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    ——“我和你的豆豆时光”项目活动案例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柯林希
[导读] 开展“我和你的豆豆时光”项目活动是在幼儿已有一定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柯林希
        温州市龙湾区第十六幼儿园 325000
        【摘要】开展“我和你的豆豆时光”项目活动是在幼儿已有一定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借鉴国际 STEAM 教育理念,结合我园园本课程理念,从而激发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合作交往、总结反思中潜能。激励我们为支持与培养幼儿科技创新和科学素养不懈努力。
        【关键词】STEAM教育 项目活动
        STEAM教育的理念是跨学科学习,有目的、有意义的整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某个或某些学习问题或项目,其强调掌握“思考方法”与“整合创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主题《我和你的豆豆时光》项目活动中,通过 STEAM 教育理念与我园园本课程理念相结合,引导幼儿建立整体设计与个性发展相融合的探究活动体系,努力沿着“体验——分享——计划——加工——总结”的 STEAM 教育模式开展。
        一、项目背景
        一天,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小A发了一张自己捧着豆豆的照片,他问群里的其他孩子:“谁知道我手上都有些什么豆豆?”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有的孩子说有红豆,有的孩子说有绿豆、黄豆。看见大家兴致勃勃的样子,小A公布了答案:“告诉你们吧,我手里有黑豆、绿豆、红豆、黄豆哦!”“哇,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豆豆?”小B率先提出了问题。“我也知道,我也知道!我家里还有豌豆呢!”小C说。
        看见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们便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们把家里的豆豆都找出来,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豆豆分享会。
        二、项目设计与实施
        STEAM教育中项目主题设计是项目学习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决定了项目活动、环境、共同要素、评价的设计,对 STEAM项目学习起引领作用。
        (一)项目活动设计
        STEAM课程强调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发展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各类豆豆,开展项目活动。
        项目名称:我和你的豆豆时光
        项目分析:《我和你的豆豆时光》起源于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利用两周时间开展该项目活动,其活动内容涉及五大领域,同时包含情感、技能等多元发展。
        学情分析:经过个学期的小班生活,幼儿对豆豆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常见的豆豆名称,为本次活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活动实施
        1:我和豆豆来聚会
        经过家长们的帮助,每个孩子都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豆豆,发现原来豆豆有不同的颜色和名字,红色的是红豆、绿色的是绿豆、黄色的是黄豆、黑色的是黑豆等等;通过比一比、摸一摸,孩子们发现了,黑豆最大;绿豆小小的;蚕豆扁扁的;豌豆圆圆的。有的孩子还闻到了刚剥出来的豆豆有一股清香。
        2:我和豆豆做游戏
        认识自己收集的豆豆后,孩子们便开始玩起了手中的豆豆,我们提出“豆豆还能怎么玩呢?”于是,孩子们提出要和小伙伴一起共同设计更有趣的豆豆游戏,完成后与同伴相互分享游戏设计图和游戏过程,豆豆棋、弹豆豆、滚豆豆、豆豆小剧场等等各种各样的创新玩法,在班上流行了起来,在豆豆游戏后,有的孩子对别人设计的游戏感兴趣,自己也按照游戏设计图学做着玩。
        3:我和豆豆共成长
        自己设计的豆豆游戏让孩子们新鲜了好几天,但也止不住孩子们探索的热情,小D的“豆豆是怎么来的呢?”问题,又迎来了新的豆豆热潮。为了探索豆豆到底是怎么来的,孩子们打算试着自己种豆豆一探究竟。“种什么豆?”“用什么种植方式?”“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和孩子们共同查阅资料,寻找不同种豆方法、种豆所需材料、种豆注意事项等。
        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种下了自己的豆豆,经过几天的培育,一部分孩子的豆豆成功发芽了,但是也有孩子的豆豆没发芽,这又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
        失败的孩子通过询问成功孩子的种豆经验、咨询父母的已有经验,再次尝试:选择水培方式种豆豆的孩子,把豆豆搬进了教室,让豆豆在避光的环境下,用常温的水浸泡每天换1—2次水;选择土培方式种豆豆的小朋友,找了一个光线好的地方,在种豆豆之前用常温水泡一泡豆豆,观察豆豆有些蜕皮了,再种进土里,每日浇一次水。
        通过经验分享,再次尝试,所有孩子的豆豆都发芽了,孩子们每天都观察着豆豆的变化,以绘画的方式记录豆豆的成长过程,每天来园,孩子们像一位“小家长”,你一言我一语的围在自己的豆豆旁互相交流着自己的“豆芽宝宝”长的有多高了,变的有多胖。
        4:我和豆豆创美味
   不知不觉,孩子们的豆芽都长大了。于是就涌现出了一批“小吃货”。“我的豌豆已经长大了,也可以吃吗?”“我的红豆也长大了,也可以吃吗?”孩子们决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豆制品制作的过程,并用照片记录下来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豆制品种类与制作过程。通过交流分享,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豆豆除了可以制作成豆腐、豆浆、素鸡等多种美食,还可以制作成酱油等调味料,都感叹到:“豆豆的本领可真大!”
        三、项目的总结与评价
        如何让幼儿的“宅”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呢?其实只要抓住幼儿兴趣点,“宅”家的生活依然乐趣无穷。
        活动中,幼儿主动观察认识各种豆豆;自己动手动脑设计豆豆游戏;自主讨论并解决种豆难题;亲身体验制作豆豆美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和你的豆豆时光》就是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从熟悉的内容出发,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识豆”“玩豆”“种豆”到“吃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借助豆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上的多样发展。
        得不到正确答案时就会请教师、家长帮忙,使幼儿在探索中养成主动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认识了常见豆类并进行游戏设计以后,我们展开了第三个过程——“种种豆豆”。通过照顾豆苗,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自己种植时遇到的问题,同时他们还会比较谁的种子长得快。用写生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种植日记”,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最后,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材料、合作制作、共同品尝豆制品美食,与同伴相互介绍分享豆制品营养,享受着亲身体验,知识增长的快乐。
        《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幼儿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的发展。《你和我的豆豆时光》活动就是抓住了幼儿兴趣点,从熟悉的内容出发,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识豆”“玩豆”“种豆”到“吃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借助豆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上的多样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