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研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彭晓福
[导读] 现如今体育教育被越来越重视,
        彭晓福
        重庆市云阳县海峡小学 重庆市 云阳县 404500
        摘要:现如今体育教育被越来越重视,而刚步入小学的同学们虽然精神较为旺盛,但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这种时候就需要体育教育能够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们的兴趣,从小让学生们爱上体育运动,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教师作为孩子们的引领者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讲解方法。在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们的反馈,因材施教,关注到每一类孩子是否适合这一类教育,让孩子快乐的运动,而不是产生压力导致不喜欢运动,这同样需要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让老师明白孩子们心里所想的,吸收学生们的建议,让孩子明白老师的教育节奏,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为共同进步打下基础。
        关键词:快乐体育 小学教育 教育方式
        “快乐体育”是新课改下的发展必备条件,加大学生对体育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对于传统体育教育是一种颠覆,这一教学理念体现着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孩子喜欢上学习,喜欢上运动打下基础,为今后自主学习体育知识以萌芽,从而为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均衡发展,为青少年这一群体健康发展打下基础,而这一教育体系需要改变之前的教育方式,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加强师生沟通,让孩子爱上学习体育,爱上运动,而这直接影响教育结果。
        一、“快乐体育”教育影响
        让孩子快速吸收知识。运用“快乐体育”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快速吸收应该学到的知识,而“快乐体育”作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释放自己的天性,欢乐的进入课堂学习,投入到教育中去,让教育得以深入,培养孩子们学习的乐趣和习惯,让孩子们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这可以引发孩子们自己去学习体育知识,从根本上出发,为孩子喜欢上运动打下基础。
        在“快乐体育”模式下的孩子与在传统体育模式下,“快乐体育”模式下的孩子更能培养学习的兴趣,而培养的兴趣就是一颗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而之后的每一节体育课都为孩子的那颗种子浇了一次水,施了一次肥,而这为孩子们自主学习体育知识,自主运动打下了根基,这就是“快乐体育”模式的伟大,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孩子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更是为了长远以后的未来,让孩子学习体会到运动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长此以往,未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定有发展。


        二、“快乐体育”教育方式
        1、以学生为本
        现在很多教师教育学生过于任务化,认为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教育任务,或许有些老师的教学任务制定的很好,但是却没有同学生沟通,没有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把一套方案从开始用到结束,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采取不一样的措施,让学生爱上体育,而不是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压迫。老师要关注学生们的运动状态,观察到每个学生的身体状态,不可以为了教学目的盲目的加重运动项目。要清楚此年级的学生适合什么运动量,制定合适的运动数量,对于个别身体较虚弱的同学可以适当减少运动量,教师对运动任务要学会变通,认识到学生是体育运动中的主体。
        比如,一些学校对于低年级同学开展了跳绳运动,而对于一些身体较为协调或者之前就会的同学,跳绳对于他们来说就比较熟练,可以很快的跳一些,而对于其他一些低年级的同学或许不会,或者没有接触过,跳的较慢,可以分开制定教育目的,因人制宜,不给学生施加压力。
        2、师生共同进步
        “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较为轻松,是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拉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更加有利于老师“快乐体育”的进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交流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师可以收到学生们的反馈,更加完善教学方式,教育方法,在实践中找到每位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方式。而学生通过与老师交流,能够明白老师对于体育教育的方式,目的,从而使孩子更加能够适应如何跟上老师的教育步伐,不让每一个孩子落下学习任务。这样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为教学质量提升了一大步,每个孩子都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学习到知识。
        比如,一个孩子在传统教育上有些吃力,但是又不敢与老师交流,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意见,很难融入到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长此以往,孩子学习的越来越吃力,越来越困难,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学习,带来了一个恶性循环;但是在“快乐体育”模式下,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能够与老师交流,倾听老师的教学思路,更加容易去融入到老师的教学节奏中。
        3、制定多形式教育内容
        教师对小学生的教育方式要丰富多彩,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要用生动多彩的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爱上运动,爱上体育课。现阶段,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较为固定,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兴趣,让孩子对体育课失望,感到沉重,而老师和学校可以改变这种枯燥的运动教育模式,可以与多年级老师同学交流,多校联合交流,让思维更加宽阔,不局限在单纯的老师示范,学生学习,锻炼的教学模式上。
        例如,许多孩子喜欢电脑学习,老师上课可以利用这一点,用电脑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学习到应学习的知识,以达到教育目的,学习完之后还可以在网上与同学、网友交流探讨,让孩子们多方面认识所学的知识,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应该如何改变。
        总而言之,体育教育是在实践中发展的,需要我们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努力,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从而主动运动,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老师能够在交流实践中进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参考文献:
        [1]戴雅芳.对小学体育教育从“快乐体育”到“阳光体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9(4):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