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王雷
[导读] 装配式建筑主要由建筑中的各种构件装配而成,先由制造工厂进行制造生产,再由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装配,并现浇关键节点,通过这三个步骤就能够完成建筑施工,具有极高的施工效率。
        王雷
        321302199102****
        摘要:装配式建筑主要由建筑中的各种构件装配而成,先由制造工厂进行制造生产,再由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装配,并现浇关键节点,通过这三个步骤就能够完成建筑施工,具有极高的施工效率。与传统的现场施工相比,其能够减少原材料的采购、配比、浇筑等环节,采用统一生产的建筑构件能够更加满足施工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从多种角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控
引言
        建筑行业需要浪费大量建筑基材及燃油等资源,较难形成循环利用。而装配式建筑就是通过借助工厂进行集中生产的建筑方式,通过设计科学结构,减少钢模等材料的消耗。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来说,工厂集约化施工作业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对水、电等资源的浪费。而且在建筑单体拆除后,装配式建筑能够重新进行组装和拼接,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是将传统的现场施工转化为工厂预制,工作重点从工程现场转移工厂,一般预制件包括地板、墙板、楼梯等,然后,将预制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际应用,欧洲发达国家率先尝试,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装配式建筑成本低,装配式建筑在全世界发展开。在发展初期,装配式建筑灵活性差、制式单一,因此,初期装配式建筑较为单调。发展至今,预制零件多样性增多,装配灵活性增加,装配式建筑应用越来越广泛。
2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减少资源浪费。目前建筑行业实施良好经济效益的途径是减少资源的浪费。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在其行业中的效率偏低,对于建筑材料的消耗高于西方国家。在今天我国实施装配式建筑,能够提前预制建筑构件,减少废品的出现。以往在建筑行业中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会大量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还不能形成材料循环应用体系。比如在某市公租房项目中其总建筑面积达14.18万m2,住宅面积达11.51万m2,分为两个标段,1标段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其面积达7.82万m2,采取装配整体式砼剪力墙结构,预制率达75%左右;2段采用传统建筑施工技术,面积为3.69万m2,采取现场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通过从3个方面对两种建筑技术进行可持续性差异评价,从节能、质量以及安全方面表示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两可持续性差异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技术方式在节能、质量及安全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3装配式建筑的应用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预制和现浇相结合的模式,装配整体式结构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内多家企业的装配式技术应用也符合这个趋势。例如,长沙远大地产集团在对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应用研究时,就通过对日本工法的学习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建筑市场情况,逐步发展为香港工法的实际应用,并且仍在不断积累和发展,将更加体现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其中日本工法也被称为后安装法,是在房屋主体结构全部完成的基础之上,将预制的混凝土构件与主体结构进行安装。
4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
        4.1重视预制构件的处理
        通常情况下,预制构件处理需要在现浇层完成之后再进行,先预制构件的防线,然后再行吊装施工。在安装预制柱时需要先将位置定好,然后再使用钢抱箍进行支撑。在进行吊装预制梁的时候,需要先将梁板支撑位置调好,固定柱校正之后再上钢抱箍。其中梁的角度需要控制在60°。而且在进行吊装预制板的时候,也需要将支撑位置调好。最后在吊装结束后,需要整体检查,保证平整度。
        4.2对施工图纸进行相应的审查
        在工程建造的过程中,设计图纸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图纸时工程建造和施工的首要依据,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结构构造以及质量安全,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成败。如果设计图纸存在较大问题,会造成安全隐患,严重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质量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对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科学规范的审查不可或缺,一旦发现问题,应迅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对工程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4.3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工程的质量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鉴于此,加强对基础工程质量、钢构件质量、构件安装技术、焊接质量以及螺栓安装的控制,对整个工程质量的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参与操作,避免产生不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问题的发生。建立严格的惩戒制度,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等不良现象,应及时纠正并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4.4对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审查
        对于施工方案而言,其作为整个工程施工的具体手段,支撑着整个工程所需的相关技术,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方案涉及工程建造的整体格局,也涵盖了施工的所有细节。也正因为如此,为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监管部门应在工程施工前期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规范的审查,一旦发现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地方,积极提出,并督促方案设计人员及时修改,提高工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5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5.1 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
        BIM是创建和使用数字模型来设计,构建和管理项目的过程。BIM用三维建筑模型代替了传统的二维工程图。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机电和装饰的所有学科共同努力以创建BIM信息模型。在预制构件工厂的生产阶段,将BIM模型中的施工信息直接传输到生产设备,以进行精细处理。通过建立BIM模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施工周期和资源配置,实时调整资源和资金投入,优化施工周期和成本目标,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5.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与装配式建筑
        工程总承包是指业主按照合同规定委托的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营等的全过程或分阶段承包。通常,在总价合同的条件下,公司负责合同项目的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装配制造需要高度的集成,并且在设计、生产和装配链接之间需要高度的协调。EPC模式具有三个基本优点:设计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有效克服设计,采购与施工之间的矛盾,即建设项目质量责任主体明确。EPC综合施工管理在装配楼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材料使用和工程质量的信息管理,充分发挥装配楼在缩短工期,绿色安全,经济环保方面的优势。
结束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追求,因此,工程建造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本文中,通过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的描述,更加全面详细的描述了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关键内容,对其中涉及到的多个工程环节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进而大大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其安全性,让人们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为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丁彦,田元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风险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19,40(09):80-84.
[2]张然然.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及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
[3]兰兆红.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4]郭德坤.装配式建筑的方案及造价分析[D].郑州大学,2017.
[5]袁林.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8):218-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