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中设计人的重要作用 钟东妮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12期   作者:钟东妮
[导读] 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密切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国家未来发展建设中极其重要的文明建设。设计人作为时代的青年、未来的主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对于社会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密切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国家未来发展建设中极其重要的文明建设。设计人作为时代的青年、未来的主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对于社会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设计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角色承担
       
        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结局。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
        和谐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谐社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会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做法,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和文化、社会与自然、人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生态文明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指导作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习近平同志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习近平同志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多方面重要论述,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创新发展理念,置于现代文明根基的重要地位,强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作为设计人,在从文化的方面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更需要具备创新发展的观念,把创新精神融入创作,创造出更多环保可发展的作品。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状态。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和行动指南。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要承认自然本身具有价值,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并不是人类赋予的,而是内在秉赋。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把任意自然这样一种灵性互动作为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也就是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访问交流等各种场合,一直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据统计,有关重要讲话、批示等超过60次。他反复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等等。

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习总书记又强调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论述,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实现全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不断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一名学生设计人是社会发展的前进力量,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发扬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生态文明的建设的主要力量。校园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作为社会新思潮的践行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学生设计人的生态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体验,对于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一个决定的导向作用,设计人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学生设计人的社会特征使其成为生态文明观念的最佳传播者,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在校园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本身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传承;另一方面,他们又将自己所接受的生态文明观念带到社会,影响社会,从而传播了生态文明观念。不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对学生设计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使其成为生态文明观念的载体,通过在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角度去探究,并不止于此,深刻挖掘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担当问题,是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因此需要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研究,不断总结,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设计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实践,这样生态文明才能深入人心。因此,设计人首先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在实践中感知、体验、认同及内化生态文明的内涵。在实践中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关照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并加以改进和提高。在生活中践行绿色环保的观念,以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拒绝过度设计与资源浪费。在实践中寻求创新,利用创新发展的观念设计实用、美观且有利于资源发展与利用的作品。在设计理念上宣传生态文明,在以后的工作中践行生态文明,以身作则,都是进行生态文明传播者的有益方式。在设计行业,以生态文明为设计理念的作品越来越多,这也是生态文明深入设计者内心的一种表现。我是一名研究影像动画的设计人,同时也是一名学生,这样的身份让我更注重自己作品的立意和创作动机。本科时期,我的毕业创作是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动画创作。创作的根本也源自于生活,是一个反映环境污染造成的霾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空气污染状态下的扭曲的畸形的故事。故事旨在唤醒人们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纵观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品是倡导人们走向生态可持续。以周星驰的《美人鱼》为例,把环保为核心的观点扎根在作品当中,以搞笑的科幻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的眼中。这便是设计人对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构建的作用。
        总的来说,生态规划的核心是立足所在领域,促进功能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规划也一样,大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小到家庭日常生活、个人发展,都应该立足于所在领域,谋求领域内部与领域外部的共同的和谐发展,从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名学生兼设计人,在从文化的方面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构建应该从自身出发,从生活点滴做起。应该把这一观念融入到创作中去,使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得以落实与发展。
        不论是和谐社会的规划者,还是和谐社会的实践者,要建构好我们的和谐社会,都要框范地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而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则是其中重要的依据,也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发展的结论。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和谐社会发展理论的相互作用,本来就是“和谐”的体现。各种学科、各种理论、各种实践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那么整个社会才能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和谐的循环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