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 王双双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王双双
[导读] 摘要: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植物配置与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视觉审美的需求,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未来扩张发展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先导,要合理的进行当地自然植被和后来移入的人造布景的规划设计,适应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的需求。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植物配置与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视觉审美的需求,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未来扩张发展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先导,要合理的进行当地自然植被和后来移入的人造布景的规划设计,适应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的需求。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规划
        引言: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有的朝向现代化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幅崭新的面貌,而有的则是向老城方向发展,则会展现不同的城市面貌。但是,不管发展的方向如何,期间各种变革所沉淀下来的思想以及文化都会被记录下来,成为这个城市独特的标志。同样,植物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并且不同地域、不同城市中的植物,文化内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植物协同城市一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逐步感染了城市的文化气息,使其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之一。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时,应该进行综合考虑,将城市的文化通过园林植被配置更好的表现出来,使城市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得到传承和发扬。
        1、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意义
        1.1美化园林
        植物配置在园林的绿化进程中可以发挥美化景色的重要作用,各式各样的植物融合在一起,千姿百态,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心情愉悦。尤其在春季,百花盛开,芳香四溢,园林景观中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增添园林的诗情画意,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看、游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园林的知名度,增加景区园林的景观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1.2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释放O2,减少温室气体,有利于净化空气,给人们一个清新的观光游览环境。而且大量的绿色园林植物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降低噪音,有效调节空气的湿度、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改善夏天的炎热氛围,增加人体的舒适度,为人们的生活送去温馨与愉悦。
        1.3具有防护意义
        园林中大量的植物,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如高大挺拔的树木可以保护一些花草不被风吹雨淋,减少环境水土的流失。此外植物配置多的园林还可以有效降低风速,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以降低自然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为广大人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2、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配置原则
        2.1适宜性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首要考虑植物适宜性原则,包括该地区环境、气候、土质等。选择园林植物,要尊重植物特性,杜绝盲目种植。比如有些植物具有较好的耐寒性,因此适合在北方种植;有些植物耐热,且对水具有较大的需求量,因此适合在南方种植。此外,对于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还有考虑观赏性,因此,可选择成活率高、普遍适宜的植物。以该风景园林为例,由于盐含量高、干旱缺水、且强风等环境,该地区选择的园林植物必须较强的耐盐能力、抗旱耐涝能力、易繁殖、抗强风、树冠大、观赏价值高的植物。譬如小乔木秋茄、木榄、海莲、红海榄、无瓣海桑等红树植物,乔木银叶树、黄模、海檬果等半红树植。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抗旱耐涝能力、易繁殖、抗强风能力,且观赏价值极高。
        2.2植物多样性
        进行风景园林植物配置,必须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如果园林植物搭配不合理,不仅缺乏自身特色,还不能显现园林美感,进而降低人们对园林的期待。植物多样性可以充分发挥植物对园林的作用,提高园林生态性。比如道路旁的植物首要考虑其耐久性,因此要选择群落植物为主;园林设计中观赏性植物,要依据设计区域特色,配置季节性或有特色植物等。


        2.3综合效益原则
        风景园林施工工程复杂且投资巨大,并且很多项目属于公益性建设,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考虑综合效益,依照成本预算,选择合适的植物种植。较珍稀的植物,成本一般较高。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还要考虑植物后期对园林景观的美化,因此选择植被要有前瞻性,既要满足园林建设需求,还要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2.4彰显主题原则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同的园林要素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设计主题。例如:为了表现出浓郁的景观特色,那么可以密集种植大小各异、高低不同的某一类特定的植物。又例如,若在规则园林中需要表现出肃穆庄严、对称、整体规则的感觉,那么既可以规则式种植彩叶植物,又可以片植彩叶植物,还可以群植彩叶植物,这些种植方式都可以将大气、简约的风格都较好地体现出来。此外,对植的植物可以选择紫叶碧桃、银杏、红枫、朴树、鸡爪槭等分支点、高度、冠型一致的植物,为了将园林设计均衡的特点较好地体现出来,可以将其对植于桥头、大门、楼阁、厅堂等两侧。
        3、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
        3.1科学规划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规划过程中,要对风景园林建设的地形特点、地理环境予以充分考虑,以便能够更加科学地引入植物。与此同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应该要尽量选择当地种类,既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又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此外,为了能够让风景园林设计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园林绿化部门可以在对本地植物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也可以将一些已经引种成功的外来植物引入使用。
        3.2优化布局
        在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务必从植物景观的整体布局出发,根据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规划选择合适的植物总体框架。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在栽植的时候,可以科学的选择生态位置进行栽植。
        3.3关注季节变化,合理选择和搭配设计
        风景园林时要综合的进行考虑,对多种元素之间的所具有的有机配合协调作用进一步的强化,通过搭配植物,构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的自给,四季的不断变化,植被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能够在园林中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使得园林在不同的季节以及不同的时段能够展现不同的风采,对这些植物进行配置时,还需要对植物之间所存在的季节性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通常来说植物具有春季开花,秋季结果的基本自然规律,季节不同其所能够呈现的景致也有所不同,选择植物时要对自然规律的特点予以充分考虑,利用春天的花朵以及秋天的落叶,展现出不同时段园林景观的独特景致。配置植物时要选择具有显著季节性代表的植物,以便能够在不同的时节给人们以不同的启示,充分展现出园林的艺术氛围。
        3.4绿色植物与花卉相结合,做到相映成趣
        选择风景园林植物以及配置时,要就园林建设的整体协调性、统一性以及和谐性出发,充分的展现出风景园林的景观所具有的美感。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理之间的情况差异相差较大,拥有的植物的种类也较为丰富,因此,配置植物时要对植物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调查研究,并开展引种驯化工作。例如,可以将乔灌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或者可以将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并利用适当的花草予以点缀,以便形成层次较多的复合结构,使得群落更具观赏价值,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加,这样一来,群落的穩定性则能够得到保障,减少了其受到有害生物的入侵,最终能够同时实现植物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以及植物所具有的观赏性的特点。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植物配置的景观设计与规划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核心,为了达到良好的园林绿化功能与美化效果,应当注重风景园林的科学布局,并遵循植物配置的应用原则,设计出多样化、层次化的风景园林景区,以此为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齐珊珊.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18)
        [2]潘萌.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J].农业与技术,2017,3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