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施工总平面管理方法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7月21期   作者:姜军港
[导读] 核电工程是一项目长期的系统工程,子项繁多,为保证工期顺畅,合理安排各子项的施工计划、空间布置就显得尤为必要。
        姜军港
        国核湛江核电有限公司,524000
        摘要:核电工程是一项目长期的系统工程,子项繁多,为保证工期顺畅,合理安排各子项的施工计划、空间布置就显得尤为必要。全厂施工总平面需要进行总体的规划、组织、协调,做到科学、文明施工,并在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使施工现场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项目建设的正常、有序推进。
关键词:施工总平面规划;原则;方法;道路交通管理;动土作业管理。

        核电工程是一项目长期的系统工程,子项繁多,为保证工期顺畅,合理安排各子项间的施工时间、空间就显得尤为必要。合理做好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好各承包商的生产、生活场地,统一协调现场水、电、路的使用,并在过程中实行动态管控,可以方便施工作业的正常展开。
一、施工总平面规划
        核电施工总平面规划主要是确定各施工区、施工临建区等的平面位置、面积。其中,施工区主要指各永久工程子项规划区域,可直接根据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各施工区的位置、面积;施工临建区主要用来布置管道、钢筋、钢结构、木工等加工车间,设备、材料堆场等临时性生产设施。
        1、总平面规划原则
?施工平面布置紧凑,尽可能减少场地占用。
?交叉使用的区域,要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使用,如,有些子项周边场地可以临时供其他子项施工使用,但这些子项开工之前,临时占用的场地必须清空出来。
?合理组织施工交通运输,使各个施工区、临建区的交通便捷、运输通畅。
?施工区划分和场地使用应符合施工工艺流程,尽量减少工种、工序之间的干扰。
?正式建筑物位置上,尽量不安排施工临建工程。
?编制各施工阶段的总平面布置方案,提前策划各阶段的连续性,尽量减少临建拆迁和搬迁。
        2、施工总平面规划要点
        施工场地使用总体规划时,需重点考虑混凝土搅拌站、大型设备周转场地、核岛安装临建区、核岛土建临建区、常规岛安装临建区、常规岛土建临建区、BOP安装临建区及海工工程等占地面积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临建场地需求,通过资料分析,初步确定各区域面积。
        各施工临建区要尽量靠近施工区,道路交通方便,运输距离段,在使用期内尽量避免临建场地与主体/永久工程、地下设施发生冲突,避免不必要的拆迁;对于其他规模较小、施工周期较短的工程子项,其施工临建区可以先不规划具体的位置、面积。
        在临建区位置确定方面,结合道路布置、后续工程建设需求、共用模块拼装需求,以及临建区相对集中的原则,尽量做到少搬迁且交通便利。
二、施工场地管理
        为节约用地,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业主需要对包括生产性临建场地在内的所有施工用地进行统一的控制、管理。
        1、场地管理手段
        1)对施工单位的用地需求进行严格审批
        施工单位在提出用地需求时,必须说明场地范围、用途、工作内容、使用时间等信息。业主在审批需要从道路交通、力能接口、对其他工程或道路的影响情况、区域内已有设施布置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具备条件后将移交给施工单位并提供区域内已有地下设施布置信息。场地移交给施工单位后,由施工单位负责该场地的管理和已有设施的保护,使用完后将场地清理、恢复移交前状态,退还给业主。
        通过场地移交的审批来协调、控制场地的使用,不仅可以明确场地管理责任,提升现场文明施工形象,还可以明确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范围,杜绝随意施工、规范施工秩序、有效保护地下设施。
        2)对场地使用进行动态管理
        核电厂区土地资源有限,工程子项多,各子项的施工对施工场地、临建场地均有不同的需求,无法为每个项目都提供独立的施工用地,并且施工场地、施工临建等各类场地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就需要对场地进行动态管理,同一块场地在不同时期可以作为临建场地、施工场地等不同用途,通过土地职能转换,重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来满足施工需要。



三、道路交通管理
        各项目的施工涉及到全厂各个区域,仅靠主干道是不够的,还需辅以支路,道路交通管理即是在主干道规划好之后,结合工程进展,不断补充、调整道路,规划各类车辆交通路线,以确保全厂道路交通的畅通、有序。
        1、规划各类车辆交通路线
        实现重型车辆、轻型车辆分道行驶,正式硬化道路(沥青道路、混凝土道路)主要供轻型车辆通行,临时道路主要供重型车辆通行,以规范交通秩序、降低重型车辆对正式道路的破坏。
        2、对道路占用进行严格管控
        因施工阻断、占用道路时,施工单位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由总平面管理人员对道路中断、占用分析其对全厂交通的影响,根据影响情况调整交通路线,在确保不影响其它工程施工的情况下方可允许中断、占用道路。
        3、道路维护
        道路投用后,总是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损坏,尤其是临时道路,路面出现坑洼、积水、翻浆等现象,既影响车辆行驶,也对交通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因此需要进行修补、洒水防尘等维护工作,以创造良好的道路通行条件
四、动土作业管理
        为加强地下管线管理,防止动土作业挖断地下管线,应制定动土工作票制度,如动土施工2米范围内有地下设施,动土施工前必须办理动土工作票。开挖前本着“谁管理谁交底”的原则对地下管线进行交底,施工单位根据交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措施,交底范围应包括所有参与动土作业人员、安全监护人员。交底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编制动土施工专项方案,制定地下管线保护措施。在动土作业执行过程中,落实“十字开挖法”,必须采用十字交叉人工开挖,探明地下管线实际布置情况后,方可采用机械开挖。
        为加强地下管线管理,防止动土作业挖断地下管线,制定了动土工作票制度,如动土施工2米范围内有地下设施,动土施工前必须办理动土工作票。动土工作票制度的实施对防止地下管线挖断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
        开挖前先,组织对地下管线进行交底,交底原则为“谁管理谁交底”,由施工单位根据地下管线交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措施,并对所有参与动土作业人员、安全监护人员进行交底。
        依据地下管理交底情况,组织施工单位编制动土开挖专项方案,制定地下管线保护措施。动土作业过程中,落实“十字开挖法”,必须采用十字交叉人工开挖,探明地下管线实际布置情况后,方可采用机械开挖。
        组织做好地下管线信息收集工作。地下管线已施工后,按实际施工状态在图纸上做出标识,并及时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下管线交底的依据,并在管线信息变化后,及时进行更新
五、施工水电管理
        现场施工用水主要包括供水站、生产给水系统、生活、消防给水系统。供水能力应按建设期内最大日用水量或最大小时供水量设计。
        施工电源主要用于保证核电厂整个建设期间的施工、调试、生活和办公等用电,用电量大,需单独设置变电站,配置大型变压器(如16000KVA变压器),供核电施工专用,不对周边其他用户供电,供电能力必须满足厂区内所有用电需求。为保证可靠性,可采用一用一备的工作方式建设。
六、结语
        施工总平面管理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论是施工总平面规划还是施工总平面管理,都与本项目厂址地形、设计总平面布置、项目管理模式、建安合同包划分等有密切的联系,不同厂址可以借鉴、学习,但不能照搬,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本项目实际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
        要发挥好总平面管理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作用,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实施动态管理,需要熟悉了解各子项平面布置情况、主要功能、施工计划及地下设施布置情况等信息,深入现场,掌握现场实际施工状态,密切跟踪各项目实际施工进展状况,检查规划的执行落实情况,总平面管理是否可控、在控,对于规划与实际出现的偏差,需要及时对阶段性施工规划进行调整、优化。

参考文献:
[1]潘春.浅析施工总平面图的合理设计布置[J]. 产业论坛,2014(34):460.
[2]姚伟锋.浅谈火电厂施工总平设计中重点应考虑的细节[J]. 科技创新导报,2011(38):59.
[3]土文艳.施工现场平面图布置要点分析[J]. 山西建筑,2016,42(8):99-100.
[4]黄锦烽.施工总平面图设计与管理[J]. 四川建材,2018,44(5):105-106+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