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黄炳华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炳华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中心小学      678208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一致的认可,并且许多教师都在思考能够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策略,以求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优化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情感参与到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达到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年龄小,他们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并不全面,很容易受到外在事物的吸引而难以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参与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先进的教育资源——多媒体技术,于课堂之上创设与阅读文本相关的直观情境,从而吸引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阅读学习中,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再以有效的引导语言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以求能够顺利达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欣赏了海上日出的景观,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初步引起了其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接着为学生介绍了作者巴金及其写作背景,使学生了解了这篇课文是巴金在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的途中,将轮船上观看到的景象,以文字的形式将这幅美丽的画卷描绘了出来,由此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我给予了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又以多媒体技术作辅助教学工具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使学生有了对海上日出动静相宜描写方法的感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之后,我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观,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了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训练了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切实顺利达到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开展合作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热情
        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使得“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随之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尊重,从而使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便在此时充分凸显了出来。所以,作为一名以新课改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白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合作阅读的必要性,并付诸实际行动,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享受合作阅读的过程,期望能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及内涵的理解,实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三、加强群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通俗地说,群文阅读就是阅读同一类主题的文章,而且这种阅读教学方法与新时期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编排规律可谓是不谋而合,并且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方法的落实确实能够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懂得在课堂上加强群文阅读教学,以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自信,从而高效完成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任务。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时,首先,我开门见山地对学生说道:“本单元的阅读主题就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那么大家知道四大名著是哪些吗?”从而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然后,我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阅读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又指名学生讲述了阅读感受。之后,我引导学生先行领略了文中的精彩语言,激发了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兴趣。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思考接下来如何深入学习这几篇课文,旨在增强学生对名著的认知。这样,我通过加强群文阅读,提高了学生阅读文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兴趣和能力,由此高效实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重视课外阅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既不能有只拘泥于教材教学的落后教学思想,更不可不付出拓展教学内容的实际行动。若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此做法,势必会使学生的眼界变窄,阻碍学生的发展。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外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把阅读的眼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在阅读教学之中打造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羿射九日》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能够放射出万丈光芒的太阳那么可爱,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天空中同时出现十个太阳会是什么样子?”由此使学生产生了思考,进而出示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刺激了学生的阅读欲望。然后,我要求学生在阅读完原文以后,尝试叙述“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进而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又通过帮助学生整合文章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了羿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气魄。之后,我在学生对阅读这篇文章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拓展了一些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的故事,对学生说道:“这些故事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家不仅会感受到神话的神奇特点,还会感悟到咱们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了阅读收获。这样,我通过重视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有了对神话传说神奇和美妙的感悟,让学生体会到了古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打造了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白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积极探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学习状态享受阅读的过程,以求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郭荣金.从高频到高效的理性向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寻[J].小学教学研究,2017(20):36-37.
        [2]刘章玲.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教师,2017(S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