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熊俊阳
[导读] 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重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多个方面
       熊俊阳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校 610100
        摘要: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重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多个方面,是更加深入的政治素养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建立优秀的三观和人格,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需要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本文从阐述这些常见问题入手,并分析相应的优化改进对策,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高中政治教学;问题与对策
        引言: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很多以往教学中的问题被逐步暴露了出来,分析这些问题表象,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按果寻因,就像治病一样,才能对症下药,优化和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让教学朝着更加先进、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教学理念失准
        在以往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学更偏向于知识教学、理论教学,学生所学到的政治知识只需要应付在考试中即可,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新课程理念却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让学生更多的展开自主、深入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政治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消化,最终化为己有。
        (二)教学方式老化、格式化
        部分高中政治教学存在老化、格式化的问题,教学一味地开展说教,反复地将老例子拿在课堂中谈论,跟不上时代潮流,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点,效率不高,一味地让学生展开的文字教学,照搬宣科,教学枯燥而又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削减,新课标提出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政治知识点,利用最优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才能让教学更加深入,更加有效。
        (三)理论联系不到实际
        高中政治是反映现实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法治等多方面的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如果不能联系到实际,单纯的展开理论教学,不能有效增加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失去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教学意义,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倡核心素养教学,而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中,“公共参与”是很重要的一大模块,要求学生提升政治实践力,用实践来验证所学,学生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学到的知识,不仅要用在考试上,更要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有较强的社会意识,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


        二、高中政治高效化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一)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一直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需要大胆放手,将学习主体性“还给”学生,不管是在理论教学中还是实践教学中,都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而首要位置,改变以往教师占据“高控”地位,学生一味听讲的教学模式,那样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看来是枯燥、乏味的,尤其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教师占据高控地位,一味讲大道理,说大方向,很可能让学生因此产生反抗、抵触情绪,反而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但同时,教师也要明确自己身上引导启发者和解惑纠错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并不是任由学生在教学中单纯玩闹,在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下滑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介入,给予指导或规劝,协调“教”与“学”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1]。
        (二)运用多样且丰富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可利用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包括问题导学法、情境教学法、矛盾激趣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探究法等[2],需要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科学设定,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1.情境教学法:改变一味地说教,不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思想和做法,而是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让学生成为情境中某一角色,真实感受这个世界和社会,感受正确的做法和不正确的做法分别产生的后果,以及要承担的代价。例如在高二必修四《实现人生的价值》中,不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而是让学生畅想以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那时候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是否会感激和爱戴?给学生介绍违法或者不负责任的思想和行为所带来的的后果,对社会的危害,让学生自己选择要怎么做。
        2.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对政治的理解会更进一步,并且学生的思想情感也会因此更加丰富,例如教学必修3《我们的民族精神》时,给学生举例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或者新冠疫情暴发,各地驰援武汉,或是灭火救援队冲进火场中救人,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学生加深理解,也丰富了自身思想情感。
        (三)教学生活化
        教学需要联系到生活实际,不能联系到生活实际的教学都是无根浮萍,都没有太多的说服力和公信力,自然而然的,教育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生活化,在于“引进来+走出去”理念。
        引进来指的是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拿在课堂中探讨、思辨,将政治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上的每一种现象,其背后都是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糅合体,透过现象看本质,自然会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而对于走出去,则指的是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政治、经济、法制等知识运用在实际中,提升实践力,提升自我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分析这些问题,找出对策,才能逐步优化教学策略,推动教学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7.
[2]萨仁高娃.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