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楠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邮编:313100)
摘要:近年来火力发电形势的日趋严峻,随着机组对环保要求及调峰任务的日益增加,提高火力发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变得更加迫切。热工系统作为发电机组的核心部分,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从热工控制系统软硬件来分析,并提出一些可靠性改进措施。
关键字:火力发电厂 控制系统 可靠性 改造
0 引言
随着发电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行参数不断的增加,热工控制系统作为火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分,对保证机组安全和稳定运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有可能引发设备事故, 造成机组停机和机组损坏的现象, 重则还会导致人身伤亡。
1设备概况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的长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1年7月成立,公司总装机容量为4×330MW。公司一期单元机组及一期主机公用DCS系统基建采用ABB公司的Symphony控制系统。其中#1机组DCS系统于2014年5月由ABB Symphony控制系统部分升级为ABB S+系统,升级仅限于BRC控制器和工作站。#2机组及一期主机公用DCS系统于2016年6月由ABB Symphony控制系统全面改造为新华工程公司OC6000e Nexus系统。
二期单元机组及二期主机公用DCS系统、全厂脱硫、超低排放及单元机组脱硝基建均采用新华工程公司(现GE新华)的XDPS 400(400+或400e)系统,其中#3机组DEH系统BTC部分于2017年技改为新华工程公司OC6000e Nexus系统。
基建系统投产后均已使用年限较久,经过近几年缺陷统计分析,相关控制器及各类卡件老化严重、缺陷明显增多,DCS、PLC原有备件供应困难、维护成本及难度增加,各项技术指标(如历史数据分辨率及容量、控制器及冗余可靠性、CPU负荷率、I/O及抗干扰性能和controlway通讯可靠性等)的劣化已对机组安全、稳定、环保、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
2 控制系统硬件系统
火力发电厂控制系统的硬件一般包括控制器、IO卡件等。
2.1 控制器
控制器是整个热控控制系统的大脑,负责处理现场的设备运行情况。当控制器异常、主控制器掉线及主副控制器切换异常时,如处置不当极易引起机组异常或跳闸。
以我厂#2机组(330 MW)DCS采用 GE公司的 OC6000e系统为例,DCS由过程站、数据通讯系统和人机接口组成。单元机组配置28对冗余的控制器, 控制器分配采用工艺系统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此外,公用系统还配置了4对冗余控制器。其中DEH配置 2对冗余控制器, MEH配置2对冗余控制器。
现场需以工艺结合功能的方式配置控制器,以工艺系统为基础,整套系统包括DAS、MCS、SCS、FSSS、ECS等各项控制功能,并且进行合理分配。
为保证 DCS控制功能的可靠,防止对控制器故障导致机组非停事故的发生,冗余配置或并列运行的重要辅机应分别配置在不同的控制器中。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凝结水泵、汽泵系统、磨煤机系统等 2台或多台并列运行的设备,分配在不同的控制器中。重要的模拟量控制系统,特别是影响同一个主要参数的控制回路应配置在不同的控制器中。
DCS控制器的负荷率,在进行控制器配置时,负荷率应满足 DL659 - 2006《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等相关规程的要求
2.2 IO卡件
结合我厂随着设备使用周期的增加及现场环境的影响,IO卡件精度等级下降,故障率升高。
需提高输入信号的屏蔽接地可靠性,IO卡件通道因输入信号串入强电流损坏的情况较多,针对此情况,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严格分层布置,电缆相关接地牢固可靠。
重点梳理重要保护信号单点及多重冗余测点是否布置在同一IO卡件内,对重要信号应配置在不同的IO卡件上。IO通道的配置一般不少于总量10%的备用余量要求,以便应急。
2.3 控制系统硬件日常维护
控制器工作环境要求,系统运行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8℃-28℃、相对湿度为45%-70%。
如工作环境恶劣将会导致控制器性能下降及故障率增加。在DCS机柜内增加温度监视及相关温度报警供运行人员参考,维护人员结合天气情况安排电子室巡检,迎峰度夏期间增加巡检频率,加强隐患排查,重点关注机柜温度及机柜风扇运行情况。
3 控制系统软件系统
火力发电厂控制系统的软件一般包括组态逻辑、联锁保护及参数设置等。
3.1 保护系统的配置进行优化和完善。
对机组的单点保护信号、速率限制设置、延时定值和运行中易出现故障的设备、部件和元件等进行梳理统计,与相关专业人员一起进行可靠性论证,机组检修期间采用容错逻辑进行优化,通过预先设置的逻辑容错措施来降低或避免控制逻辑的误动作。如在可以增加测点的前提下,将影响机组设备安全运行的单点信号改为“三取二”选择逻辑,或根据单点信号间的因果关系,加入证实信号,改为“二取二”逻辑; 无法改变取信方式的单点信号,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可改为报警。
防抖动延时时间无特殊情况一般要求2s;联锁脉冲无特殊情况一般要求2s。同一性质的信号应分支、分卡以及分电缆布置;主保护信号优先从源头直接取信;轴承温度进保护需有速率以及质量判断,建议速率保护设置每秒5~10℃;尽可能采用模拟量信号作为保护信号,模拟量保护需有坏质量判断,需先完成限值判断后再进行逻辑选择。
3.2 不断强化对其的维护管理
结合机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缺陷,对控制逻辑进行完善和优化,如一期和二期的保护逻辑因设备差异而有差别,为防止检修维护时疏忽带来隐患,对系统进行核查比对,列出不同点。
3.3 在管理制度上采取的措施
热工保护的投退严格按照本厂热工管理规定,确保保护投入率满足要求,不随意解除保护。日常组态修改严格执行相关流程,做好人员监护工作。认真执行热工联锁、保护进行静态试验,确保不漏投保护。
4 DCS控制系统改造
结合历年检修技改情况,根据《DCS系统升级改造技术规定》,建议对符合整体改造的条件的机组予以立项改造。
目前,部分国外公司的DCS系统业务急剧萎缩并已逐步转型剥离,老系统的备品备件、现场服务及技术支持越来越困难,从可维护性角度综合考虑需要进行系统的整体改造。另外,为避免“卡脖子”现象,提高我国发电机组长期运行的安全感,对进口工控系统进行自主可控改造也显得尤为迫切。
如今各种国产品牌DCS厂商不断完善产品性能,纷纷推出卡件、端子板一体化的新产品,构架更加简洁,安装更加方便,功耗大幅降低,控制器处理速度和负荷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综合性能和可靠性也都有了质的飞跃。
5 结论
电厂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DCS控制系统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切实有效维持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积极意义。如电厂热工DCS 控制系统保护系统受到一定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异常情况。本文从DCS 控制系统软硬件配置出发,强化相关管理工作,DCS系统优化改造,将能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热工DCS 控制系统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孙长生,朱北恒,尹峰等.火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配置与事故预控[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15-50.
[2] DL/T 261-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导则 》
[3] DL/T 774-2015《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