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工程建设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7月21期   作者:周傅乐
[导读]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考核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周傅乐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兴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省泰州市 225400

        摘要: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考核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农网配电网工程建设投资规模的增大,鉴于农网配电网存在点多、面广、直接面向客户的特殊性,如何在工程建设任务如期完成的同时保证持续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供电企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优质电能的需求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的具体体现。笔者就农网工程建设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进行简要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农网工程;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1影响农网工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1.1故障发生率与修复时间
        配电网的线路长期暴露在室外,具有面积大、线路较长较密集的特点,导致在配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断电跳闸的事故,大大降低了供电系统的可靠稳定性。在线路人员进行维修时,加大了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配电网的线路还会随着居民的用电需求增多而加重线路老化。这些问题都给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带来较大的影响。
        1.2网络构架不合理
        在我国的配电网建设过程当中,由于建设地域较为复杂,并且在网络构架设计当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停电的问题,没有达到相应的安全指标。同时,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主接线的方式不同,导致一旦某条线路发生问题,就要对整个线路大面积地进行大修、调试。因此,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大面积地停电,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3配电网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电力企业当中,为促使配电网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必须依据相应的配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制定出合理完善的配电网管理系统。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一些配电运营管理对工作人员缺少系统上的要求,加上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在配电网当中的安全保护装置不达标,没有安装在合理位置上[1]。因此,在配电网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会发生电路跳闸和停电的现象,对配电网的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另外,由于配电网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在人员分配上面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知识较差,在日常工作单位中缺乏严谨性,导致其在维修工作当中没有维修到位,为配电网的可靠性带来安全隐患。
2农网工程建设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2.1加强电网的改造力度,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
        加强电网的改造力度是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首先,要从提高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装置的可靠性入手,采购可靠、稳定、性价比高的供电设备和附属设施。推广各种免维护或少维护的供电设备设施,例如大力推广使用分段器、真空开关、自动重合闸等电力设备。这些设备不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而且可以打破各种供电设备到期必修的惯例,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设备检修周期[2]。其次,要从提高供电设备相配套的各种附属设施的可靠性为切入点,在采购和新建时不仅仅要考虑到供电设备相配套的各种附属设施的性价比,还应该优先考虑到各种附属设施的可靠性。
        2.2采用合适的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提高农村配电网的可靠性
        采用合适的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可以有效提高农村配电网的可靠性。

例如,在农村电网中部分重要变电站和线路中采用双回线。单回路就是指一个负荷有一个供电电源的回路;双回路就是指一个负荷有两个供电电源的回路。双回路可以有效增加供电线路中电能的传输量,在增大传输功率的同时,减小系统综合阻抗,加强电网之间的联络,稳定储备高,其基础比单回路大,安全性能更好,自然可以有效平衡负荷,保障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当前,在农村电网中,为了节约成本,很少使用双回线,为了提高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可以在部分重要负荷或对可靠性要求高的供电用户涉及的变电站和线路采用双回线[3]。此外还可以在农村电网的主干线外科学、合理的增设线路开关、架设分支,这样一旦分支线路发生故障停电或需要进行维修时,就可以将停电范围限制在有限的支线范围内,减小故障和维修停电范围。
        2.3强化电网自动化,提高农村电网的可靠性
        强化农村电网自动化是提高电网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县级农电企业应结合本地实情,制定适当的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电气发展规划,将通信、网络等综合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与相关应用系统信息相集成的配网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配电网自动化工作,实现利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农村配电网的实时状态、供电设备运行情况、开关动作次数、供电负荷波动,潮流动向等多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记录,为农村配电网综合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综合数据支撑。并借助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科学合理的对农村电网的故障区段进行隔离、诊断,及时的恢复;对农村电网进行过负荷监测、实时调整或变更;对农村配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进行合理的转移,从而来减少整个农村配电网的停电范围和频率;以及对农村配电网进行高压及无功管理、检修管理、停电管理、规划及设计管理,甚至用电管理等,最终实现优化农村配电网运行方式,改善农村配电网供电质量、提升农村配电网运营效率和效益,快速处理农村配电网故障,提高农村配电网的可靠性。
        2.4加大铺设电力电缆条数,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线路的可靠性
        加大铺设电力电缆条数是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线路可靠性又一个重要手段。电力电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专用电缆。电力电缆可以埋设于地下,也可以敷设于室内,还可以在沟道、隧道铺设,电缆线间绝缘距离小,不需要安装在杆塔,占地面积小,基本不占用地面上的空间。电力电缆的适用性也非常广,不仅仅适用于农村地下电网、变电站引出线路、还适用于村镇内部供电等农村配电网复杂地形。除此以外,电力电缆还具有不易受气候条件和外部环境影响,传输性能非常稳定,可靠性高,耐受超高压、供电容量大、故障率低、分布电容较大、维护工作量少、电击可能性小等优点[4]。
        2.5加快农电企业管理模式改革进度,提高农村电网供电线路的可靠性
        加快农电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是提高农村电网供电线路可靠性的重要抓手。加快农电企业管理模式改革进度,制定与当前我国农村供电体系相匹配的、科学的、合理的农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县级农电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强化调度工作管理。严格把控农村电网停电的计划性和时限性,从源头上杜绝无计划停电、提前通知停电时限不够的停电、反复停电等现象的发生。农电企业还可以通过推广状态检修,通过在线监测、红外测温等科学手段,按实际需要进行停电检修,尽量少停电。
        总而言之,农村配电网运行可靠,无论是对于居民的生活要求,还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都有重要的影响。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要提高相应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构建出合理的配电网网架结构,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博群.基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87.
[2]周正炼,刘云鸿.通过配网规划和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2018(16):91-92+94.
[3]梁振雄.如何提高配网运行可靠性[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22):72-73.
[4]张巍.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