的古朴风貌又焕发出现代城市的商业活力,达到它真正的活化与可持续的复兴。
        关键词:有效保护、系统开发、业态活化、可持续复兴、宜居设施。
        引言:
        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吉安市西南部,与湖南省桂东县相邻。该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由于经济等多种原因,该县和省内外许多县域一样,境内虽仍存有许多珍贵历史遗迹,但仍零散地分布在原地,尚未进行有效保护及系统开发。2017年9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并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片区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使该项目有幸成了国内省内有效保护及系统开发的先行项目之一。该项目的改造提升工程于2019年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二等奖。
1、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片区概况及保护现状
1.1旧址片区概况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片区位于遂川县城中心,遂川江北侧。核心规划面积为70021.6平方米。
        片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为遂万联席会议旧址、遂川毛泽东旧居。片区内还有数条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街。
        现片区内文保单位嵌落在县城旧城区老旧民居中。片区内有木匠街、西路街、罗汉寺街等传统街巷,巷道路段两侧建筑主要为商住混合建筑及低矮传统民居,街面多为商铺。
        片区附近的文献路、东路大道、民邦街上则多为成片开发商品房及私人商业建筑, 该区域建筑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层建筑,结构多为砖混结构。商业店招集中于建筑的一层,局部交叉口为两层商业空间。而商业店招以上多为居住或办公的混合业态。建筑质量较好,但风貌较差。

1.2、片区文物单位及历史事件概述   
1.2.1、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及历史事件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位于县城名邦街8号,原名万寿宫,始建于清嘉庆丙寅年(1806年),是为了纪念许真君治水有功,祈求风调雨顺而建造的庙宇式建筑,有前、中、后三进大厅。前厅搭有戏台,二进厅为看戏、集会场所,三进厅为供奉、祭祀神位场所,第二、三进厅两侧建有对称的多间厢房。万寿宫同时也是江右商帮的商会会馆。旧址占地面积1352.4平方米,建筑面积1613平方米。
        1928年1月,为了进一步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策应万安暴动,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遂川进军,于1月5日首次攻占遂川县城。工农革命军来到遂川后,毛泽东安排遂川籍共产党员陈正人起草了红色政权纲领《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并亲自审改政纲。临时政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土地、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等内容,共三十条(只保存了二十四条)。这部大纲基本体现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方针和任务,成为井冈山地区
和后来赣南、闽西等根据地建设及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设的蓝本。
     1928年1月24日,在县城李家坪广场召开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万人大会。工农兵政府办公地设万寿宫。该旧址于1928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势力焚毁,又由国民党遂川县政府于1946年在原址建为县参议院院所。 1968年遂川县地方政府拆除旧院所,拨款按万寿宫貌重建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旧址于1984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于1998年和2002年公布为市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2、遂川毛泽东旧居及历史事件
        遂川毛泽东旧居原名邱家厦所,位于县城罗汉寺街中段,这里曾是龙泉古县(遂川原县名)的一条主街道,房屋坐西向东,与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仅一墙之隔。邱家厦所为一西式建筑,三层青砖木结构,始建于1926年,1927年春竣工使用,是当年遂川县邱姓人家合资建造的会馆,由两名留学法国的邱姓学子仿照法国教堂建筑风格并结合本地建筑特色绘制建筑图纸和督工建造。邱家厦所既是邱姓会馆,同时也是供邱姓弟子来县城读书食宿的地方。

        1928年1月5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后,与前委机关工作人员宛希光、张子清等住在邱家厦所一楼达一月之久。毛泽东住在一楼的南边后房间,既是寝室也是办公场所。前委办公室设在二楼大厅,前委机关工作人员分别住在一楼的其它三个房间。
        毛泽东在邱家厦所指导成立了中共遂川县委,建立了工会、农会等各界群众组织;首次制订了“还(上)门板、还(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为内容的“六项注意”。
        遂川县毛泽东旧居1928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势力焚毁,于1968年按原貌重建,1984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现辟为遂川县博物馆。
1.2.3、联席会议旧址及历史事件
         联席会议旧址位于遂川县城东路大道19号,原为遂川五华书院的教室。书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邑人郭石生倡捐,历时5年建成。光绪三十一年冬废科举兴学堂,遂川五华书院率先改为官立五华高等小学堂。

        毛泽东来到遂川后于1928年1月8日指导建立的中共遂川县委就在五华书院办公。1928年的1月20日,毛泽东在五华书院后院一楼教室亲自主持召开了工农革命军前委和中共遂川、万安县委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前委代表毛泽东、张子清、宛希先、何挺颖及中共遂川县委、万安县委陈正人等 。毛泽东还在会上总结归纳了部队当前进行游击战的经验,首次提出了“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为内容的游击战术“十二字诀”。游击战术“十二字诀”是毛泽东对工农革命军作战实践的第一次智慧总结,为弱小的红军战胜强敌提供了战术上的方略,成为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斗奇迹,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旧址于1984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4、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颁布地及李家坪广场旧址
        首次颁布三大纪律旧址在雷打石
        由于工农革命军的成份来源十分复杂,既有工人、农民,又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有游民及从旧军队中过来的人。部队一直没有明确的纪律规定,也没有进行政治教育,因此,战士的觉悟程度不高,在斗争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时有发生。为了加强部队的纪律,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部上山之前,在遂川荆竹山的雷打石旁(井冈山西南),首次向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
        1928年1月24日,万余名工农兵群众欢聚在县城李家坪广场,庆祝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毛泽东坐在主席台中间,毛泽覃、陈正人等分坐两旁,上午10时,陈正人宣布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并宣读了《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和组织机构名单。

        1月25日,毛泽东在县城李家坪广场首次向部队宣布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六项注意”,是对“三条纪律”的补充和完善,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胚。它的提出,促进了军民的团结,增进了军民的亲情,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纪律保障。
1.3、片区文物单位及古街巷保护现状
1.3.1、工农兵政府旧址
        工农兵政府旧址于1968年按原万寿宫重建,建筑完好,遂川县博物馆利用旧址举办了《遂川县革命斗争史陈列》等固定成列。2013年,旧址被列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原有陈列改版提升为《遂川县红色政权建设史陈列》。
        工农兵政府旧址周边有诸多1980年后建的民居,风格杂乱,有碍旧址观瞻视感。与片区其他文物单位之间有新老建筑阻隔,未成片相连,不便游客参观。
1.3.2、遂川毛泽东旧居
        旧居于1968年按原貌重建,建筑完好。旧居现作为遂川县博物馆使用,其收藏虽多,文物年代涵盖了遂川数千年,但受展示空间场所限制,展示甚少;文物库房安防条件也难适应博物馆的要求。
1.3.3联席会议旧址
        现存联席会议旧址是五华书院遗存的两个教室,为砖木两层结构,两层教室的前边是1.5米宽的木板走廊,承重横梁架设在房屋正面的三根方形青砖柱子上,木板楼梯从东面檐下折上进入二楼,现存旧址正面宽为9.5米,深14.5米,建筑面积275.5平方米。旧址建筑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保护一般,且仅为原书院部分遗存,不能反映历史全貌。
1.3.4 李家坪广场旧址
    李家坪广场旧址现落建为县泉江小学,已无原广场遗存建筑。现泉江小学及其周边新建建筑,与原广场风貌有较大落差。
1.3.5片区内古街巷
        片区内的木匠街、西路街、罗汉寺街等传统街巷的建筑年代大多为清末及民国期间,遗留的传统民居有三十四栋,多为砖木结构,年久失修,建筑质量一般,但风貌较好。质量较好的为数不多,为解放后所建,但风貌一般。                                                     
2.红色文化、文物保护与旅游项目规划原则
2.1红色文化、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基本关系
        “善张网者引其纲目,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正确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对项目规划原则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这三者中,红色文化是我们需表现的内容,旅游开发是我们为表现内容而采取的一种形式,而其文物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物保护又是项目开发必不可少的形式。形式因内容而存在、为内容而服务,内容因形式而光彩。即在三者关系中,做好红色文化自身的研究定位是纲,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表现形式是目。纲举目张,这种形式包括对文物载体的修缮、重置,也包括对文物周边环境的整治及为方便旅游观瞻的配套辅助设施。
2.2遂川红色文化的宣传定位与现状
        以工农兵政府旧址为核心,文物片区内含有一处国家级重点红色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重点红色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单位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反应了革命的初心(《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反应了红军军事策略(毛泽东在遂、万联席会议上提出的游击战术“十二字诀”),反映了人民军队——红军的自律建设(“三条纪律,六项注意”)。其历史影响,不只在井冈山时期,而是贯穿着中国革命的全过程,且至今仍然影响着党、军队及国家的建设。可以说,遂川革命史是井冈山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史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史不可或缺的一章。
        目前遂川红色文化对外展示的状况是,宏观上对其历史定位偏低,基本上是作为零星历史事件宣传,社会影响明显偏小。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加强历史研究,使遂川革命史获得其应有的地位;一方面加强宣传,将遂川革命史与井冈山革命史联系起来,将遂川革命史与中国革命史系统的联系起来,让人们观瞻遂川红色景观,即知共产党人之初心、军事斗争之策略、人民军队之纪律。
        这是片区改造的根,是片区提升的魂,是片区提升的纲。
2.3旧址片区的规划设想
2.3.1旧址片区现状综述
        ①作为历史旧址观瞻景点,现各点分布散落在古街民巷中,部分新建建筑与旧址景点风貌落差大;部分旧址建筑不全,如联席会议旧址(五华书院);部分景点建筑已废,如李家坪广场戏台。
        ②旧址片区古街民巷保存基本完整,古风古貌较好,但整体较破旧,有部分新建筑嵌落其中,影响整体风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基础设施陈旧,这造成片区古街宜居性差,商业气息衰微。
        ③作为拥有多处国家级及省级重要文物单位且有着数千年丰富文化史的县城,目前缺乏展示、宣传遂川革命史及人文历史的综合场所,遂川革命史的历史也因此未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梳理、展示。从发展景点旅游出发,还需完善及建设方便于游客的基础设施。

2.3.2旧址片区建设规划项目的思路
    按照形式服务内容的原则,本提升项目以红色历史事件为核心,将整个片区划分为两大区块。其一为红色文化教育区块,这一区块以遂川工农兵政府旧址为核心,包含初心文化主题区、主席旧居主题区、工农兵政府文化主题区、纪律(广场)文化主题区等;其二为老街坊民俗文化区。项目提升重点实施如下分项目:
        ①李家坪广场是遂川工农兵政府成立大会及“六项注意”军规发布会址,是重要的历史遗址。原广场戏台已废,广场原址建有县泉江小学。规划中宜迁拆泉江小学,复原重建广场原戏台,将原址设计规划为六项注意军规广场等遂川革命史宣传单元等。
        ②拆除工农兵政府旧址周边有碍观瞻的民居,在旧址广场左侧,规划建设一幢用来展示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俗文物的大型综合陈列馆。
        ③原五华书院遗存两层教室楼(联席会议旧址)是省级重要的红色文物单位,但并不是五华书院建筑的全部。从文物保护角度考虑,整体复原五华书院建筑,对保护遂川历史文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联席会议旧址的保护。但鉴于该地拆迁涉及居民众多,可延期至条件成熟时实施。
        ④将该片区各文物单位串接起来,从北到南改造改建一条红色主题观瞻路线:初心广场——游客中心——红军街——毛主席旧居——革命之路——政纲广场——纪律广场——工农兵政府旧址,以系统整合宣传遂川红色文化。
        ⑤该片区除有多处红色遗迹外,还存留了数条传统街巷和历史建筑,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思路上对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街巷,以复原修缮为主;对解放后新建建筑,以改造为主。防止大拆大建对原存风貌的破坏及增加改造经费。规划中,将环文物遗址的古街巷,打造一条古色主题路线:红韵古街风雨廊桥——老城特色街区——红军街区观牌楼——民俗古街——红军模范街——政纲广场,将富于地方历史遗存的非物质文化寓于古朴的物质环境里。
        ⑥根据文保建筑的保护规划范围划定必要的拆迁范围,需拆迁建筑面积约为3.3万平方米。拆迁周边环境需进行改造提升,以形成开敞的公共界面。
3、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片区提升改造规划实践    
3.1规划理念
3.1.1改造保护
        老城区曾经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历史遗存,对仅存的传统建筑、古民居、历史街巷加以修缮保护。以还原历史原貌为理念,打造复原具有本地传统特色韵味的历史步道和街巷。
3.1.2红色故事
        以还原历史为设计原则,以三大历史原貌主线,展示三大红色文化主题为核心,讲诉毛主席当年在遂川亲手创建红色政权的故事。让游人以步行游览方式,沿路逐点观看红色历史单元:遂川江——体民间情——树立纪律——颁布政纲——建县政府——开联席会,体验遂川红色文化特色。      
3.1.3风土民情
        木匠街、西路街是遂川县城中最古老、保持得最完整的两条老街。这里曾见证了遂川人市井文化及其兴衰。本规划以老街肌理为基础,保留古街中的传统业态,并增加了多样的非遗文化业态,以使地方风土民情得以传承和发展、传统业态得以活化。
3.1.4基础设施
        在城市古迹及传统街区保护改造的过程中,首先需提高被改造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即需对居民生活所必须的水、电、燃气、IT网络等基础设施及周边的绿化环境进行提升,对传统建筑内的厨卫设施街巷完善。打造宜居、宜商、宜行的环境。这是保护改造且可持续复兴的基础。为尽可能保持原貌,本规划还采取了以修善改造为主、拆迁为辅的思路。
3.2规划布局
本规划布局分两大区块:红色文化教育区与老街坊民俗文化区块。
        本次提升改造设计中,红色文化教育区通过对遂川红色文化及传统文化的剖析及休闲文化的引入,设计时以“红色文化”作为引入点,以工农兵政府旧址为红色文化教育核心、将各红色遗迹串接一起,各点以叙事的形式展示遂川红色历史事件,并将其与井冈山红色历史及中国革命史联系起来,以使其融合在井冈山及中国革命历史中,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红色旅游单元。
3.2.1红色文化教育区
        设计时将红色文化主题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初心文化主题区、主席旧居文化主题区、李家坪纪律文化主题区以及工农兵政府文化主题区(联席会议文化主题区作为二期项目实施)。
        ①初心文化区主题区:主题为饮水思源,不忘初心。规划中将原有的街心广场游园,改造为主题文化游园。以“初心园”牌坊做为该区主入口,以“星火源”雕塑为该区中心景观,并在该区域设置停车场及游客服务中心。
        ②主席旧居文化主题区:还原毛泽东生活及工作场景的场所。以毛泽东三进遂川城、55天的革命之路为该区主题内容。
        ③工农兵政府文化主题区:工农兵旧址按照历史复原,展现当时政府的场景。旧址内设五部一室办公场景,其分别为土地部、军事部、财政部、裁判部、文化教育部和秘书室。工农兵政府旧址旁的保留了泉江小学教学楼,本规划将其一层改造为红色文化展示馆,展示馆命名为“不忘初心展示馆”。旧址前部设计成一个集散的景观广场。主要设计元素有“施政大纲”景墙、“工农兵政府建政历程”景墙、“遂川革命斗争路线图”地雕以及“大印主题” 雕塑。广场两侧进行建筑改造并设置景观廊用作为游客休憩场所。
        ④李家坪纪律文化主题区:以毛主席亲自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为主要内容,以“执行铁的纪律”为主线,追根溯源,还原“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场景,展示当年工农革命军严格执行纪律的感人故事,以启示和教育后人。主要设计元素有“纪律文化”景墙、“雷打石” 雕塑、六组“六项注意”雕塑群、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发展文化廊及辅助设施戏台、公厕等。
3.2.2老街坊民俗区
        现状街区根据街道宽度,建筑类型,商业业态共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遗留下来的老街巷空间,宽度在4—6米间,其中保留三十栋风貌保留较好的古民居。分别为木匠街、罗汉寺街、西路街和民邦街。另外一种为城市街道空间,宽度在24—27米间。为城市交通主干道。分别为文献路和东路大道。
        目前街区商户主要以餐饮、菜市场、手工艺、小商品为主。多数街面为居民自建房,无商业实体。其中木匠街以餐饮为主,占比45%。西路街以手工艺为主,占比百分之38%。罗汉寺街以居民自建房为主,商业占比5%。民邦街以小商品为主,占比60%。文献路和东路大道作为主干道商业,其业态多为小商品,零售,餐饮、家电等混杂业态。
        重新梳理各街巷功能。在延续保持原有商业风貌及韵味的同时,研究现代人的交往模式并注入更多新商业元素,即将传统商业与现代休闲旅游商业结合起来。规划各街区分别主营的业态功能。丰富非遗文化展示、传统美食、特色手工艺、文化休闲,并引入文艺类、创意产业类的年轻业态,注入新鲜血液到街区中。从而带动整个街区的商业活力。
3.3项目效果
   
        该项目于2018年6月开始进行动工,于2019年6月竣工,从竣工至2019年12月底,项
目启用时间已有半年月的时间。从启用后的效果看,不只是表象上提升了遂川县的城市容貌,红色板块改造提升的社会效果已明显显现,现除本县及附近县区的游客到该板块参观游览外,已有大量的井冈山游客将遂川工农兵政府旧址作为了其井冈山红色旅游的游览外环点;该片区的几条商业街,也一改往日近乎空心的生意衰微的景象,已成为为商贾云集、宜商宜居、古风突出的商住区。
4.结束语
        国内有许多县境仍有存有大量零散的珍贵历史遗迹,亟待进行保护及开发。遂川县城的工农兵政府旧址等历史遗迹及古商业街区,就是其中典型一个。本规划通过对零散性遗迹片区的历史点(遂川)与面(井冈山)进行挖掘开发及传统老街巷商业区的系统开发,探索对传统商业街区及古风古貌保护修缮及重建的思路,强调在恢复历史风貌的理念中,一方面应将点融合在面的系统中,变点的零散为面的单元,从而使点不单而面愈加丰富;另一方面对古街巷的保护,除修缮性保护及立面改造外,核心是要完善宜居宜商的基础环境。梧桐花开凤自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愿望是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被改历史遗迹或古街巷的真正活化及可持续的复兴。本文抛出遂川工农兵政府旧址等历史遗迹及古商业街区改造案例,意欲抛砖引玉,供省内外类同保护及改造参考。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以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邓笑.??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9):71-73
        [2] 多元参与模式下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策略对比分析. 徐康颖.??居舍.?2019.12(中):19
        [3] 城市老城区改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 吕婉晖,张尚,冯钧霆.??建筑经济.?2016.08(8):72-75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智,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
        第二作者:徐微,女,江西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