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2期   作者:叶丽敏
[导读] 近年来,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大量的住宅、城市综合体等建筑拔地而起。与此同时,
        叶丽敏
        西宁偏转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青海省  西宁市 810000
        摘要:近年来,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大量的住宅、城市综合体等建筑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建筑业对能源的需求巨大,并且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也日益严重。因此,绿色建筑承载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使命在世界各国开始发展起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主要是在当前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协调不同施工环节的组织、调配,优化管理,从而实现施工的“绿色”,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更加环保的工艺与技术,服务于绿色建筑。本文对绿色建筑与施工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与具体方法做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理念
        引言:为追求工程建设经济与节能环保理念能平衡发展,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统筹兼顾,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中经济、环境、社会等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以绿色施工理念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重点对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创新举措,旨在为建筑工程施工创新管理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1绿色建筑技术总结
        在当前的建设过程中,绿色技术既不是特定概念,也不是特定技术。它主要是指符合建筑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其对环境不合理影响的技术,只有这样,它才能被称为绿色技术。当前,我们可以理解,建筑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建筑业的发展一般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另一方面,因为建筑业比较复杂,涉及多个行业,这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目前,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施工技术,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不仅是单一的作用,而且是多个领域的综合作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讨论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技术,其主要目标是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坚持两个原则:成本控制和功能实现,即不能在绿色技术上花费多重成本,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也不能为了绿色而绿色,使其他的绿色施工成为虚设一般。
        2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绿色施工管理体制不健全
        中国的绿色施工管理开始时间晚,尚未建立起扎实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在当前相关的管理体系中存在某些缺陷,绿色施工管理缺乏必要的系统支持。许多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已经获得批准,严重限制了中国建设项目中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市场各方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解,绿色施工通常等同于文明建筑。政策,法规的实施系统由于不够健全,无法对责任方进行明确的划分,因此难以实施绿色建筑。同时,中国缺乏建立环境意识的激励机制。不乏热衷于推广绿色施工的建筑公司,但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后,在巨大的压力下只能停止,这阻碍了绿色施工的发展。
        2.2相关人员不具备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依然有不少人员缺少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近年来,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阶段产生了很多垃圾,再加上相关人员没有垃圾分类处理意识,频繁发生乱弃垃圾的问题,导致污染问题愈加严重。相关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不够全面了解绿色环保材料,也不够重视环保理念。因此,在选择材料阶段过于迷茫,并不会考虑施工材料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从而对绿色施工管理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2.3缺乏绿色施工技术人员和先进技术支撑
        要想全面推行绿色施工理念,保证理念的落实落地,则需要一个良好的团队做引导,形成集体意识后,才能够保证效果,目前看,施工企业没有形成规模化绿色阵营,没有良好的过硬的技术团队作支撑,导致绿色理念推动困难。“经验主义”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非常多,影响了人们的理念创新,施工管理进度跟踪跟不上,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差不多”当成监督标准,造成了整个建筑过程中没有绿色理念的切入。

建筑施工监管落实不到位,没有节能、环保的把控,重要的环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理人员不作为、不敢为、不愿为的现象非常多。
        3绿色施工管理具体应用措施
        3.1水资源节约控制
        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将该地区所含有的水资源情况进行明确记录,如自来水、中水系统、地下水和降水等,明确施工现场可利用的水源,确定用水定额、加强对用水水质的检测,避免对工地用水造成污染。同时,应合理布置用水、排水管网,合理设计管线管径等。
        3.2节能及能源耗量的合理控制
        借助施工技术创新应用,按照节能降耗管理标准,通过节能方案的比选,加强对施工组织方案的论证,合理安排有关施工作业流程、合理管控工作面,并要求减少区域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机械数量等。同时,应合理配置施工机具,借助自然条件合理控制相关产品的设计方案,为建筑空间结构获取良好光照提供参考依据。
        3.3新材料、技术及工艺的应用
        首先,作为施工创新管理制度,开发适合绿色施工理念的建筑施工资源化利用方案,并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高效发展,促进和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其次,大力开发现场环境监测技术,如水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等,创新研发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加强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分类管理等。最后,应加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融合应用,如BIM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模技术等。
        3.4环境保护
        (1)大气污染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要控制扬尘,力争达到目测看不到扬尘,施工现场设置洒水车,洒水作业每天两次,主要针对生活区和办公区域。5d为时间间隔进行大气污染观测,可选择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两个定点区域设置对应的观测点,并针对单位面积、一定时间内的灰尘量进行定量分析,砂场堆场位置应选择使用双层密目网压紧覆盖,土方开挖过程中,土方、渣土及泥浆的运输必须采用密闭运输车,防止产生扬尘。
        (2)固体废弃物控制。该项目经过评估,确定每1万m2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数量为350t,按照预算清单估算,在桩基础、装修、室外等各个阶段产生的垃圾数量较多,因此在固体废弃物的控制中应进行集中式的垃圾量化处置,并每天由专人进行垃圾清运,统计好固体废弃物的种类,严格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3)噪声控制。避免夜间施工,土方开挖施工夜间操作的次数应小于20%,混凝土夜间施工的次数应小于混凝土振捣次数的5%。装修阶段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
        (4)光污染控制。应合理安排施工,必须开展夜间施工的应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过批准以后才可进行施工。夜间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光照的方向,室外灯具应加盖灯罩,点焊作业应采取遮挡等,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国家从政策层面全面推动绿色环保理念,使各行各业都实现了系统化、专业化发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建筑工程是当前的主要行业,要从各方面做好创新与提高,从管理模式上,必须要完成行业升级和创新,在建筑行业已经形成了以绿色环保为基础的新理念,全新的理念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普遍共识,通过新理念的创新发展,改变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提高环境效益标准,为人们提供宜居环境。施工单位要全面创新,以绿色理念为引领,聚焦建筑企业施工薄弱环节,全面提高环境的保护力度,标准施工、精准施策,注重建筑施工专业人才引进培养,通过蜕化、变质、注入,进一步凸显绿色施工理念实际价值,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健祥.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的探索创新[J].居舍,2019(23):144.
        [2]张腾腾.绿色施工理念下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58.
        [3]韩伟.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的探索创新[J].建材与装饰,2019(13):184-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