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院(230000)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国有企业较快发展的同时,监管力度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仍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权谋私等现象,对国有企业在民众中的公信力造成一定影响。党中央明确强调了要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执行力度,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升国有企业工作的透明度。本文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升国有企业形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问题;措施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这是一种新的发展常态且处于长期阶段。在新常态背景下,必须加强对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正确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突出严格把关,建立健全公正、公平、公开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合法,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与透明化。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创新,加强监督,促进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保障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
1.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绩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随着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监督管理的相关政策,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其次,国有企业纪检工作效率和监督能力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职工队伍的廉洁从业意识进一步提高。最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通过不断的实践,机制体制更加健全完善,提高了各项纪检监督工作水平,特别是在宣传教育形式和监督工作实施方式方法上都有了较大进步。
2.存在的不足
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监督与管理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然而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仍存在短板,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整体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良好的监控氛围还未完全形成。尽管职工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关注程度逐年提升,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导致纪检监察工作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基本科学理论支撑不足,工作中的创造性和有效性不足,纪检监察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均衡,直接表现为实施监督时效果不理想,监督效能无法充分发挥。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高,知识面窄,整体素质不高,纪检监督工作没能得到有效落实。其次,执纪问责较为随意。一些国有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制度体系,现有的制度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在执纪审查时无据可依的情况仍会存在,量纪定性过于随意,导致问责不够精准,从而失去了权威性、严肃性。
二、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路
1.全面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力度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必须通过提高监督管理的力度,全面加强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从完善制度建设为出发点,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保障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大国重器”的支柱作用。
(1)提高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
转变思想,提高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程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在新常态下面临的发展困境。为此,必须提高国企领导层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严格贯彻落实,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能依法合规开展,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和廉洁性。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决策的过程中,既要从严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也要重视和考虑企业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更要注重发挥员工的创新创造能力,实现工作的高度透明与领导机制的统一健全。
(2)打造纪检监察新队伍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纪检监察队伍,这也是保障企业依法从严治企的关键所在。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纪检监察队伍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极为重要,是深化国有企业廉政建设,提升反腐倡廉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其中,打造作风优良、遵纪守法的纪检监察队伍,应强调打铁还需自生硬和严防“灯下黑”等理念和意识,着力加强能力建设,抓紧抓实纪检干部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专业素养,提高履责能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纪检干部队伍,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3)向树立权威和强化制度执行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应立足于企业的基本情况,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与标准。在传统的纪检工作中,更多的局限于监督作用,已无法适应新常态下反腐倡廉的高要求,尤
其是在对全业务链条进行监管的有效性方面。因此,必须保障纪检监察部门的检查、监督权利,实现监督管理的常态化。同时,国企人员要破除企业内部纪检就是做虚功的旧观念,应树立纪检监察机构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部门,要树立一定的权威性。此外,要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还要建立完善的纪检监察制度,对工作的流程、方法及对象进行科学的规范,必要时还应将制度体系、教育体系以及监督体系纳入到纪检监察工作制度体系当中,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加合理、有效,更好地规范领导行使职权。
2.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探索
在新形势下,想要更好地将教育、制度监督融于纪检监察工作当中,更好地保障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高效性,还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创新工作。首先,要注重观念创新。注重教育,防患未然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随着国有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越来越浮于表面。面对这种情况,纪检监察工作应注重教育管理的创新,树立教育榜样,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防止企业用效益和荣誉、感情等掩盖腐败。其次,注重机制创新。通过建立、完善纪检监察委派制度,从而使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人员的权力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建立民主听证制度,切实保障民主集中制在重大事项决策中的作用,弥补监督机制的局限性;通过完善纪检监察认证制度,以事前监督代替事后查案;健全队伍建设机制,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品德准入制度,队伍建设应重才更重德。再者,注重方法创新。在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择工作条例》执行力度的同时,应重点落实《党内监督条例》,持续强化社会舆论的监督机制。最后,应注重违纪事实和量纪定性及监督过程的创新。机制确定后,纪检监察工作在界定违规违纪事实和量纪定性上存在不足,有随意的现象或主观臆断的情况,这样的做法会造成执纪随性,缺少客观和严肃性。同时监督作用应改为事中、事后监督,应关口前移,加强源头管控,从事前即介入,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发挥监督作用。
3.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作为实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主体,纪检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会在不小程度上影响着纪检监察成效。同由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涉及内容众多,从文化、工作、生活一直到政治,这就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复杂与综合性。因而以上这两点都决定着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为此,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除了要结合自身工作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之外,还需要将纪检监察工作和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注重提升人员的履责能力,打造一支勇于担当且“敢监督、会监督”的纪检监察队伍。
三、结束语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将持续处于新常态的发展状态,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完善纪检监察的体制机制,赋予纪检监察部门应有的职权,努力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纪检监察氛围。
参考文献
[1] 蔡华.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对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7,(24):239.
[2] 王翌鸥.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商情,2017,(3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