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中楼
身份证号:61022119770907****,陕西省
摘要:工民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结构性裂缝问题,这是在内外部的各种因素下导致的,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并在此过程中具体分析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对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性质进行研究,阐明如不及时对结构裂缝进行处理,可能会导致公民建施工和使用时的安全性降低,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终分析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控制技术;技术措施
1.控制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重要意义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时,如果出现混凝土裂缝会对整体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导致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下降,而裂缝的出现也会对结构产生影响,导致钢筋直接在空气当中暴露,空气当中的水分会渗入其中,导致钢筋腐蚀,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强度,造成结构软化。在施工时和使用时会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如果无法有效的采取措施对裂缝进行处理,裂缝还会逐步增加,对后期维护管理产生严重影响。
2.常见裂缝形式
2.1结构性裂缝
通常引起建筑结构性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结构临时添加的载荷超过了原来的设计要求,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产生变化,发生失衡情况。(2)设计问题。结构设计过程中没有全方位考量实际施工的工作环境,造成建筑总体的设计能力不能达到建筑的实际要求。(3)建筑结构的质量问题。建筑的设计性能达标,但实际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设计标准建设,造成建筑实际的承载力比设计值低。(4)其他原因。例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等,造成建筑结构突然发生裂缝[1]。
2.2非结构性裂缝
混凝土结构中发生的大部分裂缝是非结构性裂缝,发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受建筑结构的外部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
2.2.1温度影响
混凝土结构周围环境温度越高,整体建筑结构的凝固速度就越快;反之,温度越低,建筑结构的失水率就越慢,整体建筑结构的凝固时间就越长。混凝土凝固时会发生水化学反应,其整体的建筑凝固时间与水化学反应的整体速率成正比。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建筑结构失水速率较快,混凝土的整体湿度就会下降较快,造成水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最终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促使其发生收缩裂缝的情况。
2.2.2湿度影响
混凝土周围环境中的湿度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干燥环境下的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其失水速率较快,会产生体积缩小、裂缝情况。
2.2.3 其他因素影响
混凝土的地基发生沉降、周围环境中的腐蚀性物质等,都会促使建筑结构发生裂缝现象。上述非结构性裂缝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现,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变化过程[2]。
3.工民建筑中混凝土内结构形成裂缝的原因分析
3.1原材料方面的问题
混凝土所出现的结构裂缝原因当中原材料原因是最常见的。通常而言很容易出现以下几项问题,首先是水泥的质量和品种无法达到设计施工要求。一些水泥在出厂前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鉴定,造成这些材料的质量无法达到要求。比如说,水泥出现结块、受潮、质量较差。施工方在对水泥进行采购时,没有重视相关问题,导致了遗留的质量问题出现。其次是混凝土添加剂的质量会达到要求,主要是混凝土添加剂当中使用的砂、石等材料无法达到实际的规定标准,包含有一些有害元素和物质,这样会造成混凝土产生收缩增加等情况。第三,骨料的粒径过细,这时需要使用的灰量和水量都会加大,因为在施工时过量用水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3.2配合比设计不当
在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理会直接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这也是需要设计施工人员重视的问题,是提升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如果添加剂水泥以及水等原材料的配合比不合理,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3.3养护与操作方法不恰当
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如果采取的搅拌方式不合理不恰当,会造成混凝土施工后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无法达到要求。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往往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在现场浇筑完成之后进行充分振捣,并且加强养护。具体而言,如果水泥用量和水的比例不协调,以及一些添加剂使用不足等都可能会诱发混凝土质量问题,严重的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在现场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全湿润模板,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当中一些水分被模板吸收。这时实际的配合比与设计的配合比不同,会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另外,如果在搭建操作模板时,操作次数不当。搅拌过程中,水泥会产生一些气泡,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问题,最终出现结构性裂缝。另外在高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受到风速、太阳暴晒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及时的展开混凝土的保温工作,也会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3]。
4.工民建设计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措施
4.1加强原材料的控制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时,需要尽量使用低收缩性和低热量的水泥,主要是用于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调节。在选用原材料是需要依照实际要求当中水泥的水化热来对水泥的材料进行选择和判断,另外其他原材料在选择和控制时也需要注意该问题,比如说在水的选择时,需要选择一些自来水或者无污染的地下水,需要注意水分当中的有害离子数量不能超标。另外在选择石子时,还需要注意对石子颗粒的形状进行控制,由于石子的颗粒形状会对混凝土和易性产生影响,所以务必要进行石子的实验检测。测量过程中,主要指标是石子在打碎后是否在混凝土当中还有强度,在确保石子质量的条件下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尽量选择一些间隙范围适中的原材料。
4.2重视混凝土设计
在进行混凝土设计时,需要尽量对结构断面造成的突变等情况导致的应力集中等问题进行规避。如果发现混凝土在设计过程中造型和结构不合理,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控制。在混凝土裂缝当中,混凝土收缩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需要在混凝土当中添加适量的膨胀剂,以便对混凝土收缩的问题进行有效代偿,让结构裂缝出现的概率降低。
4.3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需要对工民建的施工质量进行强化,合理地进行混凝土构件设计。在此过程中加强施工的质量控制也是很重要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质量第一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任务的分配,加强技术交底,严格执行责任管控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对大型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分解。在施工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追究到人,并且进行相应的惩罚,以儆效尤,保证施工作业的有效完成。另外还需要注意对混凝土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术进行培训,让他们的技术水平提高,让施工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凝土结构、施工的各个要点,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便让工民建施工质量提高。
4.4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导致结构裂缝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落实混凝土养护,避免硬化时出现明显的收缩,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尤其是在夏天温度较高时,需要重视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这不单单为了对收缩裂缝进行控制还可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另外还需要掌握后浇带处理和施工缝隙处理的方法,这也是避免结构裂缝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整体化的对施工缝隙当中滞留的杂物进行清理,重视混凝土的早期养护,让养护的时间延长。在湿度低、气温高或者在大风的情况下做好供水养护的处理,提高养护的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类型有多种形式,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会导致裂缝不断增多和扩大,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会产生不利影响,严重会导致建筑的报废。因此,建筑施工时,要不断提高设计质量和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整体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降低裂缝的发生率,同时,做好各项预防方案,以便及时应对后期可能发生的裂缝,最大程度减少裂缝对建筑的危害。
6.参考文献
[1]李平.试析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控制与治理[J].民营科技,2018(06):125.
[2]刘玉锋.试述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控制与治理[J].四川水泥,2016(08):303.
[3]沈彦梅.试析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控制与治理[J].民营科技,2015(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