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科学养护探讨 周娟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周娟
[导读] 摘要:现阶段,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越来越多,园林绿化水平也有所提高,直接改良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身份证号码:32082319820328xxxx
        摘要:现阶段,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越来越多,园林绿化水平也有所提高,直接改良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虽然园林绿化水平日渐提高,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善。其中,病虫害现象是制约园林建设的一大因素,若是不能对其进行有效防治,会直接为害到园林的建设发展。基于此,深入了解园林建设中的病虫害现象,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推动我国园林建设的优质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科学养护
        城市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面貌,使空气清新,也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的地方。在享受园林建设带来福利的同时,不能忽视维护和养护。本着让城市生活能更美好的理念,研究探讨了有关园林绿化建设的保护措施,主要是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与养护两方面。
        1城市园林工程病虫害的特点
        1.1病虫害类型的多样性
        为了让城市园林建设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观赏性,园林设计人员往往会引进或培育各种外来植物,虽然增加了植物多样性,但是由于外来植物的生长条件改变,出现了很多病虫害问题,有很大概率产生新型病虫害,并大范围侵害其他植物,给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带来很大困难。
        1.2为害性强
        园林绿化的植被都是通过移植的方式,从原生自然栖息地移植到城市园林施工地点,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培植。城市环境较为复杂,生长环境、土壤成分、有害气体等都是影响植被生存的因素,抗病能力比较低,受到大部分病虫害的侵袭,严重的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
        1.3防治难度大
        城市园林植物会因环境、气候的改变受到影响,因此会增加病虫害对植物的侵袭,导致城市园林病虫害难以控制。因此,控制城市园林病虫害需要根据植物受到病虫害侵袭状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2防治园林病虫害主要措施
        2.1优化园林景观的设计
        园林景观的设计不能只为了园林绿化富有观赏性,还要考虑保持生态平衡。所以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一定要以当地自然环境为基础,根据每个植物的生长特性,注意植物的生长是否能适应当地环境,植物与植物间是否会互相影响生长,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和处理等问题,选择搭配不同的植物,以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如果盲目种植难以适应本地自然环境的绿化植物,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仅造成经济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要综合考察园林的地势和地貌以及生态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有效避免病虫害之间的交互感染,促进植物间的健康生长,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所以优化园林景观的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园林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重要价值。
        2.2重视病虫害检疫工作
        园林绿化不能只种不管理,除了被动地在出现病虫害时进行治理,还应主动加强病虫害检疫工作,提前预知风险,帮助抵御病虫害。在检疫工作时,需要养护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认真观察和严格检查园林植物。一旦发现植物病虫害,应诊断和治疗有病虫害的植物。通过小规模领域的病虫害的探知消灭,可以帮助园林提高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为了防止植物病虫害传播,还应诊断、治疗和观察附近的植物,及时诊断观察可及早消灭园林中所出现的病虫。在诊断时出现扩大的趋势,应适当隔离园林的病虫害区域,避免灾害蔓延导致病虫害难以被消灭,控制住事态的发生而减轻对其控制的成本,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


        2.3科学治理病虫害
        首先,可以利用物理条件进行捕杀,如有些害虫喜欢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活动,就可以在其成熟期利用灯光进行诱杀;偏爱有味道液体的害虫,可在液体中加入有毒物质做成毒饵;也可制作简单的捕捉工具,进行人工捕杀。此方法在害虫大规模泛滥时最有效,可以在这过程中捕杀孵化中的卵和幼虫。还可用生物防治法,利用生物之间的平衡法则,让园区内的生物相生相克,互相制衡,如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等,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这种方法简单高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是目前园区治理中利用最多的防治法。不过生物防治法在植物病虫害密度较小的园林才能得到良好发挥作用。最后,化学防治法。在园林植物大面积且突发性的病虫害时,化学防治法最有效,能高效防治处理,且操作简单。在化学防治时,要控制用药量,切忌泛滥使用农药等。
        3园林绿化科学养护
        3.1修剪
        园林树木的修剪一般是在满足其观赏价值,并不违背树木生长规律和分枝特点的情况下(特型树木除外),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在树木休眠期和生长期均可进行修剪。值得注意的是,严重易流胶和伤寒的树种,应尽量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修剪,常绿树不应在生长旺盛期修剪,每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3],当林地中树龄和品种一致时,应使类似的枝干部位具有相似性。5月上旬~8月底,应特别注意对绿篱、黄杨球等绿化植物的修剪。
        3.2灌水、排涝
        植物生长普遍受到气候、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土壤对水分的保存能力、根脉对空气的偏好程度等影响。同时,土壤的湿润程度是浇水前必须关注的一点,其中土壤含水量是衡量土壤湿润程度的指标之一,在检测土壤含水量时,一般选取根系分布最多的土层中的土壤,若土壤可攥成团,指缝中不出水,将泥团自由落体至地面时会碎落,此时便可停止浇水。为防止植物因涝至死,遇雨季可通过埋管、开沟、打孔等排水措施,及时对绿化植物种植的区域进行排水。新种植的树木对水分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连续5年进行浇灌,个别根系生长缓慢的树种可适当增加浇水年限。
        在降水不太充足的地区,应使用水车采用软管缓慢对植物进行浇灌,既降低了植物倒伏率,又能保证浇足浇透。当选择喷灌对植物进行浇水时,应规划好喷灌时间,并由专业人员看护管理,直至达到地面径流时停止喷灌。值得注意的是,水质会对植物生长产生明显的作用,因此,必须使用符合园林浇灌规格的水资源。为防止水分过多导致植物根系腐烂,植物附近积水不得超过24h,宿根花卉类植物积水不得超过12h。
        3.3土壤管理
        通过提高土壤肥力、理化性质和改善土壤结构,使植物能够更加良好地生长。通过采用深翻和换土的方法,改变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大土壤颗粒间的间隙,增强土壤存水、含水能力,最终起到促进绿化植物健康生长的作用。为减弱土壤碱性,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增加土壤肥力,应按时对土壤进行除草松土,从而促进绿化植物根系的良好生长。
        4结束语
        城市园林的绿化工作是否能高效发展,需要园林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园林管理人员要从全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从多方面治理病虫害问题,有效利用各种先进、安全和有效措施全面防治病虫害,真正为我国园林绿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和环境。
        参考文献:
        [1]殷德成.加强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9,39(24):147-148.
        [2]李伟东.园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乡村科技,2019(35):64-65.
        [3]程婷.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后期养护管理[J].种子科技,2019,37(11):98+100.
        [4]张婷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16):163-164.
        [5]宋蕾.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养护与病虫害防治问题探析[J].现代园艺,2019(16):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