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21
摘要:泵站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对于区域防洪成效的提升有着极大的裨益,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文章以泵站机电设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设备设计参数的确定,实现泵站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实现泵站水资源管控水平,有效满足区域供水、防洪的相关要求,构建起现代、高效的泵站运行机制。
关键词:泵站机电设备 ;自动化技术 ;设计要求 ;应用策略
前言
泵站是现阶段区域性综合性水利设施,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稳步提升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应用成效。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泵站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逐步增加资源投入力度,对泵站规模、技术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形成完善的泵站运行机制。文章以泵站自动化技术作为出发点,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梳理、明确,制定针对性的自动化技术升级方案,并结合要求,做好相应的运行机制设计规划活动,依托多种举措,使得泵站的运行成效得到切实保障。
1.泵站机电设备技术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泵站逐步升级,技术体系日益健全,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在很大程度满足了现阶段泵站运行需求,初步满足了区域水资源管理需求。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硬性制约,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水平较低、可靠性不佳,这种情况的发生,无疑影响了泵站机电设备效能的发挥。
泵站运行环境较为复杂,为保证机电设备的运行成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往往需要技术人员对机电设备的参数做出必要的调整。但是在泵站机电设备调试、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在思维层面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技术规范,对水泵调速、转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这种设备参数调试以及技术应用的误区,使得水泵机电设备的运行质效不佳,影响了最终的防洪、排污等相关工作进展。
2.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设计思路
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机电设备日常使用的情况,将泵站机电筛选、防渗结构设计、结构一体化等角度出发,依托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泵站机电设备的深度整合,逐步构建起完善的自动化技术体系,持续强化泵站运行能力。
2.1进一步细化自动化技术设计内容
在整个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体系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泵站的排污、防洪的相关要求,技术人员应当坚持需求导向,在各类技术规范的引导下,结合过往有益经验,逐步形成完善的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体系。例如考虑到泵站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于电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为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行稳定性与运行成本的兼顾,技术人员在进行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高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气设备等配套设施做出相应的优化以及整合,为泵站机电设备的自动化运行营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通过自动化设计内容的确立,加速了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进程,更好地实现泵站机电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2.2结构一体化的实现
考虑泵站机电设备类型多样,在机电设备自动化设计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强化做好结构一体化设计,旨在通过一体化结构的优化,能够逐步强化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的效能,简化泵站机电设备运行流程,管控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流程。这种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实现,实现了不同机电设备组件的高效联动,强化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途径
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考虑到泵站机电设备构成的复杂性,技术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的框架下,积极做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工作,以保证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符合区域水资源管理需求,增强水资源的利用成效。
3.1加强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水平建设力度
泵站机电设备在自动化技术应用环节,可以立足于区域防汛、排污工作的基本要求,确定机电设备自动化升级的基本要求,形成以目标为导向的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体系。在实际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统筹考量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相关诉求,针对性地做好泵闸等机电设备的有效调试与升级,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有效减少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实现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例如在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环节,各类机电设备运行中受到各类外部因素的干扰,极易出现各类设备故障。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性的做好屏蔽层的设置,减少干扰因素对于机电设备运行质效的影响,实现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转。在整个泵站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泵站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及相关信息作出收集、汇总,根据数据信息的分析,对自动化技术做出相应的调试。除了做好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之外,技术人员需要对控制组件的加装,强化泵站机电设备的管控能力,同时增加远程控制能力,保证泵站各个组件的有效运转。
3.2改善泵站机电设备相关配套设施运行环境
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有必要针对性地做好配套设置的创建工作,通过配套设施的优化,有效增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例如泵站水池等配套土建施工环节,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水池规模的有效控制,避免水池过大导致水体回流情况的发生,导致排水泵站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泥沙堆积情况。基于这种情况,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需要结合设备的运行场景,对自动化技术的参数做出调试,确保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效。
3.3排水自动化技术体系的构建
排水自动化技术体系的合理构建,稳步提升了泵站运行能力。技术人员在实际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环节,为保证技术应用成效,有必要从泵站设备日常排水、污水处理的相关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息技术的引入等相关工作,实现排水体系的自动化。通过自动化体系的完善,强化排水效能,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技术人员应当结合实际,制定自动化技术应用方案,有序调整技术应用方案,以保证自动化技术符合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需求。以某泵站机电设备为例,在机电技术应用环节,技术人员可以从传感器的选型、调试等层面入手,实现泵站机电参数的获取,增强设备运行状态的调控能力。为保证自动化设备组件运行的安全性、准确性,将传感器的防护等级确定为IP68级,以此来减少污水、有害气体对于设备的腐蚀,在提升自动化设备服务效果的同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管理成本。
结语
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泵站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稳步增强区域水资源的能力。文章从实际出发,在梳理泵站机电设备技术基本情况的前提下,通过自动化设计思路的梳理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策略的探讨,促进了泵站机电设备运行模式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伍新星.探究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其设计要求[J].通讯世界,2019(9):41-42.
[2]杨磊.机电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谈时钟对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7):69-70.
[3]尹宇光.浅谈泵站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7):119-119.
[4]肖丽话.泵站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运用研究[J].装备装修技术,2020(10):91-91.
[5]崔学洙.供水泵站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科技风,2019(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