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7月21期   作者:葛泽华
[导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行业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项目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用。
        葛泽华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行业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项目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为水利工程是国家作为基础的工程,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另外,电气自动化是现阶段较为先进的技术,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还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是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基于水利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电气自动化;策略
        引言
        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利中的应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想要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应用方法以及应用形式上还需要结合其整体应用的情况,因时因地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这样才能更加突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效率。
        1基于水利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1)传统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利弊对比。传统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比较,其资金方面的需求相对较低,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很低,所以,长期以来在水利工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传统技术的使用更加广泛,也因此掌握了大量的经验。但是,传统的技术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还会在巡查或者操作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弊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相关的工作量,实现了少人或者无人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与未来的水利工程发展相一致。但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还需要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设备在防雷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珠海等地区的水利工程自动化设备的防雷效果一般都非常差,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雷击或者雷电的干扰,在这期间,也相继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防雷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专业人才不足。就目前来说,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以致于很多自动化设备的作用和价值都能够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原因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当前是一种较先进的技术之一,所以无论是操作上还是在管理工作上,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进行操作和管理,但是,现阶段,在水利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工作人员都无法适应和掌握该技术的操作与应用。
        2基于水利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改进策略
        2.1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水利检测上的应用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水质频频受到污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酸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水利工程的检测。而且部分水源在收到重金属的污染以后,必然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同时,水质的不达标在短时间内没有一个固定的检测标准。很多农民并不能意识,水质有问题,等到农作物受到污染,产量过低时才能发现相应的问题。在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中,首先在机械硬件上需要做好外部设备的检验和传动系统的复查。同时,在外设I/O接口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硬件体系的对接,并根据传感器的需要,将扩展的接口进行全面性的延伸,这样其硬件设施体系在输入传感信号时,才能获取更为明确以及精准的指令。在自动化技术方面,需要对微处理器以及PCL控制器进行软件系统的处理。这样,在输出口的端口中可以根据单元结构点进行设备的点对点对接。最终达到一个良好的技术结合效果。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对水质进行快速的检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农民的灌溉以及水质的检测提供相应地便利性。通常情况下,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提供多项指标的数据。

如果出现水质不好,或者是不达标的情况,就要停止进行灌溉。在进行水质的整体检测中,需要分析和对有问题的水质进行标记。这样,相关治理人员就能及时性对其进行治理,也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快速的找到污染源,并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切断。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当地的水质安全,也能从根本上找到水质污染的问题,从源头进行优化和解决,最终使得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水利上的检测应用效率得到显著性地提升。
        2.2加强人才培养
        专业化、高素质、懂技术、会创新的人才才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水利工程是关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础性建设。所以在建设和后期运行过程中,都应该适当的加强人才方面的培养力度,让其具备专业的水利工程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掌握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电气自动化知识,形成一个具备较高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另外,还需要按照国家政府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审核制度,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选拔优秀的技术人才,这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优化用能工艺
        具体分析工程所在地电源供应情况,合理确定供电电压等级;优先选用距离近的电源点与供电距离短的线路路径;变电所的位置尽可能设在负荷中心,减小低压供电半径;选用一级能耗的用能设备。(1)?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使线路最短,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按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导线截面,降低线路损耗。线路选用电阻率小的导电材料,导线截面按使线缆初始投资和经济寿命期内线路损耗费用之和最少选择,即选择经济电流,有资料显示可减少35%~42%的线路损耗。(2)?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等级,使电气设备投资与运行成本总费用最低。例如机组容量较大的泵供电电压由35?kV改为110?kV,线路损耗仅为35?kV供电的1/9.87。(3)?合理选用电气设备容量,提高负载系数,保证变压器的负荷率在75%~80%,使变压器运行在最高效率点。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升压变压器易出现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与变比,确保发电机始终在额定参数下运行,减少能源损耗。
        2.4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所谓在线监测技术是指针对电气自动化中系统运转型情况展开实时监督与监测,时刻保证电气自动化处于最佳运转状态中。这种技术类型较多,主要类型有局部监测和损耗监测,其中局部监测是指变频装置中局部放电的信号监测,在这类监测技术之中具备脉冲电流检测、超声波检测、超高频监测等技术,能够利用以上技术对电气自动化运转情况与节能情况展开实时监测。
        结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所以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特点相结合,并联系当前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就不足之处展开分析与总结,实现有针对性的改革与优化工作。另外,还需要就加强人才培养、实现水利工程的市场化经营以及加快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程等方面来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将传统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优点相结合,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大川.基于水利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J].电子测试,2019,(009):126-127.
        [2]周星雨.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002):77.
        [3]陶仕通.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06):P.127-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